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德國政府起頭、西方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中國軍艦用激光瞄準德國飛機”,被證明是徹頭徹尾的假新聞。中國國防部10日就此事回應《環球時報》問詢時,提供了兩個關鍵信息:第一,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當時在亞丁灣海域,壓根沒去德方宣稱“出事”的紅海海域;第二,中國艦艇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也就是說,德國煞有介事炒作,結果卻鬧了個“大烏龍”。德方最新回應則表示,他們注意到了中方的聲明,但堅稱自己“經過調查”。
德國飛機被指靠近“中國軍艦” 資料圖
這起事件由德方一手挑起,卻至今未看到他們公布任何證據,以證明德國飛機受到了哪一艘中國軍艦的“威脅”。有德國媒體吐槽,“(德國)政府只是反復強調‘證據確鑿’”。 若說德國飛機看錯了,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德軍艦去年才鬧出過將美軍無人機誤判為敵方目標的“烏龍”。但如果德方是故意將亞丁灣說成紅海、將亂潑臟水包裝成“經過調查”,其動機顯然不純。
德方現在更應該向中方和國際社會解釋清楚幾個問題:第一,為什么在亞丁灣執行任務的中國軍艦會被德國“平移”到了紅海?第二,本應該盯著胡塞武裝導彈活動的德國飛機出于什么目的要靠近“中國軍艦”?第三,德方做出結論前,是否通過相關渠道與中方聯絡核實過?第四,德方強調自己維護海上安全和自由航行的角色,但挑起糾紛的做法真的有利于相關海域的安寧嗎?
一些分析認為,這是德國國防部與外交部聯手做的一個“局”,但他們同時留有余地。既挑起了事件,又不希望事態失控。然而無論是“烏龍”還是“做局”,實際效果是,經過德方煞有介事的渲染和輿論炒作,該事件已經給中德互信造成了實際損害。這種從捏造虛假消息,到媒體跟風炒作“中國威脅論”,再到推動實際舉措“脫鉤斷鏈”的套路,過去已經屢見不鮮。從事后看,給當事國留下的只有教訓。希望這樣的事不要在中德關系中重演。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是光明正大到亞丁灣的,我們的貢獻國際社會有目共睹,從不屑于搞什么不可告人的陰謀。從2008年至今,中國海軍連續17年派出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反恐反海盜任務,截至2024年已累計護送近7300艘中外船舶。以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海盜幾乎每月都會出現幾次,如今這片海域上的商船依舊往來繁忙,遭遇海盜的情況已經極少發生,這是自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起就從未出現過的。一些國家如果同樣希望為地區穩定多作貢獻,就應該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國際社會不希望在這一地區看到更多的糾紛,中德雙方在這里的大目標并沒有什么分歧,如果因為一些“誤解”阻礙了更多合作的可能,將令人遺憾。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是光明正大到亞丁灣的
中歐經濟高度互補,利益緊密交融,而德國作為歐洲領頭羊,也應為健康穩定的中歐關系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德關系發展得好,不僅將帶動中歐關系整體向好,對世界的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現在有分析稱,德國新政府對華在搞“穩中有退”。中德兩國有著深厚的利益紐帶,這樣的傳言與“激光鬧劇”結合,將沖擊兩國社會的信心。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0日以“四少四多”總結了對歐方的善意忠告:少指責、多溝通,少保護、多開放,少焦慮、多行動,凡事多商量,少去貼標簽。希望德方對此也能聽進去,與中方攜手并進,加強戰略溝通協作,以中德關系的穩定性為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
相關報道:
德國飛機偵察飛行 資料圖
種種跡象表明,德國鬧了一個國際大笑話。
事情,即鬧得沸沸揚揚的所謂“中國軍艦激光瞄準德國飛機”一事。
按照德國媒體報道,7月2日前后,在紅海海域,一架參與歐盟“盾牌”行動的德國飛機,在進行“正常”偵察飛行,在抵近一艘中國軍艦時,發現后者正用激光進行瞄準。
按照德方的表述,激光瞄準,“至少在軍事上被視為一種威脅姿態”。
哦,德國媒體也提到,這架德國飛機并非屬于德國軍方,而是德國為“盾牌”行動包租的,常駐在東非國家吉布提,當時由民航飛行員駕駛,可搭載4名德軍人員。
德國國防部發言人還補充,飛機被激光瞄準后,就立刻中斷了任務,“安全返回了吉布提基地”,機上人員無恙,現在又恢復行動了。
然后,德國就開始生氣了。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對德國媒體表示,他“對此事非常惱火”,覺得對德國飛機的干擾行為“不可接受”,德國外交部還召見中國大使,也“清楚明確地”表達了這一點,并要求“中方必須對此給個說法”。
歐盟也來湊熱鬧,譴責所謂中國軍艦行為“危險且不可接受”,并且召見了中國駐歐盟大使。
但看新聞,德國人很是惱火,中國人卻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7月10日,國防部新聞局在回應中國媒體詢問時表態:德方所言與事實完全不符。
按照中方的披露,當時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正在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未在紅海海域開展活動,也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未在紅海海域開展活動
這就有點意思了。
我們對照看一下。
1,德國說德國飛機在紅海海域,遭遇了干擾。
中方說,我們的海軍艦艇編隊,都在亞丁灣,根本沒在紅海海域。
2,德國說德國飛機遭遇了激光瞄準。
中方說,我們的軍艦根本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
完全對不上啊。
那至少有一方,選擇了撒謊。
中方有底氣斷然作這種澄清,那德國方面真可能搞錯了,鬧了一個國際大笑話。
但從德國媒體的報道,還是有一些值得德國深思的細節。
第一,德國說德國飛機抵近中國軍艦。
我們姑且相信德方都說的是真的,就是中國軍艦。
在紅海海域,“胡塞武裝”沒有軍艦,你既然知道這是中國軍艦,你抵近干什么?而且還多次抵近?
