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青少年氣象知識掌握能力,拓寬科學視野,激發他們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近日,麗江市民政局、云嶺社工、麗江市兒童福利院與大理市氣象局聯合開展“探秘萬千風云 暖心與你童行”暑期研學活動,麗江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云嶺社工、兒童福利院共58名師生到大理市氣象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開啟了一場沉浸式氣象科普探索之旅。
參觀氣象觀測場,了解揭秘天空的“密鑰”
“原來天氣預報的數據是這樣采集的!”在基地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步入開闊整潔的觀測場,見到了各類精密儀器:百葉箱記錄溫濕度,翻斗式雨量計精準測算降雨量,風速風向傳感器實時捕捉風的軌跡。大家觸摸儀器,體驗雨量觀測原理,了解降雨量、氣溫、蒸發等指標的測量原理和方法,同學們爭相記錄數據、辨識儀器,興奮地交流著自己的發現。
學習天氣預報制作,感知從數據到熒幕的“千里眼”
走進氣象業務一體化平臺,電子屏上顯示播放著實時衛星云圖和雷達回波,講解員向同學們揭秘預報員們是怎樣結合超級計算機的“初診報告”、實況觀測的“體檢數據”以及預報員們的“頭腦風暴”分析得出對外發布的天氣預報結果。同時,給同學們展示了氣象員如何利用人工影響天氣3D作業系統精準、科學、高效地地指揮開展人工増雨(防雹)作業。
觀摩人工增雨模擬操作,探尋耕云播雨的“科技魔法”
在流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車前,專業技術人員給同學們講解了人工增雨(防雹)的原理和在農業生產、遏制災害性天氣發展、緩解氣象干旱、降低森林高火險等級、蒼山森林保水保濕、增加洱海庫塘蓄水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現場模擬了人工增雨作業流程?;鸺l射裝置和作業模擬炮彈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熱情和熱烈討論,大家紛紛感慨道:“原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里有這么多硬科技在支撐!”
觀看科教專題片,共上守護生命安全“必修課”
走進科普展室,同學們觀看了氣象預警科普專題片并了解了大理市氣象局發展歷程,展室里的立體科普教具、自動便攜氣象站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講解員給大家詳細講解了自動便攜氣象站如何在地震、火災等災害發生時進行應急保障服務,借助立體科普教具給大家科普了“風花雪月”背后的氣象奧秘。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初步了解了天氣預報中的預警信號以及相應的防御應對方法。
暖暖愛心,與你“童”行
活動最后,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向福利院的孩子們獻上準備好的“愛心”驚喜,不僅有甜蜜手工點心還有氣象科普知識手冊。這次研學活動通過精彩紛呈的內容形式,將氣象科學知識與愛心的種子播撒傳遞給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不僅讓他們收獲了知識,拓寬了視野,同時也感受到了氣象工作者們的濃濃愛心。
來源:大理市氣象局
編輯:陳絲華
值周:胡亞玲 楊丹妮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六條??洱海保護管理范圍是以洱海水體為主的整個洱海流域,包括大理市所轄的滿江、下關、太和、大理、銀橋、灣橋、喜洲、上關、雙廊、挖色、海東、鳳儀12個鎮(街道辦事處)和洱源縣所轄的鄧川、右所、牛街、三營、茈碧湖、鳳羽6個鄉(鎮)約2565平方公里的區域。
洱海最高運行水位以內的區域為洱海湖區。洱海湖區界線水平向外延伸15米以內的區域為洱海湖濱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