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濟南起步區舉行“加速沖刺五年成形”系列主題發布會。濟南起步區綜合執法部主要負責全區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知識產權和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對口聯系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分局。今年以來,綜合執法部按照部黨組年初確定的“1457”總體思路,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凝心聚力,苦干實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精管善治,城市管理提質增效
起步區以城市管理精細化為主線,打造干凈整潔城市環境本色。“大城管”推進項目實施單位開展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對人員管理、作業過程、績效評價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管理,提升城管作用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環衛車輛管理方面,通過將車輛監測與作業道路清洗、清掃標準關聯,實現對道路作業質量的實時分析和異常監測。
同時,編制《起步區環衛設施專項規劃》,將環衛設施規劃與城市開發建設進程深度融合。推進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打造3條一巷一景一文化的特色背街小巷,正在推動昌盛路的環境綜合整治。
此外,加快建設智慧城管平臺,對城市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預警檢測和智慧響應,目前智慧執法、智慧環衛、智慧路燈等五大平臺均已投入使用,無人機對300平方公里區域實現自動巡飛巡查,構建起“空—天—地”協同作戰的監管矩陣,實現對在建工地的“無感”監管,揚塵、噪聲問題分別減少50%和40%。
堅持綠色發展,“無廢”城市建設加快推進
起步區把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始終、把低碳行動落實到位,加快推動資源利用,全過程夯實綠色發展底色。編制了全省首套系統性垃圾分類教育讀本——《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與行動》,建立涵蓋前端投放、中端收運、末端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管理體系。組建由黨員、熱心居民、物業管理人員參與的小區志愿服務隊,通過可回收物運營收益反哺前端分類督導,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從“政策驅動”向“內生驅動”轉型。新建改造一批高標準垃圾分類投放點,配備50座智能垃圾分類房,建成1座垃圾分類兒童主題公園。
強化建筑垃圾全鏈管理。數智網聯渣土調配運營平臺建成使用,構建起建筑垃圾“審批、管理、執法”和“源頭、途中、末端”的全鏈條管理模式,實現區內渣土閉環管理。優化建筑垃圾處置服務,對轄區項目開展土方量測算和上門服務,今年累計為企業節省資金約215萬元。
推動氫能源車輛廣泛應用。打造“氫能源城管示范區”,先后采購環衛作業車輛76輛,其中氫能源作業車輛16輛,電能作業車輛32輛,打造全省首個氫能環衛示范應用場景,目前起步區新能源環衛車輛占比將達到70%,處于全市領先水平。
推動環衛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全省首座半地下花園式起步區生活垃圾分類轉運中心項目,運用智慧設備及技術,實現垃圾處理全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有效將臭氣、噪聲“困”在地下,成為起步區環保新地標。
堅持創新驅動,質量成色更足更亮
起步區用好各類政策“工具箱”,為經營主體增值賦能,提升區域品牌價值。成立起步區質量強區建設協調推進專項小組,啟動質量強區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納入管委會年度重大決策事項,統籌推進產業、產品、服務、工程、生態環境五大質量提升。綜合執法部榮獲2024年度濟南市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工作表現突出集體。
加強品牌培育。強化品牌意識培養和梯次培育,引導企業在拳頭產品上深耕細作,3家單位入選濟南市第二批“泉城好品”品牌名單,涵蓋制造業、農業及地理標志三大領域,2家企業入選2024年度山東省高端品牌重點培育企業名單。
強化政策供給。發布7類45項惠企服務清單,開辟“起步區外資企業登記”線上專區,助力外資項目快速落地。開展異常名錄“承諾即修復”試點,助力企業在“承諾”后48小時內恢復信用、“輕裝前行”。
堅持法治監管,營商環境向優向好
起步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采取事前指導、行政告誡、宣傳引導、事后回訪等柔性監管方式,建立全過程服務型涉企監管機制,今年以來共約談勸誡輕微違法市場主體60余次。
同時,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梳理形成涉企行政執法事項清單,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推進精準檢查,防止重復、多頭檢查,大力壓減行政檢查頻次。對無主觀過錯、輕微違法行為實施“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對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重拳”出擊,今年以來共辦理首違不罰和從輕、減輕、免予處罰案件51件,辦理重點領域違法案件149件,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
堅持底線思維,“三品一特”安全防線夯實筑牢
起步區加強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全區“三品一特”安全狀況穩定向好。食品安全方面,推進“透明工廠”建設,實施工地食堂星級分類管理,探索食品安全數字化監管,開展校園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對轄區中小學食堂開展全覆蓋檢查,上半年抽檢食品244批次,立案查處食品案件70起,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起。藥品安全方面,開展藥品安全“清源”專項行動,推進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零售藥品入駐率100%,醫療機構入駐率98%,實現藥品從出廠到終端銷售的全鏈條追溯管理。產品質量安全方面。開展電動自行車、電線電纜、兒童玩具等專項檢查,監督抽檢67批次。特種設備安全方面,推進電梯安全筑底行動,在用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投保率100%,構建物流園區特種設備“企業自查+園區監督+部門監管”協同監管機制。
堅持生態優先,環境質量有效改善
起步區圍繞空氣質量提升,開展新型建材行業清潔生產整體審核國家試點,經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評估驗收,獲得全國第三名好成績,推進國家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和深化適應氣候變化城市試點。通過上述工作開展,上半年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8.4%。圍繞水環境質量提升,加快推進崔寨片區污水納管集中處理,崔寨再生水廠按準Ⅳ類排放標準穩定運行,實施入河排污口規范化集中整治,全區河流國控、市控斷面達標率100%。大天鵝是對環境質量十分敏感的鳥類,隨著起步區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來起步區鵲山水庫,水庫沉沙池越冬的大天鵝數量逐年提升,去年越冬季節大天鵝數量達到了300余只。
堅持黨建引領,黨建品牌持續鍛造
起步區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造基層戰斗堡壘,綜合執法部黨支部被評為“五星”黨支部。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深化模范機關建設省市區“三級聯動”,省市區協同開展新能源汽車消費體驗活動,開展“城管e普法”應用活動100余場,各類社區“四進”34場,“圓桌對話”12次,面對面收集群眾意見建議56條,解決群眾身邊問題100余個,群眾的獲得感顯著增強。
下一步,起步區綜合執法部將按照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嚴實的工作作風、更加有力的工作舉措,不斷提升城市管理和市場治理水平,為譜寫起步區成形起勢的時代新篇章貢獻綜合執法力量。(來源:濟南起步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