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綜藝的璀璨星空中,《歌手2025》一直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觀眾的目光。
然而,第九期節目中李佳薇演唱《訣愛》時所引發的編曲爭議,卻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層浪。這一事件不僅僅關乎一位歌手的舞臺表現,更牽出了音樂綜藝背后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編曲問題:全方位的“災難”呈現
當李佳薇在舞臺上唱響《訣愛》,本應是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然而現實卻讓人大跌眼鏡。
從觀眾反饋來看,伴奏存在著嚴重的技術問題。人聲與伴奏比例失調,伴奏音量過小,使得李佳薇的人聲顯得“干澀單薄”,不少觀眾甚至形容那狀態“接近清唱”。
在正常的音樂演出中,人聲與伴奏應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關系,就像紅花與綠葉,共同營造出美妙的音樂氛圍。
可在這次演出里,伴奏這一“綠葉”完全沒有發揮應有的襯托作用,讓李佳薇的演唱如同在干涸的沙漠中獨自綻放的花朵,失去了水潤的滋養。
另外,混響效果缺失也是一大敗筆。部分聽眾敏銳地察覺到混響似乎未開啟,聲音缺乏空間感。
對于《訣愛》這種大氣的歌曲來說,混響的作用至關重要,它能夠模擬出不同的聲學空間,讓聽眾仿佛置身于歌曲所描繪的奇幻世界中。可這次混響的缺失,使得歌曲的宏大氛圍被嚴重削弱,原本應該是波瀾壯闊的音樂畫卷,變得平淡無奇,如同一張沒有色彩的素描。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編曲層次的混亂,有網友甚至用“斷斷續續”、“電子音效與弦樂堆疊無序”來形容編曲的效果。
眾所周知,音樂就像是一場敘事,需要有起承轉合,有流暢的情節推進才能抓住聽眾的心。
但這次的編曲卻像是一個混亂的拼圖,各種元素胡亂拼湊在一起,讓聽眾無法跟上音樂的節奏,也無法感受到歌曲原本應有的情感遞進,就像在看一部情節混亂的電影,讓人一頭霧水。
很多網友都聽過《訣愛》,這首歌由詹雯婷原唱,其磅礴的旋律完美地契合了東方玄幻的底色,成為了眾多歌迷心中的經典。
因為李佳薇在上一期《歌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所以當得知李佳薇要演唱《訣愛》時,觀眾還是滿懷期待的。
然而,現實卻給了大家一記響亮的耳光。實際采用的“華麗音樂廳風格”,與歌曲的東方玄幻底色格格不入,就像是在中式園林里擺放了一套西式沙發,顯得無比突兀。
而且這種風格也與李佳薇的聲線特質不兼容,她那渾厚有力的聲線,本應在更具力量感的編曲中盡情釋放,卻被這過于華麗、柔和的編曲束縛住了手腳,無法展現出應有的魅力。
其實,李佳薇此次遭遇的編曲問題并非個例。節目組編曲團隊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此前米奇·蓋頓(Mickey Guyton)等歌手也遭遇過“編曲拖后腿”的情況。
這不禁讓人對編曲團隊的專業能力和工作態度產生質疑。編曲團隊本應是歌手在音樂道路上的得力伙伴,根據歌手的特點和歌曲的風格,精心打造出最適合的編曲。
可如今卻頻繁出現問題,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是否真正用心去對待每一位歌手和每一首歌曲。
網友發起的話題“編曲給李佳薇做局了”的話題更是將質疑推向了高潮,大家紛紛猜測節目組是否為了平衡國際賽果,刻意壓制李佳薇,這種猜測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也從側面反映出觀眾對節目組和編曲團隊的不滿。
二、李佳薇在《我是歌手》的表現:在困境中掙扎與突破
盡管編曲存在著諸多硬傷,李佳薇還是憑借著自己扎實的唱功,在高難度段落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16度真音域的完美呈現,尤其是“來不及”長音,贏得了不少觀眾的贊譽。
然而,主歌部分因伴奏支撐不足,出現了輕微走音的情況。這就好比一位優秀的舞者,在沒有合適的舞臺和音樂配合下,即使擁有高超的舞技,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
有樂評人指出,因為編曲未提供足夠鋪墊,所以導致她需全程調動個人聲壓彌補氛圍空缺,演唱呈現出“有勁無處使”的疲憊感。
讓人欣慰的是,在如此不利的編曲條件下,李佳薇并沒有放棄對歌曲情感的表達。她通過細膩的細節處理,將歌曲的內核傳遞給了觀眾。副歌的撕裂感與尾音顫音,被贊“賦予訣別以生命力”。
部分觀眾認為她的演繹“情感真摯”,尤其是結合她十年低谷重返舞臺的經歷,更讓歌曲增添了一份掙扎感。她就像一位用音樂講述故事的人,即使道路崎嶇,也依然堅定地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融入到每一個音符中,讓聽眾能夠感受到她的喜怒哀樂,體會到歌曲背后更深層次的情感內涵。
三、輿論爭議焦點:多方面的質疑與猜測
李佳薇此前以《天后》高票揭榜成功,得票率高達94.5%,成為了舞臺上的焦點。然而本期卻被安排首個出場守榜,選曲和編曲的雙重debuff,讓人們不禁懷疑這是否是節目組刻意為之。
與第八期《天后》的優質編曲相比,《訣愛》的編曲簡直天差地別,這也難怪網友會質疑節目組“捧新人后即棄用”。
在競爭激烈的音樂綜藝舞臺上,出場順序、選曲和編曲等因素都可能對歌手的表現和成績產生重大影響。如果節目組真的存在這種不公平的操作,那么對于歌手來說是極大的傷害,也會讓觀眾對節目失去信任。
因為《訣愛》的原版主要是依賴詹雯婷空靈的音色,所以李佳薇的渾厚聲線就特別需要差異化改編來支持。
但讓人遺憾的是,最終的編曲版本并未突出其“鐵肺”優勢,這讓觀眾感到十分失望。選曲對于歌手來說就像是選擇一把合適的武器,只有武器稱手,才能在舞臺上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而這次李佳薇選擇的《訣愛》,雖然歌曲本身很有挑戰性,但并不一定適合她的聲線和風格。
觀眾也紛紛給出建議,認為她選擇《歸零》、《沙文》等更契合其風格的作品,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
四、守榜失敗的結果歸因
李佳薇最終守榜失敗,對于這一結果,有專業樂評認為編曲責任占80%,選曲與演唱狀態占20%。
對手喬丹·史密斯(Jordan Smith)的《Chandelier》雖同樣被批編曲平淡,但勝在技術穩定。
這一結果再次凸顯了編曲在歌手舞臺表現中的重要性。一個好的編曲可以讓歌手如虎添翼,而一個糟糕的編曲則可能成為歌手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在這場音樂的競技中,李佳薇因為編曲的問題,失去了守榜的機會,這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編曲對于音樂表演的關鍵作用。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李佳薇在《歌手2025》演唱《訣愛》引發的編曲爭議,為整個音樂綜藝行業敲響了警鐘。
從編曲技術到風格適配,從團隊責任到歌手自主權,從輿論爭議到行業反思,這一事件涵蓋了音樂綜藝制作和發展中的多個關鍵問題。
希望通過對這一事件的深入剖析,能夠讓音樂綜藝的制作方、編曲團隊以及歌手等各方都能從中吸取教訓,共同推動音樂綜藝行業朝著更加健康、公平、高質量的方向發展,為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絕倫的音樂舞臺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