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歐盟向中方下達了一個“最后通牒”,要求中國在30天內解決稀土供應問題,歐洲這是真把自己當成“香餑餑”了,既要走“綠色通道”,又要說中國“壟斷”,為何讓人如此費解?
近日,歐盟變本加厲,認為中方的稀土管制,要求進口企業填寫企業信息資料,是不法行為,因為有些企業提交申請的時候填寫的信息屬于敏感資料,不宜公開。根據歐洲媒體報道,為了要求中國放開稀土管制,換句話說,就是要求中國無限量供應稀土,歐洲議會日前進行了一項決議,對是否認定中方稀土管“違法”進行表決,結果是523票贊成,75票反對,14票棄權,從票數上來看,歐洲大部分人幾乎形成了共識,中方不能以稀土為籌碼,對各個國家進行出口管制。
這項決議雖然對中方毫無法律約束力,但卻可能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成為關鍵砝碼。預示著中歐貿易談判可能不會順利。很顯然,歐盟要是對中方提出這樣的不合理要求,可能會遭到中方的嚴詞拒絕。中國駐歐盟使團提前給歐盟打了預防針。表示這次投票就是一次“政治操弄”鬧劇,動機不純,目的有問題。
首先,稀土是軍民兩用物資,我國進行稀土管制,一是因國內的生產環境污染減負,二是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兩用物資管理,有益于防擴散。說直白點,稀土管控是我國自己的權利,不能與完全與經貿問題掛鉤。我們看到很多民用領域在使用稀土,但是比如芯片生產和無人機生產,均是軍民兩用產品。我國沒有一刀切,完全阻斷稀土出口,而是具體企業具體供應的方式,已經是非常人道的做法,歐盟還以企業機密為由,不愿提供企業資料,這肯定怪不上中國。另外,歐盟還對中國供應俄羅斯民用低端芯片和無人機也是說三道四,這不是動機不純又是什么?
其次,中方給歐盟已經說得很明,稀土供應本不是中歐之間的問題,意思很明確了,只要是歐洲企業的正常稀土需求,我們是愿意提供稀土的。不料歐盟來這么一出,著實讓人覺得歐盟有點自大了。歐盟指責中國擾亂全球供應鏈,還高喊要自己挖礦囤礦,積極尋找替代品。而事實上,歐盟早就在搞自己的稀土開發,幾年過去了,稀土工廠連泡都沒冒一個,還是98%的稀土磁鐵靠中國,前一段時間大眾汽車快停產了,中方開綠燈連個“謝”字都沒有,現在又來拆中國的臺,中方能答應嗎?
第三,我們嚴重懷疑,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事實上是影響到了美西方的軍工生產,現在美國已經將軍方增加至1萬億美元,北約也破天荒地同意將軍費開支增加到GDP的5%,如今俄烏沖突不斷,北約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還在加碼,美國對以色列的武器也在敞開送,能夠遇見到,作為軍工生產的重要物資稀土,如果市場供應斷崖式下跌,價格暴漲,軍工生產肯定受到影響。歐盟的一些議會議員,事實上就是美國在北約的代言人,這些議員不僅在替北約說話,也是在替美國搭橋。像這次從泰國和墨西哥查出來的稀土轉口貿易,就是巨大的窟窿,所以,我們只會把稀土管得更嚴,歐盟的想法可以說是異想天開。
中方好言相勸,歐洲一些人卻把中方的善意當成軟弱,所以中方駐歐代表進行強硬的警告:歐洲把出口管制政治化,反國家安全化,中方的出口管制符合國際慣例,歐洲沒有理由說三道四,中國的稀土給歐洲發展帶來了貢獻,我們不接受污蔑之詞,想要拿到稀土,就必須提供企業信息和稀土用途說明,否則我們有權不放審批,歐洲議會這些人,要好自為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