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來說,撓頭的事兒不少。
文|海上客
該會,終須會!
昨天(7月11日)下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東盟外長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7月11日,王毅在吉隆坡會見魯比奧,雙方就中美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圖:外交部網站
當看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新媒體賬號“玉淵譚天”發布出這一消息的時刻,感覺此前一天一些外媒、一些人緊張兮兮地問詢,似乎到了該略微松弛的時刻!
1
7月8日,即有媒體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這一場合詢問外交部發言人,在吉隆坡舉行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王毅是否會見魯比奧?”。
當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我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p>
而在東盟外長會等一系列會議召開期間,王毅在吉隆坡會見了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裴青山、日本外相巖屋毅、孟加拉國臨時政府外交負責人圖希德、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泰國外長瑪里、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等等各國外交部門“掌門人”。
7月10日,王毅出席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 圖:外交部
包括出席中日韓外長會時,亦有媒體在分析甚至猜測,王毅究竟是否會會見魯比奧。
中美外長如果在吉隆坡碰頭,當然是重頭戲!
這一點,沒得說!
回看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以來,魯比奧是中美之間一個有意思的存在。因為他上任國務卿以前,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遭到中方制裁——
至目前為止,這一制裁尚未取消。也正因此,魯比奧目前無法踏入中國領土。
這樣的情況下,是否給魯比奧的外交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呢?
但有一點,中美之間此前并不是沒有高階層官員因為對方的制裁,而無法踏入對方領土之事發生。怎么處理,也有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在第三國先會面的情況。
當然,這種情況,此前曾發生在美國對中國制裁方面。如今,魯比奧既然被中方制裁,則循美國當年之例,中國在尚未對魯比奧取消制裁的情況下,由中美外長在吉隆坡見面,這一安排看來挺妥當。
有媒體報道稱,這是王毅與魯比奧首次見面。
當然,在魯比奧擔任國務卿以后,曾與王毅通電話!
由此可知,中國方面是公事公辦。既然魯比奧是美國國務卿,而中美有外交關系,那么,在相應的場合見面,外交層面的禮數中方不會丟。
但就對魯比奧個人來說,則該有的措施,在制裁取消以前,當然還得維持。
即便如此,看央視傳出的畫面,王毅與魯比奧的對談,顯示的也是中方充分秉持對等,來進行對話。
那么,如果下一步,美國總統特朗普當真應邀訪華,作為國務卿的魯比奧是否得謀求也來華,或者他采取其他變通手段,比如不進入中國境內?還是本人做出讓步,希望中國盡快取消對他的制裁?不妨拭目以待!
2
在王毅、魯比奧會晤之前,中俄、美俄外長各自的雙邊會晤已經進行。
7月10日,王毅在吉隆坡會見外長拉夫羅夫 圖:外交部網站
中俄外長會晤期間,傳出一個花絮。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稱,可以用中俄外長名字的組合“王拉夫”(諧音為“One Love”)描述中俄合作。
據新華社旗下參考消息援引外媒報道稱,扎哈羅娃在“電報”社交平臺上寫道:“俄羅斯和中國,就是#王拉夫?!彼瑫r附上了中國外長王毅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吉隆坡舉行的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期間拍攝的合照。
海叔要說,扎哈羅娃的說法,當然只是她的一家之言。既然是發在社交媒體,而又不是發在俄羅斯外交部網頁,則當然是給她樂意給的特定的網絡受眾去看的。
不過,單論中俄關系,按照新華社的報道來看,在談及伊朗核問題時,雙方交換了意見。王毅表示:“武力換不來和平,施壓不解決問題,對話談判才是根本出路。中方重視伊方不尋求發展核武器的承諾,也尊重伊朗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權利?!?/p>
扎哈羅娃圖:資料
當然,此后王毅所說,“中俄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重要參與方,應繼續加強戰略協作,推動伊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推動中東地區早日實現和平穩定”,其實有些意蘊。
要知道,這次中俄外長出席的可是與東盟有關的會議。此前,有報道稱,中俄已同意成為《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簽署國,而美國目前正在就是否簽署該條約進行審查。
如果在東南亞率先搞出“無核”,當然是人類社會的幸事。
值得注意的是,距離東南亞不遠的大洋洲,原本由于美英澳三方搞出的“奧庫斯”,也就是要把美英淘汰的核潛艇送到澳大利亞軍隊手里,使得周邊反對聲頗大。無論是處于大洋洲的新西蘭,還是處于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等國,都有所不滿。
最近,據稱“奧庫斯”離破產已經不遠。
而原本號稱要在“奧庫斯”中發揮作用的英國,自身都在尋求法國提供“核保護傘”。海叔認為,英國最好消停一點兒,別總是拿著擁核國的名義到處頤指氣使。
比如就伊朗核問題而言,最好聽聽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意見。
3
在吉隆坡,還得看美俄外長會晤。
在特朗普再次上臺以后,對俄烏問題的政策是有較大改變的。而此際,當拉夫羅夫與魯比奧在吉隆坡會晤,海叔認為,看點在美俄是否能通過這一較高級別的雙邊會晤,來達成更多共識。
這,顯然有助于俄烏沖突的解決。只不過,即便美俄有共識,許多方面的推進仍然會艱難。
美俄外長在吉隆坡見面
美國可以多看看東盟與亞太地區的合作,包括中俄等與東盟的合作。這對其在歐洲的決策,特別是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取舍,是有借鑒作用的。
當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因為特朗普關稅大棒再次砸出的緣故,魯比奧離開吉隆坡以后,卻不前往原定計劃中的出差目的地日本、韓國。
對美國來說,撓頭的事兒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