烏克蘭這幾年的事兒,真的是讓人看得心驚肉跳。打仗、挨炸、經濟崩盤、老百姓流離失所,誰能想到這個禁止的說,這一切咋就這么像兩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期一個叫韓非子的戰略家早就提醒過的話呢?
他說:“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國家小還不低調,實力弱還不怕強的,沒禮貌還惹大鄰居,貪心又不會交朋友的,肯定得完蛋。這話放烏克蘭身上,簡直是針針見血。
先說說這個韓非子,他是戰國時期中國的一個牛人,法家學派的創始人。這哥們兒腦子特別好使,不光會治國,還特別懂怎么在國際上混。他的核心想法是,小國要想活得好,就得認清自己的斤兩,別瞎折騰。他那句名言,拆開來看特別有意思:
“國小而不處卑”:國家小,就得低調,別老想著跟大佬平起平坐。
“力少而不畏強”:實力不夠,就別硬剛強的,量力而行。
“無禮而侮大鄰”:別沒大沒小地得罪旁邊的大國,人家一巴掌拍死你。
“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貪心不足還不會搞外交,那離完蛋就不遠了。
韓非子這話,是他看多了戰國時期小國被大國吞并的例子總結出來的。比如燕國、趙國這些小國,要么不識時務,要么外交搞砸,最后都被秦國收拾了。他是想告訴大家,小國得學會夾著尾巴做人,別作死。這道理放到現在,一點不過時,烏克蘭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烏克蘭這國家,地理位置忒尷尬,夾在俄羅斯和西方中間,地盤不小(60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曾經有4000多萬,但實力跟俄羅斯比差遠了。蘇聯解體后,烏克蘭本來跟俄羅斯關系還湊合,畢竟歷史淵源深,經濟上也互相依賴。可從2014年開始,烏克蘭開始“飄”了,咋回事兒呢?
201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新政府上來就跟西方眉來眼去,喊著要加入北約。這事兒可把俄羅斯惹毛了。俄羅斯把烏克蘭看成自己的“后院”,北約要是進來,那不等于在俄羅斯家門口安個導彈嗎?結果,俄羅斯直接吞并了克里米亞,還支持東烏克蘭的親俄武裝,沖突就這么開始了。
這時候,烏克蘭就有點“國小而不處卑”的意思了。自己實力不強,還非要往西方靠,擺出一副跟俄羅斯對著干的架勢。按韓非子的話說,這叫“力少而不畏強”,不怕強鄰,心里沒點數。
2019年,澤連斯基當上總統。這哥們兒以前是個演喜劇的,沒啥政治經驗,上來就喊著要“收復克里米亞”,還加大跟西方的合作。西方也給他鼓勁兒,承諾各種援助,搞得他信心爆棚。可問題是,烏克蘭軍隊跟俄羅斯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經濟也靠外援吊著命,硬剛俄羅斯哪來的底氣?
這不就是韓非子說的“無禮而侮大鄰”嗎?俄羅斯就在旁邊虎視眈眈,你還老拿克里米亞說事兒,這不是明擺著挑釁嗎?結果,2022年2月,俄羅斯忍不了了,直接開打,烏克蘭瞬間被揍得滿地找牙。
烏克蘭還有個毛病,就是太信西方的“空頭支票”。北約說支持你,美國說給你錢,可真打起來,援助是來了點,但遠遠不夠。烏克蘭光顧著抱西方大腿,跟俄羅斯的關系徹底撕破臉,連個緩和的余地都沒留。這不就是“貪愎而拙交”嗎?貪心想靠西方翻身,外交上卻把自己玩進了死胡同。
戰爭打到現在,烏克蘭咋樣了?
