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商業帝國的衰落,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敗家子揮霍無度?但有一個名字,卻徹底打破了這個偏見。
他賣了48座萬達廣場,換來600億現金流;他的兒子王思聰37億出售文旅項目,轉身做起了平價牛排。
王健林,這位曾經的”首富”,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什么叫商人的理性。
01
王健林這輩子,最不缺的就是敢賭的勇氣。
1988年,34歲的他借了55萬,在大連西崗區蓋起了第一棟樓。那會兒他還在想,要是這樓賣不出去,這輩子可就完了。
結果樓一開盤就被搶光了。
那天晚上,王健林坐在工地的板房里,手里捏著厚厚一沓現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房子這東西,只要地段好,永遠不愁賣。
從那以后,他開始了瘋狂的擴張。萬達廣場一座接一座地開,像撒豆子一樣遍布全國。到2017年,萬達廣場的數量達到了280多座,王健林也坐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
但他沒想到的是,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02
2021年,為了讓萬達商管上市,王健林做了一個后來讓他腸子都悔青的決定——引入22家機構投資者,簽下了一份”對賭協議”。
協議很簡單:如果萬達商管在2023年底前上不了市,他就得花超過300億回購股份。
當時的王健林覺得這事兒穩贏。萬達的品牌擺在那里,上市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可誰能想到,2023年12月,萬達商管第四次遞交的招股書失效了。上市夢徹底破碎。
那個晚上,王健林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望著窗外的萬達廣場霓虹燈,突然覺得那些燈光刺眼得很。300多億的對賭,這可不是小數目。
他點了根煙,狠狠吸了一口。商場如戰場,認賭就得服輸。
03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賣賣賣”。
2024年3月,太盟投資集團聯合中信資本等5家機構,向萬達投資600億。代價是什么?萬達失去了對核心平臺的控制權,持股比例從100%降到了40%。
2025年5月,王健林又一次性打包出售了48座萬達廣場。這次交易規模高達500-600億,幾乎是把家底都掏出來了。
更讓人意外的是,連王思聰也跟著”理性”起來。他把37億投資的泰安文旅項目賣給了何猷君,轉身開起了平價牛排店”牛校長”。
有人說這是敗家,有人說這是無奈。但王健林心里清楚,這是自救,也是清醒。
04
今年7月,萬達的老臣肖廣瑞辭職了。這個跟了王健林24年的人,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那天送別會上,王健林紅著眼眶說:”廣瑞啊,咱們一起走過的路,比很多人一輩子走的都要長。”
肖廣瑞擺擺手:”老王,路還長著呢。咱們只是換個方式繼續走。”
是啊,路還長著呢。
王健林這一生,從55萬起家到坐擁千億資產,再到如今斷臂求生,卻教會了大家一個殘酷的真相:真正的智慧,不是永遠贏,而是知道什么時候該認輸。
從重資產到輕資產,從多元化到專業化,王健林用最痛苦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商業模式的重構。
那個曾經喊出”先定一個小目標,掙它一個億”的男人,如今正在用另一種方式詮釋著什么叫企業家精神。
真正的強者,不是從不倒下,而是倒下后還能重新站起來。
覺得內容有用?別忘了支持一下~
點贊 · 關注 · 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