這不是騷擾是什么?
那對方真有所反制,是不是也是一種正常防御?
第二,更何況地點完全對不上。
中國說中國艦艇編隊在亞丁灣,根本不在紅海。
那要么就是德國說了謊話,或者我們客氣一點,德國人記錯了地方,或者為了渲染炒作,故意將地方改成了紅海。
如果沒弄錯地方,明明在紅海執行空中“偵察”,怎么“偵察”到亞丁灣了?
還有,這艘軍艦到底不是中國軍艦,還是德國人看走眼了,是其他國家或美國的軍艦?
第三,到底有沒有激光照射。
中方說,沒有,壓根沒有。
德國說,有,我們不能接受。
真相,我也不知道。
但作為中國人,我肯定還是相信中方。別忘了,德國飛機還不是軍機,上面應該不都是軍方人員。
這樣的外包臨時工,就興沖沖抵近偵察,然后大肆渲染很受傷(補貼費估計得有),然后德國政府就跟進大發雷霆。
事實真相都沒搞清楚,這生的是哪門子氣?
當然,鬧笑話的不止德國,還有歐盟。
德國都沒搞清楚的事,歐盟就第一時間來湊熱鬧。
當然,也不止軍事領域。
輪船在海上航行
也是在7月10日,商務部記者會。有記者詢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發表演講,指責中國市場準入、補貼、政府采購、出口管制、產能過剩等問題。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一通輸出,很長,就提她說的兩點吧:
關于補貼問題,歐方搞雙重標準,“苛求他人、疏于律己”。歐盟歷史上就是補貼大戶,對飛機、農業等領域的補貼都被世貿組織裁定為違規。近年來,歐方非但沒有糾正錯誤做法,反而變本加厲,不斷加大補貼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2030年間,歐盟就計劃提供超過1.44萬億歐元的各類補貼。成員國提供的補貼更是層出不窮,高達數千億歐元。
關于出口管制,中方已多次強調,中方的出口管制是審慎適度的,納入出口管制的物項遠遠少于歐盟。中國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規的。我們專門為歐洲企業建立了加快審批的“綠色通道”,歐方非但沒有贊賞中方所做努力,反而對中方橫加指責。更過分的是,歐盟高技術出口管制審批拖沓、程序繁冗,嚴重影響中歐產供鏈穩定。
最后,商務部發言人說:希望歐方不帶情緒和偏見地看待雙方經貿關系,少指責、多溝通,少保護、多開放,少焦慮、多行動,凡事多商量,少去貼標簽。
真可謂“苦口婆心”!
所以,針對所謂激光照射事件,國防部新聞局說:我們希望德方尊重客觀事實,與中方加強溝通協調,維護中德兩國兩軍關系大局。
真可謂“語重心長”!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德、中歐,其實沒有根本性的矛盾,完全可以多溝通,多協調,多合作。
那就必須摘下有色眼鏡,不要總是居高臨下意難平。中國不欠歐洲什么!歐洲人也別加戲,相信中國會入侵歐洲這樣的鬼話!
真別矯情!
這幸虧是中國,如果真是美國,總這樣抵近偵察,美國會怎么反應?歐洲自己會怎么樣反應?
別忘了,和氣生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更別忘了,厘清真相,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干,不然會鬧國際大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