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渡渭水——三軍會師六盤山
紅二方面軍的轉移行動,由于缺乏必要的掩護, 是在敵人幾乎完成包圍部署的情況下進行的。用八個 字可以概括:“行動倉促,戰局被動”。
成縣失陷后,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命令善打硬 仗的盧冬生率紅四師阻止胡宗南部,掩護主力北上。 疲憊的紅四師也沒能抵擋住胡宗南部的虎狼之 眾,數不清的紅軍戰士犧牲在這里。
為了迅速搶渡渭 水,擺脫正面敵人壓迫。紅二方面軍主力不得不提前 出發,紅六軍團、紅二軍團遭到了王鈞部、毛炳文部 的側擊,紅二軍團的二十七團遠在康縣收攏不及,被 敵人優勢兵力包圍,竟被孫震川軍切在康縣后面,可 嘆一團人馬,長征以來,千難萬險都闖了過來,在即 將與中央紅軍會師之際,卻慘遭敵軍毒手全軍覆沒。
賀龍在回憶錄中寫道:一、四方面軍會合時,我 們二方面軍卻還有十幾天的路程,正在甘南挨打呢。 蔣介石坐鎮指揮,胡宗南、川軍、寧夏五馬,就差東 北軍,一起圍攻我們,天天打,天天走。這是長征以來紅二方面軍損失最大的一次,幾乎是整團、整營、 整連的損失。 一直到三軍會師六盤山,還不算長征的 結束,最后一仗是山城堡 ……
10月10日,賀龍等人率紅二方面軍冒著敵人的 槍林彈雨,繼續向渭水行進,由于行軍速度太急,干 部戰士且體力不支,竟有數千人掉隊。準備搶渡渭水, 又由于連降暴雨、山洪突發,不少人被洪水卷走。
當 時,地上敵人分數路圍追,天上敵機不時轟炸,賀龍 的戰馬及數名警衛戰士均被炸死,部隊是在十分險惡 的處境下渡過了渭水,犧牲不少指戰員。
渡過渭水后, 部隊仍然不斷遭受敵人地面部隊堵截和飛機的襲擾。 賀龍沉著冷靜,指揮部隊繼續向會師目標前進。
驕橫之敵給賀龍送來恐嚇信,揚言如果再不繳械 投降,幾小時后,將全殲紅二方面軍于六盤山下。賀 龍把信撕掉,要盧冬生狠狠打擊尾追之敵。盧冬生將 實力最強的十二團放在六盤山南路阻敵,與敵人血戰 兩晝夜,打退敵人騎兵、步兵輪番進攻,直至主力從 六盤山下安全通過,才趁夜撤出陣地。
紅二方面軍經過半個月奮勇作戰,終于通過了西 蘭大道。繼一、四方面軍10月8日于會寧會師之后, 于1936年10月22日與紅一方面軍一師在靜寧縣將臺 堡勝利會師。雙方將士相見緊緊擁抱,激動的一刻真 是無法形容。
長征以來,我們沿途建立了幾個根據地,都是腳 板沒站熱乎,就因為強敵追剿,又要開拔了。戰士們 知道賀龍經常打的比方:“野雞有個山頭,白鶴有個灘 頭,紅軍沒有根據地怎么行呢?”
如今,我們終于有了 自己的根據地,怎能不激動萬分……尤其我們千辛萬 苦走過草地,等到的卻是以逸待勞準備剿殺紅軍的國 民黨敵軍。他們以為這樣,就能對紅軍斬盡殺絕了。 但是紅軍是斬不盡殺不絕的。
賀龍元帥后來回憶這段歷史時說:“四方面軍一撤 走,敵人便圍攏過來了。急行軍,掉了九千人①,戰 斗又犧牲許許多多人。剛出草地,部隊體力都未恢復, 早走兩天可以少受損失,可以沖出去……張國燾整了我們一手,損失相當大,幾乎全軍覆滅…… ·這是我一 生遇到的最危險的一次。”
①掉隊戰士,有不少人在三軍會師后,又陸續趕回部隊。
我們黨的事業,不僅面臨敵人的阻撓,黨內出現 的錯誤,同樣會危害革命事業的肌體。這種教訓是要 永遠吸取的。
陜北10月,正是收獲季節。六盤山下古老的會寧 城沸騰起來了。軍號陣陣,紅旗招展;戰歌嘹亮,歡 聲雷動。這里正在舉行盛大的會師聯歡會:慶祝偉大 的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慶祝偉大的萬里長征 勝利結束!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毛主席的這首詞,表達出所有紅軍戰士的心愿。 活著的人,沒有辜負歷史的重托和千千萬萬犧牲烈士 的遺愿。他們繼續在抗日戰場、解放戰場拼搏,血染 沙場,終于打下了江山,迎來了1949年的全國解放。
山城堡大捷踏上新的革命里程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蔣介石仍然堅持其反共立 場,調集十多個師向紅軍進攻。中央軍委決定采取逐 次轉移、誘敵深入的方針,在山城堡一帶集中優勢兵 力給胡宗南第一軍以殲滅性打擊。
11月18日,三個 方面軍的領導人,聯名頒發了《決戰動員令》,紅軍已 經形成一個拳頭,力量更足了。
為了參與山城堡戰斗,三軍會師后,我紅二方面 軍進行了緊急大整編。因為強渡渭水部隊減員很大, 這次大整編,團撤銷了營的編制,直接指揮六個連; 緊縮機關人員,充實到各連隊。
