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長這趟吉隆坡之行圓滿結束,綜合資料來看,在第58屆東盟外長會及其系列外長會上,王毅外長完成了對中美關系、南海問題、中國—東盟合作等一系列重要議題的表態和交鋒。雖然只是短短兩天時間,但王毅用行動和語言,將中方立場表達得明明白白,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直接對著美國、日本和菲律賓三國“上了一課”,句句在點,環環緊扣,擊中要害。
在東盟會議現場,王毅當著美日菲代表的面直接指出,菲律賓發起的“南海仲裁案”從一開始就是非法的、不合法的。他說得直白:沒有經過協商,沒有當事方同意,違反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也違背了中菲之間達成的雙邊共識。這不是一般的“程序不當”,而是根本就不具備啟動仲裁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仲裁庭把南沙群島的核心島嶼太平島說成是“巖礁”,這一點王毅特別點出——荒唐!要知道,這一仲裁相當于直接否定了中國在南沙的專屬經濟區主張,對此,王毅外長當場反問美日代表:按這荒唐標準,你們家的島礁權益是不是也該全作廢?可以想象,臺下有人表情肯定不太好看。
回顧整個東盟系列外長會,美、日、菲這三個國家表現得尤為活躍,尤其是菲律賓,幾乎是“滿場飛”地找話題挑釁中國,不是炒冷飯提仲裁案,就是拿美日撐腰。對此,王毅外長挑明,這場鬧劇從頭到尾都有“域外國家”在幕后寫劇本、推劇情,目的就是攪渾南海,好趁亂摸魚。言下之意也很清楚,這哪是什么法理爭端,根本就是美國帶著菲律賓來攪局的?!爸俨冒浮辈贿^是個幌子,背后真正的操盤手是美國。
事實也在佐證這一點,光是今年6月,美軍就派出至少56架次大型偵察機竄到南海抵近偵察,另一邊,日本則忙著給菲律賓“送裝備”,要把服役超30年的6艘“阿武隈”級護衛艦轉手賣給菲海軍,此舉無疑就是日菲軍事勾連的又一實錘。不過,南海的和平與穩定,不是靠“攪局者”說了算,而是東盟國家自己說了算。中國早已提出,愿意和東盟一起,盡早敲定“南海行為準則”,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中方堅定態度下,美國的口風也變了。當地時間1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王毅外長進行了大約一小時的閉門會談。從外媒披露的信息來看,這場對話的氣氛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要知道,魯比奧此前還在臺海、俄烏問題上對中國指指點點,但一見面,措辭就變了。
相比上次通話時在臺灣問題上大放厥詞,這一次,魯比奧在會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美是兩個強大的大國,有分歧很正常,但這不妨礙雙方合作。他還期待中美領導人再次會晤,說“可能性很高”。最重要的是,他甚至刻意避談臺灣問題。
這一變化并不突然,首先,美國現在內部矛盾不少,特朗普政府重返執政后,重點是減稅、移民、內政,外交資源有限,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到處點火;其次,美國在亞洲搞陣營對抗已經越來越失靈,東盟國家嘴上配合,心里清楚:誰才是靠譜的合作方。而且,中美近期在經貿問題上的接觸也不少,日內瓦、倫敦的貿易談判都有一定成果,雙方正在兌現此前談判的承諾。換句話說,美國現在不能再“全線對抗”,只能適當“緩和”。
總之,王毅外長此次在吉隆坡無疑是一場“高水平的外交輸出”。不用搞復雜詞匯,也沒用太多外交辭令,就是用最直接的語言,把中國的立場掰開揉碎講明白,既有原則,也有策略,既有態度,也有溫度。東盟這場會,看起來是多邊場合,但對美、日、菲三國來說,確實是被“點名教育”的一次。美國雖然還在拉盟友搞事,但態度已經在變。
而對于中國來說,這不僅是外交上的主動出擊,也是一種輿論場上的引導。不需要太多情緒化的表達,不需要扣帽子式的批評,只要把事情擺清楚,說得明白,就夠了。至于下一步,可以預見,南海問題還會繼續發酵,美國還會繼續炒作,但中國這邊已經定了調、定了心,不惹事,也不怕事。王毅外長這一課,三國聽了,不一定都能“改作業”,但他們起碼得回去“復盤”。而這一場面授機宜,也再次讓世界看到,在亂局中,誰是真正的壓艙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