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硝煙還未散盡,以色列就開始滿世界找幫手,試圖在伊朗最虛弱的時候徹底封死他們的路。
兜兜轉轉,以色列居然找上我國,想要我們堵死伊朗的經濟。這不說不知道,原來我們居然已經這么牛了嗎?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伊朗找上中國
美國將中東當做自己的利益,從上世紀開始,美國就一點點布局,以多個國家為棋子,鞏固了自己的霸權。
然而在中東,伊朗始終是個不定時炸彈,一旦伊朗的勢力遍布這片土地,那美國在中東將會直接崩盤,所以多年來,美伊之間就一路火花,這次沖突,其實對美國和以色列來說是絕佳的機會。
從2023年開始,中東就爆發沖突,以色列與多個國家交火,而這些國家都是伊朗的“抵抗之弧”組成部分,他們作為第一道防線死死保衛著伊朗。
但是,黎巴嫩真主黨勢力被以色列毀了大半,敘利亞政權更迭,巴勒斯坦幾乎沒有反抗之力,也門胡塞武裝頂多牽制美國。
“抵抗之弧”
伊朗的“抵抗之弧”,已經形同虛設。在外部防線崩塌,且美國與伊朗談判進行到第四輪結束,仍然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以色列便悍然發起了攻擊。
13天的時間,特朗普宣布?;穑骄詣倮娼K。但國際社會也看得明白,這三方勝利其實各有所失。
伊朗聲稱自己勝利,并且國內歡歡喜喜辦起了慶功會,可不能忽略的是,伊朗幾乎在這場短暫的沖突中失去了大部分抵抗力量。
高達幾十名伊朗高級軍官和核專家被以色列定點清除;伊朗導彈底細被人摸得差不多了;防空系統和軍事設施被炸;就連核設施,在短時間內也根本恢復不了,伊朗經此一役后至少得恢復個十幾年時間。
而以色列經此一役之后也已經暴露出自己的實力,他們雖然有美國的幫助,但也不是堅不可摧的。一旦以伊沖突持續下去,還沒等伊朗的導彈打完,他們的防空系統就用完了,屆時除非有外部援助,否則就只能挨炸了。
美國,雖然在世界上秀了一把自己的軍事實力,但特朗普炸完之后立即返回,隨即就宣布雙方停火,這說明美國根本就不想下場,或者說根本就不想在中東彌足深陷,所以就來了一出威懾,速戰速決。
然而,雖然伊以表面上停火了,但濃厚的硝煙味道仍然彌漫在中東,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都不確定中東戰火會不會復燃。
不管會不會,伊朗和以色列都必須做好準備,伊朗要擁有足夠的實力抵抗,而以色列則要摧毀伊朗抵抗的決心和能力。
以伊沖突
一條新的紛爭之路也就此誕生。伊朗為了增強抵抗力,便主動上門來找中國,想要購買殲-10CE和梟龍。另外根據相關消息,伊朗還想要購買殲-10的整條生產線。
一場沖突,讓伊朗明白了制空權的重要性,一旦伊朗失了制空權,那不僅自己將重要目標暴露的徹底,還讓敵方軍機如入無人之境。
所以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加強自己的防御能力和對敵打擊能力。但選擇賣家其實挺讓伊朗為難的,畢竟伊朗以往的戰機大多都是美國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伊朗和美國關系還不錯,所以進口了不少美國的戰機。但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東西,放在現在根本不夠看,再說裝備都已經那么老了,伊朗也不敢飛。
后來與美國交惡之后,伊朗就再沒有和美國有過軍事合作了。在2015年的時候,伊朗差點和中國談成了戰機協議,但因為付款方式,伊朗放棄了。
他們想要用能源換取,但我國卻堅持部分金錢結算,因為能源價格長期來看并不穩定,而我國賣的戰機價格卻非常良心,在利潤空間不大,能源價格有波動的情況下,或許我國這筆訂單還會出現虧損。
所以伊朗只能轉頭和俄羅斯商談。2022年,伊朗和俄羅斯達成協議,俄羅斯出售蘇-35,而伊朗提供無人機。
沒錯,伊朗雖然戰機落后,但卻研發出了不錯的無人機,很適合俄羅斯用在戰場上。但也是因為俄烏沖突,伊朗戰機交付的時間不斷拉長,到現在只有4架入列了伊朗空軍。
伊朗蘇-35
沒錢沒戰機,伊朗不得不轉頭找中國,一方面是中國戰機價格實惠,且經過實戰驗證;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只合作,不站隊,值得信任。
于是以色列聞著味就來了,伊朗不能和中國綁定,否則美國就更不愿意下場中東了。
以色列喊話
在7月1日,以色列駐上??傤I事拉維特?貝爾表示,中國應利用對伊朗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遏制其核計劃,并且若中國不購買伊朗石油,伊朗就會崩潰。
以色列官員毫無疑問地將中國放在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他們認為中國有能力影響伊朗的核計劃,還能輕易地將伊朗的路堵死。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要知道,伊朗長期處于美西方的制裁之下,因為想解除制裁,伊朗沒少和美國溝通。
2015年,幾個大國坐到一起,和伊朗共同簽下了協議,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也不能再研究核相關。
伊朗核問題六國對話會
協議生效后,伊朗過了三年的好日子,靠著豐富的能源儲量逐漸升溫經濟。但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卻擅自撕毀協議,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力度,伊朗在能源、經濟、金融方面等幾乎寸步難行。
到底有多離譜呢?
2018年的時候,伊朗原油每天出口量能達到230萬桶,但到了2021年,每天的出口量只剩10萬桶。
對于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的伊朗來說,這無疑是毀滅性打擊。
但是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中國頂著美西方的制裁無所畏懼地大量進口伊朗石油,給伊朗送來了大筆收入,2024年中伊石油貿易達到了每天170萬桶,成為了伊朗最大的客戶,最強力的后盾。
以色列明白,所以他們才喊話中國,但以色列根本沒資格對中國指手畫腳。
7月2日,我國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回應,中伊合作基于平等尊重的原則,輪不到某些國家指手畫腳。我們將繼續根據自身利益采取能源保障措施。
中國從不怕制裁,也不會受外部因素影響,因為中國有實力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這就是底氣。
北晚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