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讀的幼兒園,下半年要倒閉了,二十幾年的老牌國際幼兒園。”
“我們村的幼兒園,今年都已經招不滿。”
“我這村附近三個園,老師沒事到處轉悠,見孩子就發氣球,邀請到時來讀。”
這兩年來,社交媒體上關于“深圳民辦幼兒園倒閉”的帖子層出不窮——小孩讀到一半幼兒園倒閉,家長只能重新擇校,幼師失業轉行……
民辦幼兒園的倒閉,有其經營不善的原因,同時也有深圳部分地區生源已經不足的原因。
深圳幼兒園普遍規定入園年齡為3周歲,現在也有部分幼兒園因生源不足,破格錄取不及3周歲的小孩入園。
從教育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全市幼兒園的數量在逐年增加,但根據統計局的公開數據,盡管得益于年輕的人口結構,深圳已經連續6年蟬聯中國最“能生”的城市,但出生率依然逐年下降,從2020年的17.01‰下降到2022年的13.73‰。
生源流動和分布的不均勻,卻又造成了一個看似矛盾的局面:
部分地區公辦幼兒園申請人數過多,不少孩子被調劑出了家門口的幼兒園;一些地區的民辦和公辦幼兒園卻因生源不足,面臨倒閉。
01
三年倒閉三家幼兒園
孩子都沒轍了
陳麗君的孩子三年前開始上幼兒園,三年換了三家,原因并非幼兒園不符合她的要求。
“其實教學質量和老師的責任心都不錯,對孩子很上心,對家長也特別友好,下午放學后也能提供晚托服務。”
每當孩子熟悉了環境和老師,那家幼兒園就提前通知家長:下學期不用來了,招生人數不足,幼兒園即將倒閉。
三年三次,每重新來一次,不僅陳麗君需要急頭白臉地找一個離家近、口碑好的幼兒園,孩子也得重新適應環境,哭鬧個半學期才愿意主動上學。
當時,他們考慮過村子里的公立幼兒園,那里離家近、村子里很多同齡小孩也在那里上學。但陳麗君他們不是深戶,排不上號,最終只能去轉向民辦幼兒園。
“民辦幼兒園也好,只要對孩子好,但是就是不穩定?!?/strong>
不穩定性帶來的麻煩,體驗過的家長無不喊苦,孩子正上小班的新手家長陳媽媽表示:
“現在正好是秋季報名的時間段。突然收到停園的消息,突然不知道怎么辦了,公立能否沖,私立要怎么選?”
他們紛紛向周邊的同齡家長打聽經驗,然而好的幼兒園不愁招生,他們也不一定能進去,想要上更穩定的好幼兒園,只能不怕接送辛苦。
“能選公立幼兒園的,都優先考慮公立,民辦幼兒園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即使是最老牌的幼兒園也有可能倒閉?!?/strong>
陳珂的孩子在一家開了二十幾年的老牌國際幼兒園上托班,才過去三個月,便收到幼兒園下學期將關門離場的通知。
其他幼兒園的老師,最近頻繁出現在放學的校門口發傳單,招攬這些即將“失學”的學生去他們幼兒園。
陳珂很心痛,她和孩子都喜歡園里的老師、園長和外教,甚至對和藹友善的門衛大叔都感覺不舍。以前這家幼兒園遠近聞名,配備齊全,園里都是有資歷的老教師,周邊的鄰居都搶著讓孩子上。
“只要有八九十個孩子,也許都能撐下去,沒想到現在招生這么難了?!?/strong>
深圳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都排得上號,部分家長買房選址的重要因素,是孩子能否上更好的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校。
但部分家長沒得選,他們的積分也不允許上就近的公辦幼兒園,只能上民辦,和孩子一起承擔著那份不穩定性。
02
公辦擠不上
民辦招不滿
因生源不足而倒閉的民辦幼兒園并非個例,尤其當擁有穩定根基的老牌民辦幼兒園都變得動搖的時候,說明生源大盤的數量變化影響已不容小覷。
從數據來看,深圳的幼兒園數量是呈上升的趨勢的,2023年是1973所,2024年增加到1990所,一年增加了17所,其中公辦增加,民辦降低。
幼兒園增加,但生育率下降,在園人數也變少了。2023年55.51萬人,2024年51.97萬人,一年減少了近3.5萬人。
曾經有報道分析,出生人口減少并不是深圳民辦幼兒園園所數下降的唯一原因,一是優勝劣汰,低、小、散且質量不高的民辦園被關停,二是各區都收購了一批質量較好的普惠性民辦園轉為公辦園。
過去,由于市場化發展程度較高,深圳學前教育民辦“主打天下”,直到2018年底,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還不到4%。
2018年,深圳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公辦園建設,并將其登記為其他組織舉辦的事業單位。到2020年底,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躍升至50%以上,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9%。
