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王者歸來",怎么半年就變成了"麻煩排隊登場"?
79歲的特朗普恐怕自己也沒想到,本該意氣風發掌控一切的時候,卻同時撞上了六個大麻煩:身體亮紅燈、民心在流失、州長們造反、盟友翻白眼、后院著了火、錢袋子見了底。
從絕對權力到四面楚歌,這么快就"變臉"?這場權力過山車背后,到底藏著什么秘密?
特朗普身體亮紅燈
79歲的特朗普病了,而且還不輕,7月17日,白宮正式確認:特朗普確診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說得好聽叫"老年常見病",說得難聽點,就是血管開始"罷工"了。
更要命的是,這不是第一次被抓到"身體亮紅燈",手背淤青得像地圖一樣明顯。登機時差點在舷梯上摔個跟頭,那畫面傳遍了網絡。
信息源:特朗普健康風波 新浪財經 2025-07-18
白宮的解釋更是讓人哭笑不得:說是"頻繁握手"導致的瘀青,這借口連三歲小孩都不會信。
有意思的是,這位老爺子曾經沒少諷刺拜登"年老體衰","瞌睡喬"的稱呼更是張口就來,現在好了,79歲的他也開始體驗"歲月不饒人"的滋味了。
說實話,看到這些照片,很多人心里都咯噔一下。健康問題對普通人來說是私事,對總統來說就是國事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接班人問題,但從美國內部來看比較懸,副總統萬斯這個人,太沒存在感了,缺乏從政經驗不說,外交成績更是一片空白,連共和黨內部都對他沒信心。
而特朗普的用人邏輯很簡單:忠誠勝過能力,聽話比會干重要。問題是,一旦老爺子真的倒下,萬斯能接住這個燙手山芋嗎?
從觀察來看,這種可能性實在不大。民主黨肯定會趁機發難,到時候白宮的麻煩就更大了。
支持率跌成這樣,連鐵粉都開始"路轉黑"了
第二個噩耗是,特朗普支持率狂跌,25%的支持率,這可是把票倉都快掏空了。華盛頓郵報的最新民調顯示,約有5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特朗普對他們造成了更大傷害。
信息源:特朗普最新支持率公布,美近半民眾稱特朗普政策傷害了他們 07-16
認為他"對國家有積極作用"的,只剩下可憐的25%。這數字背后,是一場真正的民心"大逃亡",最讓人意外的是,連那些鐵銹帶的藍領兄弟都開始動搖了。
這些人可是特朗普的鐵桿粉絲,2016年和2020年都堅定支持他,現在為啥要"叛變"?原因很簡單:飯碗被砸了。
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聽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刀子都落在了普通人身上:醫療補助被削減,1180萬美國人面臨失保風險。
減稅確實有,但最大受益者是大企業和有錢人,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不是"大而美",是"大而坑"。
信息源:全美多滴再爆發游行集會,抗議特朗普有爭議的政策 澎湃新聞
更要命的是那場關稅大戰,白宮口口聲聲說這是"保護美國制造",現實卻是物價飛漲、企業叫苦。
也就是說,受傷最重的不是華爾街大佬,而是底層工人,鐵銹帶的中小工廠訂單銳減,不少企業直接關門大吉,有工廠老板接受采訪時直言不諱:"我們根本沒要求他打這場仗"。
都知道特朗普上臺,就是抱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名頭來的,如今結果是,連看病都成了奢侈品。
當選民的飯碗被打碎,口號就變得毫無意義,從"特朗普讓我們重新站起來",到"他把我們推回深坑",民意就是這樣變的。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你不是說拜登太老干不動?現在你也快80了啊!"這話雖然刺耳,但確實戳中了要害。
20個州集體"造反",這是要上演現代版"州權大戰"?
如果說民意流失還能慢慢挽救,那州政府的"集體造反"就真的麻煩大了,第三個噩耗,特朗普被20個州聯合起訴,這場面在美國歷史上都不多見。
信息源:美國20個州起訴特朗普政府 中國新聞網 2025-07-17
起因是特朗普政府終止了一項數十億美元的防災減災計劃,各州州長的反應相當激烈,用"非法行為"來形容聯邦政府的決定。
最典型的就是加州高鐵項目的爭議,這個項目搞了17年,砸進去將近70億美元,確實是個"爛尾工程"。
信息源:特朗普宣布終止為加州高鐵撥款 央廣網
但特朗普一怒之下,直接砍掉40億美元的聯邦資助,加州州長紐森的反應可以用"暴跳如雷"來形容,他在記者會上怒吼:"特朗普想把未來拱手交給中國!"這話聽起來有點夸張,但確實反映了州政府的憤怒情緒。
紐森和特朗普,一個在加州怒吼,一個在白宮冷笑,這場景頗有戲劇性,說白了,這就是現代版的"州權大戰"。
聯邦政府說:你們效率低下,浪費納稅人的錢,州政府反擊:你們這是政治報復,違法亂紀,雙方各執一詞,誰也不讓誰。
從歷史經驗看,這種州與聯邦的對抗很少有好結果,大部分時候,民主黨州起訴特朗普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這次不太一樣,州政府們是真的急眼了。
看起來,聯邦制度的這根弦,真的快要繃斷了,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就像兩頭倔牛,誰也不肯先退一步,如果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翻盤,等待特朗普的可能就是接連不斷的彈劾,到那時候,現在的爭吵就是小菜一碟了。
多條戰線同時開火,特朗普的"彈藥庫"還能撐多久?
第四個噩耗是,國內已經一地雞毛,國際戰場上特朗普也是四面楚歌,東線烏克蘭要軍援,南線中東在交火,后院還有人放火。
最要命的是,美國的導彈庫存告急了,就像自身銀行賬戶快見底了,卻還要到處借錢給別人。
中東那邊的情況更是讓人頭疼,7月18日,哈馬斯突然表態,愿意一次性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換取加沙永久停火。
但是以色列卻不愿意,內塔尼亞胡鐵了心要"消滅哈馬斯",誰的話都不聽,而特朗普在中間左右為難,支持以色列吧,國際輿論壓力山大,施壓以色列吧,盟友關系又要出問題。
搞笑的是,之前中東戰火中的伊朗,也來湊熱鬧,革命衛隊司令放話說: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恢復對以色列的作戰。
這話聽起來像是在試探美國的底線,美國導彈庫存緊張的消息,伊朗人肯定也知道,這個時候挑釁,明顯是想趁火打劫。
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對華政策的"大轉彎",前兩年還在打貿易戰,現在突然軟化態度。
財長貝森特公開表示,期待與中方會面,白宮甚至考慮延長中美關稅休戰期限,有消息說,特朗普正考慮以"私人身份"訪華,這種轉變被保守派解讀為"政策投降"。
曾經支持他的共和黨鷹派議員公開表達不滿,質疑他在貿易政策上"朝令夕改"。
從目前的情況看,特朗普這種"多線作戰"的玩法有點玩不轉了,資源有限,承諾無限,這個賬怎么算都不對,那么問題來了:究竟是繼續硬撐,還是主動收縮?
結語
權力這東西就像潮水,漲得快,退得也快,再強勢的人,也拗不過時間和現實的雙重夾擊,美國政治正在經歷一場"壓力測試",制度的韌性和個人的局限性,都在這場危機中暴露無遺,如今內憂外患的特朗普,究竟是身體先垮,還是政治先敗?大家對此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