我紅十五團走出草地后, 一直隨羅炳輝紅三十二 軍行動,因此,被整編到了三十二軍。
三十二軍在大 整編中,撤銷九十四師和九十六師編制,軍部直接指 揮三個團(二八0團、二八二團、二八六團);團不設營,直接指揮五六個連不等。
三十二軍整編后,軍長羅炳輝,軍政委袁任遠, 參謀長郭鵬,政治部主任曹家慶。我被任命為二八六團團政委,團長是彭尚昆。
紅軍決定對不愿打內戰的東北軍積極進行統一戰 線工作,集中主力打擊蔣介石嫡系胡宗南部第一軍。 1936年10月底,紅軍各部由打拉池、海源地區,逐 次東移,至11月15日,分別進至萌城、甜水堡、豫 旺堡以東地區。
此時,敵第三十七軍正準備西渡黃河“追剿”紅 軍河西部隊;東北軍第六十七軍和騎兵軍經紅軍勸 阻,前進緩慢;敵第三軍進占同心城后,也停止了前 進;唯有驕縱的胡宗南第一軍仗著武器裝備精良,根 本沒把紅軍放在眼里,孤軍深入,進至豫旺地區。
據 此,中央軍委命令紅軍主力向山城堡迅速靠近,尋機 殲敵。在中央軍委指示下,全蘇區軍民動員起來,實 行堅壁清野。胡宗南部找不到糧食,鬧起糧荒,屢電 蔣介石告急。蔣介石令其迅速占領定邊、鹽池,解決 給養。
11月17日,胡宗南第一軍分三路向定邊、鹽池 前進。
當日上午,紅軍第四、第三十一軍在萌城、甜 水堡以西地區,擊潰敵軍中路第一師第二旅,還擊落 敵機一架;
19日,紅軍前敵總指揮彭德懷集中優勢兵 力,殲滅向山城堡孤軍冒進的國民黨軍第七十八師;
21日下午,紅十五軍團和紅一軍團第二師,向山城堡 西北之哨馬營攻擊,斷其退路。
紅 一 軍團主力由南向北,第三十一軍由北向南,第四軍由東南 而西北,向山城堡進逼。
賀龍指揮紅二方面軍,配合 紅一方面軍幾部,于環縣以北的山城堡,戰至22日午 前,全殲胡宗南部一個多旅。同時,紅二十八軍擊潰 胡宗南派向鹽池方向進攻的第一師第一旅,敵人余部 倉皇西撤。
這次戰斗中,我二八六團為預備隊,任務為追擊 逃跑敵人。在追擊敵人的戰斗中,我和團長率團,也 打了大勝仗,繳獲各種武器一大批,俘虜敵人四五百。 同時,解救了數百名被敵人俘虜的我方負傷人員。
山城堡戰役打的是蔣介石主力部隊,真過癮!
這 是紅軍長征打的最后一仗,充分體現出紅軍會師后所 形成的力量。此次戰役勝利,扭轉了紅軍被動局面。 促使張學良、楊虎城與蔣介石的矛盾尖銳化和深刻化, 進一步分化了敵人營壘。
自1935年11月從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出發,至 1936年10月到達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結束。
我們縱橫 湘、黔、滇、康、川、甘、寧、陜八個??;歷時三百 六十日;行程兩萬五千余里。
紅二方面軍長征的勝利, 與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肖克、王震等同志的正確 指揮分不開。毛主席對于我們的勝利,給予很高評價。 高度贊揚了賀龍、任弼時等人為中國革命保存了偉大 力量,為迎接民族解放斗爭高潮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6年12月12日,以張學良為首的國民黨東北 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國民黨第十七路軍,在西安扣留 了前來部署“剿共”的蔣介石,發動著名的“西安事變”。遵照黨中央命令,賀龍和任弼時、關向應等率部 迅速從環縣出發,進到徑陽地區,協助東北軍、西北 軍,準備反擊何應欽的“討伐叛逆”之軍事行動。
當然,蔣介石最終走上全面抗戰之路,首先是由 于日本的步步進逼所致;同時又受到國共關系及國際 形勢的變化、及抵御外侮能力的漸漸加強,和日益高 漲的抗日熱潮等諸多因素;而其個人思想和認識,也 和歷史大趨勢達成了契合。
從起初難尋底線的退卻, 逐漸以保全華北為最后抵抗線,到最終奮起抗戰;從 “攘外必先安內”,到“安內攘外”,再到1936年底 “西安事變”后的“團結御侮”,蔣介石走過了在他看 來,“是符合歷史邏輯不得不走的漫長道路”。中國近 代歷史也由此翻過了極為沉重而痛苦的一頁。
不過當時,對于“聯蔣抗日”的思想轉變,我還 是有一個過程的。至此,我們紅二方面軍從踏上甘肅 大地開始,整整戰斗了七十余天?!拔靼彩伦儭焙推浇?決后,我們終于進入了抗日戰爭新的戰斗里程。在延 安、在陜北各地,我又度過了幾載難忘的戰斗歲月。
真叫人想不開!