近八年來,深圳的幼兒園教育從缺口發展到富余,從非深圳戶籍沒有學位只能上高價民辦,到部分公辦幼兒園生源不足,民辦幼兒園生存缺口逐漸擴大。
然而,這并非全市統一出現的現象,由于人口密集程度不一樣,各個區甚至各個街道、社區都出現了公辦或民辦截然不同的現象,比如公辦擠不上,民辦招不滿:
@炸雞可樂加冰:網上都說幼兒園沒人,實際上我們給孩子報名都搶破頭,被自己小區的幼兒園刷下來,去別的地方報名才中簽。
@我要發達:布吉這里,我女兒深戶都讀不了公立,這里的孩子太多了。
@煊煊mama:本來可以上田心幼兒園,拆掉了就沒了,嘉寶田也沒錄到我們這邊,這邊附近都是私立,真離譜。
@蟹蟹:龍崗,我們孩子這屆比上一屆每班孩子少了六個,現在25個孩子一個班。但同在龍崗,我們原來住的那個小區樓下的幼兒園,很多本小區租房的都上不了,到附近的城中村上公立或者干脆上私立。
在光明、龍崗、寶安一些新開的樓盤中,基本上小區都有配套的幼兒園,優先錄取所在小區或社區的適齡兒童,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
在生源相對沒有那么密集的區域,非深戶家長迎來了千載難逢上公辦的機會,解決了孩子上學的難題。
@momo:沙頭角這邊的私立都快倒了,基本都能上公立。
@一口蛋黃酥:在松崗這邊,公辦好多都沒招滿。
@抵制日huo:光明公辦幼兒園真的好多招不滿,而且私立才招到幾個孩子。
@小紅薯6766095E:蛇口公辦幼兒園,也好多招不滿。
@拉不拉卡:我們小區的公辦幼兒園,前兩年擠破頭,小區好多小孩都上不了,這兩年孩子少,招到小區外的還招不滿,旁邊新建小區每個都有配套幼兒園,孩子又沒前兩年多了。
@小紅薯65113100:我們橫崗的小區公立幼兒園,說今年非深戶都可以報名,有機會上。
一些民辦幼兒園招不滿學生,為了維持生計,做起了周邊學校的午休午托服務。
他們將空出來的教室布置成午休室,鋪上小床,供周邊學生休息。食堂提供午餐服務,每個孩子每月收費1800元。
那些沒有搶到在校用餐名額的小學家長們,正好為民辦幼兒園填補了“生源空白”,但把幼兒園發展成“托班”,是否能成為一種長久之計?
03
幼師轉行咖啡師
“比幼兒園穩定”
上幼兒園的孩子減少,首當其沖受影響的是幼師。
在深圳的民辦幼兒園,幼師的普遍薪資為3000至5000元/月,部分能夠包吃包住。甜甜以前住在教師宿舍,每天在幼兒園吃飯,即使薪資低,也能攢下來一些存款。
但是民辦幼兒園不穩定,她來深圳五年,換了四家幼兒園,其中兩家是倒閉了,兩家是她預感即將倒閉了,自己先跳槽的。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幼師行業的她們對出生率下降的擔憂,在這幾年逐漸成為現實。
莉莉在深圳當了7年幼師,在公辦和民辦幼兒園都待過,兜兜轉轉,今年收到了裁員通知書。
他們的幼兒園由于招生人數不足,宣布暑假停辦,承諾會給每位老師一點補償,但是是否真的有補償,她還抱著存疑的態度。
這7年間,她在深圳成了家,生了娃,家里的老人也搬到了深圳,一家有老有小,雖然在深圳還買不起房,但也自足喜樂。
這次裁員狠狠地打擊了她再找工作的信心,但上有老下有小她不敢耽擱,只是頻繁投出簡歷猶如鐵針掉入大海,毫無水花。
她深知生育率下降,畢業生也那么多,她作為老人,已經沒有那么大的競爭力了。“這下真的跟著孩子,一起畢業了。”
甜甜雖然也接到了幼兒園9月即將閉園的通知,但她目前并沒有太大的焦慮感,因為她已提前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她現在不僅是一名幼師,更是穩定的兼職咖啡師。
2022年時,她所在的幼兒園一度停課,那時她便意識到安全感不能只來源于單獨一份工作,之后她做過日結廠妹、樸樸分揀員、餐廳服務員的兼職,只為了停課時,手??诓煌?。
現在她兼職咖啡師,每天下了班去咖啡店,和咖啡機打交道。
“這份工作起初只是我的權宜之計,沒想到在幼兒園倒閉時,竟成了我最后的經濟保障。每天穿梭在咖啡機與教室之間,雖忙碌卻充實,至少不用為生計焦慮。”
這學期,她進入新園所工作,卻被現實狠狠沖擊——同組的保育員是剛畢業的實習生,工資竟以“1”字頭開頭。
10年前她實習時,工資就已到兩千?!叭缃裎飪r飛漲,消費水平不斷攀升,十年過去,新人薪資卻不增反降,實在令人唏噓?!?/p>
之前幼兒園倒閉后的那些幼師同行,轉行了一大半,有去新媒體運營、文員的,也有像她一樣轉行做體力活的。
她打算等這家幼兒園倒閉后,成為一名全職咖啡師,“收入和當幼師時相差無幾,純體力活,也比當幼師更辛苦,但勝在穩定?!?/p>
備注:文中人物為化名。
文丨白粥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