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伯承劉元帥,應該沒有人不對他感到敬重的吧?可就在他身體不適前往濟南療養的時候,卻被自己的“忘年交”楊得志下了“逐客令”。
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楊得志不歡迎劉元帥嗎?其實這件事情另有隱情。
1958年,一輛不起眼的轎車緩緩駛進濟南軍區大院。車門打開之后,從車山下來了一個穿著中山裝的老人,這位老人手里拄著一根拐杖,他就是劉伯承元帥。
他身后還跟著夫人汪榮華,手里拎著一個舊皮箱,箱子的邊角都被磨白了。一見劉伯承,在院門口等候的楊得志將軍就立即快步迎了上去。他緊緊握住劉伯承的手,眼眶也有些泛紅:“可把您盼來了!”
聽他這么說,劉伯承也咧開嘴笑,他的聲音還有些沙啞,“得志啊,又給你添麻煩了?!?/p>
其實劉伯承來濟南,還真不是臨時起意。
自打1916年護國戰爭那會兒,他右眼被流彈打中,德國醫生沃克給他動了72刀,沒打麻藥,他咬著毛巾硬扛過來,他就有了個“軍神”的名頭。可這只眼的視力還是嚴重衰退,剩下的左眼,在長征、抗戰、解放戰爭里熬了幾十年,到1950年,他看東西已經模模糊糊了。
更熬人的是“反教條主義”。那會兒劉伯承在南京辦軍事學院,為了讓部隊跟上現代化步子,學了些蘇聯的經驗。沒想到中蘇關系發生了變化,這些事被翻出來說,他成了頭一個被“點名”的。
隨后他就開會做檢討,辭了學院的職。每天夜里躺在床上,左眼也是疼得厲害,整宿整宿地翻來覆去。
就在這個時候,身旁的妻子汪榮華開始勸他:“去濟南吧。”頓了頓,她才又說,“楊得志在那兒當司令,你倆從長征的時候就搭伙,他靠譜。“
劉伯承最終也點了頭,他記著楊得志的好。
1935年強渡大渡河的時候,劉伯承是先遣隊司令,楊得志是紅一團團長。那會兒河對岸有敵軍一個團,就一條木船,蔣介石等著看紅軍成“第二個石達開”。他把楊得志叫到河邊,指著湍急的河水說:“得志,這船就是救命繩,你得攥緊了。”
楊得志當時才二十出頭,胸脯拍得咚咚響:“老首長放心,保證人在船在!”后來的事,全軍都知道:17個勇士坐著那船,頂著槍林彈雨沖上岸,楊得志在岸邊喊著“給我轟”,神炮手趙章成三發炮彈全砸在敵群里。
等紅軍渡過大渡河,劉伯承拍著楊得志的肩膀笑:“你這小子,真是塊打仗的料。”
解放戰爭時,劉伯承想把楊得志調去當縱隊司令,命令還沒來得及下,中央就把人調去了東北,半道又被聶榮臻留在華北。雖然不在一個戰場了,但劉伯承聽著楊得志打清風店、攻石家莊的消息的時候,也總跟身邊人說:“得志出息了,會帶兵,更會動腦筋?!?/strong>
建國后楊得志從朝鮮回來,劉伯承直接把他拽到軍事學院當戰役系主任。楊得志是泥腿子出身,打仗在行,要讓他啃俄文書可真是犯了難,夜里背著單詞,背到后半夜把書往桌上一拍:“這玩意兒咋比打仗還難!”
