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券商圈!大家覺著,一家券商債券承銷一個項目能賺多少錢?幾十萬、幾百萬還是幾千萬?不,現實會讓你大跌眼鏡。
7月10日晚間,金石雜談接到粉絲爆料: 廣發銀行剛招標的350億金融債的券商報價又低出天際了,承銷費率億分之幾,希望引起業內重視。
根據廣發銀行最新發布的公告, 廣發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6家機構(主要是券商)中標,承銷服務費總額為63448元。是的,你沒有看錯,沒有少萬,就是6.34萬元。
6家券商瓜分6.3萬“巨款”承銷費,是什么感覺?券商已卷出天際?根據報價結果,中信建投服務費3.5萬,中信證券2.1萬,國泰海通近5000元,廣發證券超1000元,但中國銀河和興業銀行只有700元。
對于券商承銷費幾萬、幾千甚至只有700元,這恐怕跟家人們搬磚2天的價格差不多了吧,甚至還不夠差旅費或標書打印費。據爆料的同學表示, 廣發項目,幾年前是幾萬,去年是幾千,今年則只有幾百了...
金石雜談查詢發現,廣發銀行本次二級資本債項目金額高達350億,如果按700元服務費計算,承銷費率低至0.000002%,完全無視合規底線。
對此,有券商人士對上證報表示,“三位數的報價,業內罕見”!但這只揭開了債券承銷市場“價格戰”的“冰山一角”。在“規模導向”驅動下,債券承銷機構“以價換量”現象頻現,引發市場對行業定價機制失衡與合規風險的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已多次發文規范債券承銷行為。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反復強調合規經營、嚴禁不正當競爭的背景下,這樣的“倒退”顯得尤為刺眼,其背后是行業對合規底線的漠視。
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極低價格和費率承銷項目的情況,核心還是債券承銷行業的極度內卷。行業下行之下,為了拿到項目和市場,完全不顧成本,低價競爭,擾亂市場生態。350億的大額項目固然優質,但是如果價格與服務完全背離,如何保證承銷的合規和質量?又為何建立健康有效的市場生態?
該爆料同學認為,券商承銷費用到底應該多少, 需要協會出臺報價成本核算,報價底線,要不然只能原來越低,越來越卷。
金石雜談也在此呼吁,債券承銷市場亟需健立完全的承銷報價機制,完善債券承銷規則,明確承銷報價標準,嚴厲打擊脫離市場的低價報價的惡性競爭行為,還債券承銷市場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生態。
最后,在債券承銷榜單中,本次6家機構,承銷金額和市場占有率都比較靠前。其中,中信證券券商承銷超1億,行業第一;中信建投超8000億,位列第二;國泰海通7800億,業內第三;中國銀河超3600億,業內第六;廣發證券承銷金額不足2000億,位列13名;興業銀行則在銀行榜單中位列第四,承銷額超7000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