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正在從事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事兒。
脆敗韓國三球以后,國足0-2輸日本,應該說,這很正常。但是對于一支球隊來說,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就真的是沒意思,更沒有意義了。
筆者都不知道,為什么非得讓國足去出場,去出丑。而且足協主席也是親自前往督戰。更帶了以百計數的行李箱。莫非是去長住了?是搬家了?
真的不知道,還有哪兒會收留這支隊伍?還會待見他們?
東亞杯第2輪,中國男足對陣日本。大家或許都沒有想到勝利,在我看來少輸即贏,如果能夠進一球那就是進步,至于打平那就是天大的勝利。
因為國足對陣日本隊已經是16場不勝,上次獲勝還要追溯到1998年。近16場國足面對日本6平10負,進12球丟32球。近7場面對日本,國足僅取得1平6負!
在這樣的情況下,居于弱勢地位,為何不擺出鐵桶陣。要知道11個人往半場一站,也是密不透風的。
但是國足真的是讓人無語。對比首戰中國香港,森保一將首發11人全部進行了輪換,本場比賽,包括原大智在內的5名球員作為首發球員首次亮相,加上此前對陣中國香港隊的比賽,從未代表成年國家隊出場的15名球員全部出場。
可見森保一是勢在必得,也是胸有成竹。但是國足還是輸了。
有一句話說是,大力出奇跡。意即如果技術不行,就靠體力和蠻力上。但是國足好像在體力和蠻力上也是短板。
不說別的了,后衛冒頂,整個球隊沒人敢拿球,落后時還在后場頻繁倒腳,等等,不斷的出洋相,感覺真的是與日本隊有著巨大的差距。
不知道他們平常怎么練的?或者說,平常練了沒有?
想起了一副對聯。慈禧挪用海軍經費為自己過六十大壽,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幅對聯。上聯是:“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下聯是“三軍敗績割地求和”。
慈禧在頤和園里舉辦七十大壽,當時滿朝文物都為慈禧賀壽。當時就有人討好慈禧說:“一人有慶,萬壽無疆”的下聯。
章太炎就看不下去,于是便將這幅對聯改成“一人慶有:萬壽疆無”,其實完整地對聯是:“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奈一人歌慶有”,下聯是:“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折壽蹙,每逢萬壽祝疆無。”后來慈禧去世的時候也有人寫挽聯,但是還是諷刺慈溪的。上聯是“垂簾廿余年,年年割地”,下聯是:“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
借用這個故事,國足這么干的話,底褲會掉的。一句話,沒必要存在了。也就是說,推倒重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