后來他偷偷跟外教“求情”,讓上課的時候別點他名。這事很快就被劉伯承知道了,誰知道他直接跟外教說:“就得多提問他,不然他懶勁上來了?!?/strong>
楊得志被點到名的時候,站在課堂上臉通紅,下來就跟劉伯承嘟囔:“老首長,您這不是為難我嘛?!甭犓@么說,劉伯承一笑:“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帶兵就得吃敗仗的苦?!?/strong>
就憑這份交情,劉伯承就信得過楊得志。
到了濟南以后,楊得志對劉伯承可謂是關照有加。起初的時候,他幾乎天天往劉伯承的住處跑,來的時候總會帶些東西。
有時候趕上飯點,楊得志就干脆不回去了,倆人就著飯菜,聊起長征時的事。楊得志說那會兒過草地,他帶著一個連斷后,糧食吃完了,啃草根都得搶著吃,還是劉伯承讓人送來半袋青稞面,這才解了急。
說著說著,楊得志就感嘆一句:“那面現在想起來,比山珍海味都香”。伯承就笑:“那會兒誰不餓?你那連是后衛,不能垮?!?/strong>
這樣的日子過了倆月,劉伯承的左眼稍微好了點,能看清報紙上的大標題了。可濟南城里的風向,漸漸發生了變化。先是街頭開始熱鬧起來,時不時有游行的隊伍喊著口號過去,紅布條子晃得人眼暈。
楊得志一開始沒太在意,覺得是正常的運動。可沒過多久,就有人找到軍區門口,說要“向劉伯承同志提意見”。
“提什么意見?”楊得志堵在門口,臉沉得能滴出水,“老首長在養病,有意見找我提!”見他態度堅決,來人悻悻走了,可沒過幾天,夜里竟有人往劉伯承住的院子里扔石頭,“哐當” 一聲砸在窗臺上,把汪榮華嚇了一跳。
楊得志第二天一早趕來,看著窗臺上的碎玻璃,拳頭攥得咯吱響,當即加了崗,門口站了倆荷槍實彈的衛兵,進出都得盤查。
可麻煩還是接二連三地找上了門。有回楊得志去看劉伯承,正趕上倆人在院子里曬太陽,就見墻外有人影晃,嘴里還念叨著“教條主義”、“檢討不夠”。劉伯承聽見了,也沒說話,只是把手里的茶杯往石桌上一放,臉色也漸漸不對勁。
楊得志當時就火了,沖出去吼:“干什么的!都散了!”等他轉回來,見劉伯承正望著天,眉頭更是緊緊皺在一起。“老首長,您別往心里去,就是些不懂事的?!睏畹弥敬曛?,心里頭急得不得了。
“得志啊,”劉伯承轉過頭,聲音輕了些,“這風,怕是要刮到我這兒來了?!睏畹弥緵]接話,但他也知道老首長說得對。
這些天他覺都睡不著,腦子里翻來覆去想:濟南雖說是軍區所在地,可城里地方大,人也雜,真要是有人起哄鬧事,他能擋一時,可擋不了長久。老首長眼睛不好,經不起折騰,萬一真有個三長兩短,他該怎么辦?
那天晚上,楊得志又去了劉伯承住處。“老首長。”楊得志輕聲喊了句。劉伯承抬起頭,笑了笑:“坐吧?!?strong>楊得志在他對面坐下,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老首長,我琢磨了好幾天,您不能在濟南待了?!?/strong>
聽他這么說,劉伯承手里的動作一下就停了,沒說話?!澳?,”楊得志往前湊了湊,聲音壓得更低。“現在城里越來越亂,我派了衛兵,可保不齊有漏網的。您這身體,經不起嚇,更經不起折騰?!?/strong>
劉伯承知道他說得對,沉默了一會兒問了句:“去哪?”“南京。”楊得志說得很干脆,“許世友在那兒當司令,他那性子您知道,剛得很,誰也不敢在他地盤上撒野。南京局勢穩,比濟南安全?!?/strong>
劉伯承笑了:“世友啊,是個硬漢子。當年他打孟良崮,我還跟他說‘別急,穩住陣腳再打’,他聽進去了。”“就是!”楊得志點頭,“而且南京醫療條件比濟南好,您的眼睛也能好好治治。我已經跟許世友通了電話,他說隨時歡迎您,住處都給您備好了。”
劉伯承摩挲著拐杖,好一會兒才說:“我知道你是為我好??蛇@來回折騰,又給你添麻煩,還給世友添麻煩?!?/strong>
“啥叫麻煩?”楊得志急了,“當年強渡大渡河,您把最險的任務交給我,那時候您咋不說麻煩?現在您有難處,我要是不管,那才叫忘恩負義!”
他站起身,又往劉伯承面前湊了湊,眼眶有點紅:“老首長,聽我一回。濟南這地方,我護不住您周全了,再待下去,我心里不踏實。您去南京,許世友能護著您,我也能松口氣?!?/strong>
最終,劉伯承也答應了他的提議,去了南京。車剛到南京,他就看到了早早在站臺上等著的人。意見劉伯承,那人敬了個禮:“老首長,我是肖永銀!”見是老熟人,劉伯承也笑了起來,“永銀啊,多少年沒見,你也成將軍了?!?/strong>
在南京的日子,確實比濟南安穩了許多,養了大半年之后,他的身體就有了明顯好轉,于是就又回了北京。
再見到楊得志,已經是好幾年以后了。一見劉伯承,楊得志就趕緊上前:“老首長,您的身體咋樣?”“好著呢,”劉伯承拍了拍他的胳膊,“多虧了你當年那‘逼’我一下,不然在濟南,指不定得受多少罪?!睏畹弥緞t嘿嘿一笑,只說:“應該的?!?/strong>
他們的革命情誼,不用掛在嘴上,就藏在那一句簡單的“你得走”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