“西安事變”前后,我在羅炳輝率領的紅三十二軍 二八六團任政委。當時,國共兩黨處于一個特殊時期, 我黨要“聯蔣抗日”,對于愛國的國民黨人士,更是采 取統一 戰線團結方針,這在國難當頭時期,取得了很 好的效果。
在這種政治氛圍下,一下子要把“敵人”當作朋 友對待,對于紅軍指戰員們來說,是要有一個思想轉 變過程的。后來,紅軍又被整編為國民黨的第八路軍, 更是要我們紅軍戰士們,尤其是黨員干部們,要從思 想上有個大轉彎。
我要說的是,很多人開始會遇到一些想不開的事 兒。我本人也一樣,比如說打了勝仗,還要受批評, 真叫人想不開!
那是1936年的冬季,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后, 在陜甘寧邊區,很快建立了蘇維埃區域。此時,最心 急火燎的人就是蔣介石了。幾年來,他費盡心思,動用幾十萬兵力追剿中國工農紅軍,“逼迫”紅軍完成聞 名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如今局勢,對蔣介石來說, 就像到了懸崖邊上,要么,是剿共計劃能大功告成; 要么,是一敗涂地,回天乏術。因為紅軍經過了艱苦 長征,人數已不足3萬,不及國軍幾十分之一。
目前, 紅軍匯聚一處,是一舉剿滅的機會,決不可喪失此機 會;同時,也不能讓紅軍有喘息時間。按照蔣介石常 掛在嘴上的經驗是: 一不留神,紅軍就會馬上壯大起 來。
屢屢失敗讓蔣介石感到,這或許是最后一次機會 了。因此,他由南京來到西安,親自坐鎮督戰,命他 親信胡宗南部堵住黃河各渡口;又命令東北軍、西北 軍和“五馬”軍隊,聯合起來十幾個師向紅軍發動瘋 狂進攻。
我中央軍委面對蔣介石發動的進攻,則采取 逐次轉移、誘敵深入方針,在山城堡一帶集中優勢兵 力給胡宗南第一軍以殲滅性打擊,扭轉了紅軍被動局 面,分化了敵人營壘。
如何分化敵人營壘?當時對于基層的普通紅軍干 部來說,是不太清楚的。我們在思想上,還是停留在 原地,上級讓我們怎樣戰斗,我們本著樸素的階級感 情,抱著對蔣介石“不共戴天”的仇恨,就英勇戰斗 在哪里。
山城堡戰役勝利后,我三十二軍駐扎在陜甘寧三省的交界處,當時,在得知東北軍向紅軍發動進攻消 息后,我二六八團奉軍長羅炳輝之命,警戒平涼方向 的來敵,并阻止他們前進。
就是這場看似平常的戰斗,使我對我黨統一戰線 政策的貫徹,對全國政治局勢的新變化,開始有了一 定的理解。剛剛結束的長征,以及過去發生的和蔣介 石有關的一切戰斗等,似乎都在這場戰斗之后,畫上 了一個“句號”。
記得我執行任務離開營地后的第二天,先后接到 羅炳輝軍長兩份電報。
第一封電報內容說東北軍有兩 個團,向平涼方向前進,要注意偵察敵人動向;
第二 封是我們已經到達了平涼,又追來一封電報。說東北 軍是一個步兵師向我軍進攻,命令我們稍做抵抗后, 撤退到三十里外待令。
我心想,軍首長一定認為敵人 一個師對付我們一個團,雙方力量不均衡,因此要我 們后撤三十里。
于是,我遵照命令,趁夜撤退了三十里。在敵眾 我寡情況下,我注意讓部隊占領了一個高地,修筑工 事、駐扎下來。
第二天上午敵人發起進攻,我們才發 現敵人不是電報上說的一個步兵師,而是一個騎兵旅, 人數不知多于我們多少倍。這時,方清楚軍長要我們 稍作抵抗的用意。
由于我們事先占領了有利地形,只要敵人騎兵一展開進攻,就會暴露在我軍機槍射程之內,所以,敵 人僅僅發起兩次進攻,就不再貿然前進了。
下午的冬日,懶洋洋的。東北軍騎兵旅在附近幾 個村莊駐扎了下來。我們偵察得知,敵人騎兵旅后面, 傍晚時又跟進一個步兵師作后盾。他們吵吵鬧鬧、大 模大樣在我們眼皮底下駐扎,根本沒有把我們放在眼 里。
我心想,是不是敵人看紅軍兵力不多,想在第二 天一 口吞掉我們?
