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石榴花開結碩果 “蘇”寫援疆新篇章
從水韻江蘇到天山腳下,1997年起,江蘇相繼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克州,是全國唯一設有兩個援疆前方指揮部的省份。數十年間,從產業幫扶到民生相助,從文化共融到民心相通,蘇新攜手繪就了山海新篇,為當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江蘇新時空》推出系列報道《石榴花開結碩果 援疆“蘇”寫新篇章》,多路記者前往新疆伊犁、克州兩地采訪,記錄發展新貌,感受“山”與“海”的雙向奔赴。
【傳統牧歌有了現代“音符” 冰川羔羊“跳”上內地餐桌】
荔枝新聞中心記者范潔萍說:“對于生活在新疆克州的柯爾克孜族來說,柯爾克孜羊是他們重要的畜牧產品。為了幫助老鄉們更好地管理羊群,同時保證羊肉的品質,江蘇援疆幫他們修建了這樣一處集約化的農場。”
占地面積10967平方米,可同時滿足600只羊的集中飼養,農場還設有多個功能分區。過去傳統的粗放模式下,小羊羔的出生率很低。自從有了江蘇援建的幫扶農場,推行統一品種、集中配種和科學飼養,不僅產崽數量多了,每只羊羔的出欄均重提升了30%以上。羊肉的品質也更好,每公斤可以賣到60元。
新疆克州哈拉奇鄉阿合奇村村委會干部庫瓦尼斯別克說:“今年7月20日開始人工授精,之前是農民的綿羊,有些時候兩個三個產羔,每茬賺600元到800元。人工授精以后,現在的水平每茬可以賺兩千多元到三千元。”
在援疆力量的支持下,阿合奇“冰川羔羊”品牌應運而生。嚴格的采購標準、規模化銷售、物流運輸全鏈路幫扶,推動柯爾克孜羊的銷售半徑不斷擴大。2024年,阿合奇“冰川羔羊”在江蘇無錫創下營收1350萬元的紀錄,同時還有大量肉品銷往山東、貴州、四川。
新疆春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德麟說:“主要就是品質,去年我們差不多采購30萬噸向全國銷售。”
【引企業強技術 戈壁沙棘變身致富金果】
在阿合奇縣的一家工廠里,當地特色農產品沙棘正在被加工成沙棘原漿,從流水線上打包出貨。早些年,耐寒、耐旱、耐鹽堿的沙棘,是這片戈壁灘上防風固沙的重要植被,后經品種改良成為了特色農產品被推廣種植。2019年,江蘇援疆引進沙棘產業項目,很快這里便發展成阿合奇縣第一家規模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在江蘇援疆支持下,現在企業擁有了自己的技術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學等高校合作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年銷售額可達3000萬元。
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同華說:“依托咱們沙棘果進行深度開發,現在有20多款產品。正式員工是87人,生產廠區有50多個人,85%是咱們當地的少數民族柯爾克孜族。”
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巴合提古麗說:“月薪4000元。我們有家庭的、有孩子的,收入可以。”
【口岸園區規模化發展 “江蘇速度”助力產品遠銷中亞】
在新疆克州阿圖什市,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的江蘇產業園里,67棟標準化廠房整齊排列,車間內機器轟鳴。由江蘇援疆工作組引入的30多家企業正在這里蓬勃發展。
范潔萍說:“這里有著‘一路連歐亞,五口通八國’的區位優勢,大批的企業在這里因地制宜謀發展。比如我現在來到的一家電梯企業,僅今年上半年的產值就超過了440萬元。”
新疆埃爾法電梯有限公司法人李長春說:“援疆工作組會不定期把內地的一些企業對接來我們這里互相交流。”
在一家電動車企業的生產線上,一輛輛嶄新的電動自行車剛組裝完畢。項目自去年7月投產運營以來,已經累計銷售了8000多輛電動車,不少出口到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新疆蘇匠車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曉說:“市場份額還是比較樂觀的。優化很多流程,同行都驚訝這是什么速度。是江蘇速度!”
來源: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