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氣真是越來越邪乎了,感覺每年夏天都在刷新“最熱”紀錄。前兩天刷新聞,看到中疾控的專家們整了個新玩意兒——高溫健康風險分級預警,分了藍、黃、橙、紅四個檔,還配套了挺詳細的健康提示。說白了,就是告訴你天熱到什么程度、對哪些人特別危險(比如咱們這些帶娃出游的、家里有老人的、還有頂著大太陽干活兒的),然后教你該咋防。
我覺得這事兒辦得挺接地氣的。你想啊,以前天氣預報說高溫預警,咱也就知道個“熱”,但具體有多危險、該重點注意啥,心里其實沒譜?,F在好了,分個等級,配個“說明書”,像“紅色預警”就明確說極高風險,老人小孩最好別出門,這多直觀!這不就是提前把“防護手冊”塞你手里了嘛,比事后補救強太多了。說到底,健康這事,預防才是真省心。
不過光有預警還不夠,關鍵得讓人看得懂、愿意照著做。我看那些提示寫得挺明白,比如“隨身帶水帶藥”、“避開中午最曬的時候”、“注意身邊人有沒有不舒服”,都是大白話,沒啥專業術語,連我爸媽那輩兒都能理解。這就對了!公共健康信息就得這樣,別整得高高在上,讓大家覺得跟自個兒沒關系。提升大家的健康意識,不就是從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提醒開始的嗎?
當然啦,這事兒想真正落地生根,光靠疾控中心喊話可不行。氣象局得把預報報準吧?景區、單位看到預警,是不是該調整下開放時間或者給戶外工作的伙計們多安排點陰涼地兒休息?咱們自己出門前也得養成習慣看一眼預警級別,別逞能。上周帶娃去動物園,就差點中招,多虧出門前瞄了眼是“橙色”,趕緊把行程挪到了早上,水壺、小風扇備得足足的。你看,這預警就像個“發令槍”,響了之后,各方都得動起來,互相配合著,才能真正把高溫這個“隱形殺手”擋在門外。
盛世視點
總之,中疾控搞這個分級預警,我覺得是個挺實在的進步。大熱天的,誰不想平平安安享受個假期、順順利利干完活兒?有了這套更精細、更實用的指南,咱們老百姓心里更有底了。希望這“及時雨”能真下到每個人心里,大家伙兒都重視起來,該躲就躲,該防就防,一起把這個酷夏熬過去。畢竟,健康平安才是享受生活的本錢?。。ㄅ秾α?,專家還提醒防曬霜要勤補涂,這點大家要牢記?。?/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