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海藻養殖場在荷蘭北海的一個風力發電場開業近一年后,終于收獲了首批海藻。北海養殖場(North Sea Farmers)總經理布勞瓦斯(Eef Brouwers)對產量非常滿意:“我看到的海藻比我們預期的要多得多。”
在首次海上試驗種植中,用于種植海藻的漁網預先注入了現有海藻的孢子。就像幼苗一樣,這些孢子會成熟成苗。
這對布勞瓦斯來說是一個緊張的時刻。海藻養殖場能否在北海度過冬天?漁網是否固定?海藻生長得好嗎?Brouwers自豪地說:“所有這些不確定性讓我夜不能寐,但情況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
許多人對海藻的了解源于壽司用的海苔片,但海藻還有其他用途。從海里打撈上來的仍然黏糊糊的棕綠色海藻絲被冷凍后,運往法國的一家海藻工廠。在那里,海藻被加工成用于襪子、包裝材料和化妝品的原料。
北海的荷蘭部分面積近6萬平方公里,約為荷蘭國土面積的1.5倍。包含該海藻養殖場的風力發電場面積約為350平方公里。因此,北海擁有充足的海藻養殖空間。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生態學家亨利斯·揚森(Henrice Jansen)說:“但不可能把整個北海都種滿海藻。”
揚森說:“大規模生產會遇到影響海洋食物鏈的限制。”
她進一步解釋說,“與使用天然或人工肥料的農業不同,海藻生產無需添加任何營養物質。海藻利用環境中的營養物質,但是,例如微藻也生活在同一環境中,它們是貝類的食物來源。因此,添加海藻會與這些營養物質的生存產生競爭。”
她的同事、研究員勞塔(Reinier Nauta)表示,北海的自然條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北海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海域,波濤洶涌,水流湍急,而且還有風暴季節,海藻需要在風暴季節生長。”
盡管存在這些限制,兩位研究人員仍然相信海藻養殖存在機會。不過,他們認為,這是否具有經濟可行性仍值得懷疑。
為了控制養殖,另一位企業家魯斯蒂庫斯(Sven Rusticus)在陸地上種植海藻。他的公司Seaweedland生產適合人類食用的海藻。由于是在陸地上進行,產品更安全、更清潔。而在海上種植,必須處理可能附著在海藻上的貝類。如果出售這種海藻,包裝上必須印有對貝類過敏人士的警告。魯斯蒂庫斯可以每周收獲其陸生海藻。
北海的養殖戶目前每年可以收獲一次。來自北海的海藻仍需加工。他們的目標是收獲 1000 公斤,現在他們已經實現了。
布勞瓦斯的愿景很宏大:到 2050 年,他希望每年從整個北海,不僅僅是荷蘭部分,能夠收獲 1000 萬噸海藻。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