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新聞發布廳的燈光在午夜依然刺眼,美國防部發言人帕內爾面對鏡頭,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
“我們對此非常擔憂?!迸羶葼柕穆曇粼诩澎o的深夜顯得格外突兀。就在美國獨立日當天,這位五角大樓首席發言人被迫緊急回應伊朗采購40架中國殲-10CE戰機的消息,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講臺邊緣——這個中東軍購訂單,正戳中美國霸權的雙重軟肋。
技術代差的致命碾壓
伊朗空軍的困境如同一個時代的笑話。當以色列F-35戰機6月如入無人之境穿透伊朗防空網時,德黑蘭唯一能升空攔截的,竟是拼湊著卡車零件的F-5“古董機”。主力F-14戰機平均服役超40年,機庫中的殲-7更像是博物館展品。
殲-10CE的到來將終結這場恥辱。這款配備霹靂-15E導彈的戰機曾在印巴戰場創造6:0戰績,在超視距外連續擊落印度陣風戰機。其145公里射程的“空中長矛”,專為獵殺以色列空中加油機設計——這些“奶媽機”一旦被毀,F-35的遠程打擊能力即刻癱瘓。
更令美以恐懼的是體系化作戰能力:空警-500預警機指揮+紅旗-9BE防空系統攔截+反隱身雷達探測,構成三維防御網。以色列軍方評估顯示,此組合可使空襲伊朗成功率暴跌90%。
沙特的復仇式搶購
伊朗簽約消息傳出的24小時內,沙特國防部緊急致電北京:“80架殲-10CE,60億美元,必須比伊朗先交貨!”。這份急單背后,是1420億美元支票被美國踐踏的憤怒——沙特曾求購F-35,卻被以“技術泄露風險”拒絕,轉頭以色列卻輕松獲得同款戰機。
殲-10CE的性價比讓沙特算清政治賬:單價僅8000萬美元(F-35三分之一),耗費全年軍費5%即可打造現代化空軍。當美國軍工巨頭因配件短缺讓客戶苦等數年時,中國提供“現貨速達+無政治捆綁”的服務——沙特用人民幣支付的48%貨款,成為對美元霸權最響亮的耳光。
美國的戰略撕裂
帕內爾“擔憂”聲明暴露美國的雙重困境。一方面高喊“轉向印太”,一方面又怕中東失控;一方面阻撓伊朗軍購,一方面又對以色列敞開供應F-35。
這種雙標正引發全面反噬:
- 埃及用紅旗-9B替換俄制S-125,全程人民幣結算
- 阿聯酋引進中國L-15教練機,訓練體系全面“去美化”
- 中東軍購人民幣結算比例突破40%大關
當美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唐納德·盧密會中方代表,威脅推動聯合國對伊武器禁運時,沙特在亞歷山大港部署的紅旗-9B雷達已覆蓋260公里空域——美國在中東的軍火霸權,正在自己書寫的規則中崩塌。
石油換戰機的困局
伊朗的20億美元訂單并非坦途。當中國提出“十年石油換裝備”計劃(年供1000萬桶原油抵債),革命衛隊與親西方派爆發激烈內斗。這個全年軍費僅100億美元的國家,既缺資金整合作戰體系,又難擺脫對西方技術的盲目崇拜——2016年魯哈尼叫停150架殲-10采購,苦等法國陣風九年卻一場空。
但地緣博弈的齒輪已開始轉動。伊朗防長納西爾扎德在伊以停火不到48小時直飛青島,俄媒披露其真正目標是構建“殲-10CE+空警-500+攻擊-2無人機”的全套體系。德黑蘭終于明白:當以色列的導彈落下時,只有握在手中的戰機才是真實的護身符。
在成飛集團的試飛跑道上,新下線的殲-10CE刺破云霄;五角大樓的作戰室里,參謀官正重新標注中東軍事地圖;沙特沙漠中,雷達兵盯著屏幕上中國預警機傳來的空情數據。三幅畫面拼出同一個真相:當沙特用人民幣結算軍購,當埃及用紅旗-9B覆蓋尼羅河夜空,當伊朗飛行員撫摸殲-10CE的駕駛桿——中東的防務自主時代已然降臨。
帕內爾們“擔憂”的從來不是40架戰機,而是中國用硬實力撕開的鐵幕:這里不再有附加政治條件的軍售,不再有區別對待的霸權,只有用性價比說話的技術,和用國家利益投票的買家。當殲-10CE的尾焰照亮波斯灣夜空,照亮的恰是美國軍事霸權倒塌的裂痕。#優質好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