俄烏沖突從2022年打到2025年7月,已經三年半了。烏克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戰場上俄軍占上風,烏軍死傷慘重,據說陣亡人數都好幾十萬了。經濟上國家都快破產了,基礎設施被炸得稀巴爛,GDP掉了一半還多。人口上好多人跑國外當難民去了,人口從4000多萬跌到3000萬不到。國際援助西方喊得歡,真金白銀卻出得少,重建資金更是遙遙無期。
烏克蘭現在這模樣,跟韓非子說的“可亡也”真挺像的。國家小,實力弱,還非要跟大鄰居硬碰硬,最后把自己搞得稀碎。
為啥會這樣?烏克蘭的戰略失誤在哪?
烏克蘭這結局,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背后是好幾步臭棋:
2014年顏色革命后,烏克蘭跟俄羅斯翻臉,廢了好多友好協議,直接投奔西方。這步棋等于把俄羅斯徹底推到對立面,沒給自己留后路。按韓非子的說法,小國得學會跟大鄰居處好關系,不能沒禮貌地“侮大鄰”。
澤連斯基政府覺得有西方撐腰,就能跟俄羅斯掰腕子。可烏克蘭軍隊那點家底兒,哪夠俄羅斯收拾的?俄羅斯可是有核武器的軍事大國,烏克蘭卻“力少而不畏強”,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烏克蘭光想著靠西方,忘了跟俄羅斯保持點基本溝通。結果西方援助沒跟上,俄羅斯直接動手,烏克蘭兩頭落空。這就是“拙交”的下場,不會搞外交,把自己玩死了。
“收復克里米亞”這口號喊得響,可烏克蘭有那實力嗎?貪心想拿回失地,卻沒算清成本,最后把整個國家搭進去了。這不就是“貪愎”的典型嗎?
烏克蘭這把火,不光燒了自己,還把全世界都攪得不得安寧:
烏克蘭是“歐洲糧倉”,戰爭一打,糧食出口斷了,全球糧價嗖嗖漲,窮國都快吃不上飯了。俄羅斯的天然氣沒法正常供歐洲,能源價格也跟著瘋漲,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美國和北約借機打壓俄羅斯,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卻不想摻和,世界格局更亂了。
烏克蘭的教訓擺在這兒,小國要是在大國博弈里站錯隊,或者把自己當主角兒,最后就是個炮灰的下場。
韓非子兩千多年前的話,放到今天一點不落伍。他那套小國生存的道理,烏克蘭要早點聽進去,也不至于這么慘。咱總結幾點現代啟發:
小國就得明白自己的份量,別老想著跟大國平起平坐,更別硬碰硬。大國就在旁邊,你再不爽也得忍著點,別沒事找事兒。靠誰都不能靠死,多留幾條后路,關鍵時候能救命。西方喊得歡,可真掏錢的時候就磨嘰。烏克蘭太信“承諾”,把自己坑了。
這幾條,哪個小國要不記住,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鑒。
中國在這場烏克蘭危機里,一直挺低調。官方態度是“勸和促談”,不站隊,也不摻和。網上有人說,中國為啥不幫烏克蘭?其實有幾個原因:
地緣上沒直接利害,烏克蘭離中國十萬八千里,幫了也沒啥直接好處。俄羅斯是中國的鄰居兼伙伴,得罪了沒必要。中國覺得美國就是想借烏克蘭搞亂歐洲,自己坐收漁利,沒必要趟這渾水。
中國這態度,跟韓非子的思路挺像:不瞎摻和,保持低調,保自己利益。這也說明,韓非子的智慧,不光烏克蘭沒學到,中國倒是記住了。
烏克蘭這幾年,算是把韓非子的話驗證了個遍。國家小還不低調,實力弱還挑釁強的,跟大鄰居翻臉還不會搞外交,最后把自己搞得民不聊生。這教訓,太沉重了。
小國要想活得好,就得學聰明點,別老想著當英雄。韓非子的話聽著糙,可句句在理兒。烏克蘭要是早點明白,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希望別的國家能看看這事兒,別重蹈覆轍,畢竟,誰都不想當下一個烏克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