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搞了個大動作!
7月8日,馮德萊恩在即將訪華之際,突然對中國提出了三個要求,大有不答應就不罷休之意。
此事引發了全球多國的圍觀,大家都想知道中國會如何接招。
結果中國卻只短短回應了一句話,不但硬核而且味道十足......
馮德萊恩的三項要求
馮德萊恩首先要求中國停止對俄羅斯的支持,理由是“緩解歐洲壓力”。
這話聽起來有點繞,但拆解一下就不難發現其中的玄機。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多輪制裁,試圖通過經濟手段迫使俄羅斯讓步。
但事與愿違,俄羅斯不僅頂住了制裁壓力,反而在能源和糧食出口上找到了新的平衡點。
更讓歐洲坐立難安的是,中國始終堅持中立立場,與俄羅斯保持著正常的經貿合作。
在歐洲看來,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貿易往來,間接削弱了歐盟制裁的效果。
但他們似乎忘了,中國的中立政策恰恰是維系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支柱。
如果中國真的按照歐洲的要求“選邊站”,全球能源市場和糧食市場,恐怕會陷入更大的混亂,最終受損的還是包括歐洲在內的所有國家。
更重要的是,中國一貫奉行不干涉內政原則,中俄合作基于國際法和雙方共同利益,這一點根本就沒錯。
除此之外,馮德萊恩的第二點要求,還將矛頭指向中國的產能問題。
她聲稱中國鋼鐵、新能源車等產業的過剩產能對歐洲企業造成“不公平競爭”。要求中國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減少對歐洲市場的沖擊。
可這話說出來都讓人可笑,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光伏、鋼鐵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而非所謂的“不正當競爭”。
就拿新能源車來說,中國車企憑借電池技術突破和成本控制能力,在全球市場占據優勢,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歐洲本土車企之所以感到壓力,更多是因為自身轉型速度跟不上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步伐。
更有意思的是,歐洲一邊享受著中國廉價優質的工業品帶來的福利,一邊又舉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
這種“既要又要”的心態,暴露了歐盟在產業轉型中的焦慮。
最后一項要求,馮德萊恩盯上了稀土,要求中國放寬出口限制,“保障歐洲企業生產需求”。
稀土這東西,被稱作“工業黃金”可不是夸張。全球高科技產業的命脈,幾乎半條都系在稀土上。
而中國,作為全球稀土儲量、產量和加工能力都遙遙領先的國家,自然成了全球供應鏈上的關鍵一環。
但中國對稀土的管理,從來都不是拍腦袋決定的。
早年間,為了搶占市場,國內稀土開采一度陷入無序狀態,濫采濫挖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還導致稀土資源被廉價出口。
這些年逐步規范開采、收緊出口限制,一方面是為了保護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倒逼產業升級。
這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會做的事,就像沙特不會無節制開采石油,巴西不會放任雨林被毀來擴大農產品出口一樣,中國維護自身資源安全和生態環境的權利,不容置疑。
此外,更耐人尋味的是,馮德萊恩在要求中國放寬稀土出口時,似乎忘了歐盟手里正攥著長達200頁的高技術產品禁運清單。
歐洲企業能心安理得地用著中國稀土造高端設備,卻對中國企業獲取相關技術處處設限,這種“我的封鎖合理,你的管控不行”的邏輯,實在難以服眾。
面對馮德萊恩的三個要求,中國很快進行了硬核回應。
中國的回應
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表示:“中俄之間的正常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也不應當受到第三方的干擾”。
這句話看似平淡,卻藏著三層硬氣,每一層都直刺國際博弈的要害,讓歐洲的小心思無所遁形。
第一層硬氣,是直接戳破 “霸權邏輯”。
馮德萊恩的三個要求,本質上都是想讓中國按歐洲的劇本走:中俄合作要聽歐洲的,產能調整要按歐洲的節奏,稀土出口得看歐洲的臉色。
但中國這句回應明明白白告訴你:國家主權不是擺設,中國怎么發展、跟誰合作,是中國自己的事,歐洲沒資格當“裁判”。
第二層硬氣,是暗諷歐洲的 “雙重標準”。
想想看,歐盟一邊對中國提要求,一邊自己在做什么?對俄羅斯搞制裁時說 “這是維護規則”,輪到中俄正常貿易就說 “影響歐洲安全”。
這種“只許州官放火”的操作,在“國際合作不應被第三方干擾”這句話面前,顯得格外諷刺。
合著只有符合歐洲利益的合作才叫 “正常”?中國絕不不吃這一套。
第三層硬氣,是傳遞“合作但不妥協”的信號。
這句話沒說“不合作”,而是強調“合作的前提是尊重”。
中俄合作能給兩國帶來實惠,也能穩定全球能源和糧食市場,這種好事歐洲憑什么干擾?
而且,中國產能升級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歐洲企業跟不上節奏,該做的是加速轉型,而不是要求中國放慢腳步。
更重要的是,稀土出口中國有自己的規劃,既不會為了短期利益賤賣資源,也不會因為外部壓力亂了方寸。
總之,合作可以,但得平等協商,想靠施壓占便宜?門兒都沒有。
其實全球都看明白了,馮德萊恩帶著三個要求訪華,本質上是想把歐盟的內部問題外部化。
但中國這句回應,相當于給這場博弈定了調:別打小算盤了,想談就拿出誠意,想施壓就趁早收手。
說到底,國際交往的道理就這么簡單: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要是總想高人一等,那對不起,中國有足夠的底氣奉陪到底。
這句話,既是回應,也是提醒——新時代的全球格局里,早就不是誰嗓門大誰說了算,尊重主權、平等合作,才是唯一可行的路。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