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在白宮接待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向透露,希望適時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給他們一個重建的機會,“因為我想看到他們以和平的方式重建,而不是到處喊‘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特朗普還提到,美方已安排與伊朗舉行談判,認為伊朗“遭受了重創”,也想要談判。那么,如何看待特朗普這一表態?難道美國突然發了善心?
內塔尼亞胡(右一)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
其一,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證實,美伊會談大約會在下周舉行。因此,特朗普這番表態,很可能是在為下周可能的直接談判造勢。
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雖然特朗普下令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但后續并沒有更多行動,這表明特朗普依然傾向于談判解決伊核問題,空襲只是施壓手段。
但特朗普低估了伊朗,不僅沒把伊朗逼上談判桌,反而堅定了伊朗推進濃縮鈾的決心,原本的談判也被迫終止。見此情形,特朗普這才又換了一套更委婉的說辭。
其二,美方調整了對伊策略。之前特朗普的要求是讓伊朗徹底“棄核”,所以才下令美軍發動空襲,務必一擊即中。事后白宮信誓旦旦地表示,空襲嚴重削弱伊朗核能力,核計劃倒退一兩年。
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伊朗方面反反復復,哈梅內伊說核能力依然完好,伊朗政府卻說遭到嚴重破壞,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此外,歐洲官員也透露,情報評估顯示,伊朗的濃縮鈾已提前轉移,美軍空襲并未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澄清“伊朗沒有暗殺特朗普”
沒過多久特朗普就表示,愿意解除對伊部分制裁,以及60億美元的海外資產,并出資300億美元,幫助伊朗重建民用核設施項目,但前提是伊朗必須完全放棄自行制造濃縮鈾。
可以看到,特朗普的策略明顯發生了變化,從“大棒”逐漸轉為“胡蘿卜”,通過經濟誘惑讓伊朗棄核,延續“以打促談”的策略。
其三,從特朗普個人角度來講,也不愿意把事做絕。此前美國多次截獲情報顯示,伊朗試圖暗殺特朗普。雖然伊朗方面再三澄清,這是以色列放出的假消息,但若說伊朗一點不恨特朗普,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撕毀伊核協議,被伊朗視為“史上最無恥背叛”,外長扎里夫稱之為“外交恐怖主義”;緊接著重啟極限制裁,伊朗石油出口、GDP暴跌,說得再直白一點,伊朗民眾的苦難有一多半都是特朗普的背信棄義造成的;之后是震驚全球的蘇萊曼尼之死,這位被哈梅內伊稱為“活著的烈士”,在特朗普的授意下被定點清除。
2024年11月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上,防彈玻璃倒映出他的身影
如此劣行必遭反噬,以特朗普現在的身份,安保級別自然是全球頂級水平,短期內不太可能被接近。可卸任之后呢?特朗普一上臺就取消了對前任總統的保護令,他自己下臺之后很有可能也無法幸免。到那時,若真有人動手,成功率大概會高很多。
特朗普就算不為3年后計劃,也要為家族成員考慮。中國古話說,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就是這個理。
可問題是伊朗還會相信特朗普嗎?當年毀約歷歷在目,解除制裁全由美方說了算,重建也不愿出資,還要阿拉伯國家出錢,這顯然就是“空手套白狼”。
同一天,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不反對國際核查與談判,但強調需“重建信任”,這話直指美以空襲破壞談判基礎,要求美國確保談判期間以色列不再發動襲擊。這既是回應特朗普的試探,也將球踢回美國一方。
雖然伊朗國內通脹率高企,民眾月收入不足200美元,若制裁解除可極大緩解民生危機。但在鈾濃縮問題上,伊朗不準備讓步,只承諾不發展核武器。
伊朗防長現身青島接受采訪
與此同時,伊朗還積極對外合作,來對沖美國壓力。前段時間,防長赴青島參加上合組織會議,期間提出希望中方繼續主持公道,為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發揮更大作用。這說明,伊朗并不想打,但面對強勢的美國也無計可施,盼中方從中斡旋。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解禁”并非大發善心,而是一種談判策略,更是為日后留有余地。而伊朗則固守濃縮鈾,妄圖以此為牌換得美方“開恩”。目前來看,雙方博弈的核心仍是“誰先眨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