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工廠集體轉向美國,中國供應鏈遭重擊,稀土成關鍵籌碼
最近東南亞突然變天,印尼越南柬埔寨接連和美國簽大單。印尼直接給美國340億訂單,越南簽了個極端不對等關稅協議,柬埔寨也大幅讓步。美國用關稅當大棒,直接攪亂了中國和東南亞多年的生意往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今年全球供應鏈調整花掉了1.9萬億美元,東南亞這三個國家成了風暴中心。
印尼經濟部長宣布和美國合作,要開放全球最大鎳礦的優先采購權。但其實印尼官員偷偷去中國談了,說是給美國面子,但不會真倒向美國。印尼每年出口到中國的鎳礦比賣到美國的多得多,尤其是給中國新能源產業供貨。中國早就囤了10萬噸鎳,印尼就算把礦賣給美國,美國還得用中國的冶煉技術加工。
越南和美國簽的協議更離譜,越南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要交20%關稅,美國商品卻零關稅。越南工貿部當天就把“共享供應鏈數據”條款刪了,生怕暴露和中國做生意的情況。柬埔寨那邊更難,紡織業占出口四成,但美國把關稅從49%降到36%時,柬埔寨其實答應了開放農業市場等條件。可柬埔寨紡織廠原料全靠中國,沒有中國供貨根本做不了美國訂單。
美國以為拿到印尼鎳礦就能穩住電池產業,結果發現更麻煩。美國現在電池級硫酸鎳產能只夠需求的15%,建個新廠還要等五年。日本豐田和德國車企都急了,覺得美國搶了他們的鎳礦資源。越南光伏企業最近因為中國稀土管控,產能直接掉了七成,工廠開不了工。
中國這邊動作更快,商務部直接宣布對鎵、鍺等稀土加強管控,走私稀土最高判五年。越南光伏產業立刻遭殃,產能利用率掉到三成。中國還跟老撾緬甸簽稀土開發協議,鞏固冶煉技術優勢。菲律賓干脆公開反對美國關稅政策,說東盟不是誰的棋子。
東南亞國家其實都在兩邊討好。印尼表面上給美國優先權,暗地推進雅萬高鐵二期,中國公司拿下七成訂單。越南雖然和美國簽協議,但中越跨境電商用人民幣結算的交易量暴漲,四分之三交易不用美元。柬埔寨紡織廠現在直接用人民幣從中國買原料,印尼鎳礦交易也開始試點本幣結算。
美國想用關稅重塑供應鏈,結果反倒推了東盟去美元化進程。越南要求用美元結算后,第二天中越之間人民幣交易量就漲了四成多。印尼專家說美國這是貿易保護主義,長期來看印尼可能得依賴美國技術,反而削弱自己產業。泰國榴蓮、馬來西亞橡膠現在走中國西部通道直接到歐洲,東盟和中國貿易反而更緊密了。
福特汽車最近因為稀土磁體斷供,不得不停掉電動皮卡生產線。美國剛從印尼拿到鎳礦,中國寧德時代轉身拿下剛果鈷礦六成開采權。現在全球新能源車要用的關鍵材料,從礦到加工還是被中國攥在手里。美國想用關稅重建產業鏈,結果發現礦有,但沒加工能力,產業鏈根本搭不起來。
中國對柬埔寨投資今年漲了18%,印尼高鐵項目還是中國公司占大頭。歐盟看著越南給美國讓步,擔心自己以后也會被美國這么對待。日本德國車企搶礦資源,美國盟友內部吵翻天。東南亞工廠雖然被迫改簽協議,但實際生產還是離不開中國供應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今年供應鏈調整花的錢創了新高,但東盟和中國越走越近,美國這招關稅大棒反而幫了倒忙。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