是不是敵人并不單單針對我團, 一 定是針對我紅軍主力部隊的一個有計劃的行動?
我意 識到了局勢嚴峻。敵人兵力這么多,在敵人眼里,我 們不過是偶然突進到他們眼皮底下送死的。
怎么辦?如果等到次日讓敵人吞掉,還不如先下 手為強,賺他幾個;再者,敵人如此輕蔑我們,也有 點欺人太甚。
于是到了晚上,我下令派出三個連,夜 襲了敵人騎兵旅。沒料到,戰斗竟非常順利。敵人一 點沒有準備,在睡夢中被我們俘虜團長以下官兵四百 多人,戰馬四百多匹,還有一批槍支彈藥。
回來后,我們高高興興將夜襲勝利情況向羅軍長 作了報告。不料到了下午,羅炳輝軍長、袁任遠政委 卻來電命令我們,將俘虜的官兵一律釋放,將繳獲的 馬匹、輜重、槍支,除了彈藥以外全部交還他們,并 對他們做好宣傳和教育工作,告訴他們中國人不能自 相殘殺,要聯合起來共同打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東北是東北軍的老家,東北全部被日本侵略軍占領了, 希望他們能夠打回老家去,解放全東北等等。
后來, 我們遵照上級命令,對這些東北軍的俘虜兵進行了宣 傳,其中許多人還痛哭流涕起來。說明我們的宣傳說 到了他們心坎里。
當然,也有個別的俘虜說話不中聽。有一個當官 的操著東北口音說,其實他們也不愿意打紅軍;要是 真打,能輕易讓我們得手,俘虜那么多人馬嗎。言語 之間,看得出他們不愿打內戰,但也透露出對我們的 蔑視,著實讓我不痛快。心想,當了俘虜還這么大的 口氣,絕不能那么便宜就放他們回去。
當時,我雖然 是團政委,還是做政治工作的,但對黨統一戰線政策 的深遠意義,也是似懂非懂,了解得不透徹,因此, 執行起來不堅決,還打了折扣。
按照上級指令,俘虜官兵全部釋放;步槍給了他 們,但輕機槍幾乎全部讓我留下,只甩了幾挺舊的給 他們;四百多匹馬又要物歸原主了,我心有不甘,向 他們團長要了十幾匹好馬,又叫戰士們用劣馬偷偷換 了十幾匹好馬;再是,我還向他們團長要了一些棉大 衣、棉衣和軍毯之類的,解決當務之急。
紅軍長征不 久,天氣寒冷、衣衫襤褸,非常困難。做完這些事情, 我也就適可而止了。我們團的裝備,一般總是好于其 他團。在我這里,“本位”主義也還是有一點兒的。
俘虜兵放回去以后,敵人再也沒有發起進攻。我 感到有些蹊蹺,卻也未多想幾個為什么,只是得意沒 幾天,表揚沒接到,卻接到了軍長、政委的通電批評。
說我們為什么執行命令打折扣?
彈藥留下一些尚可, 但將輕機槍都留下,讓他們回去如何交代?
并批評我 們不認真執行黨中央指示,說我們尚屬首犯,這次原 諒,下不為例;如再違反,軍法從事……
劈頭蓋臉一頓批評,還上綱上線到了黨中央,這 讓我心里很不舒服。從軍事上講,是敵人先進攻我們 的,才發生我們攻擊他們的,來而無往非禮也!
再說 了,我們已經按上級指示后撤三十里,他們還是跟蹤 追擊,不給點厲害看看行嗎?難道紅軍就是這樣怕他 們不成?
至于留下的那點東西,相對退回去的大部分 戰利品,那才哪兒到哪兒呀?真是小題大做!
“西安事變”之后,我慢慢理解了統一戰線的作用 和意義。
隨著我黨“逼蔣抗日”方針的逐步確立,以 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廣泛開展,中共進一步推 動張、楊走上聯共抗日道路,實現紅軍與東北軍、西 北軍“三位一體”聯合抗日局面。這一切,都是為了 對付中華民族的共同敵人——日本帝國主義。連蔣介 石我們都要團結,何況是東北軍的普通官兵呢。這次 沒有按軍部指示執行任務,的確是一個嚴重錯誤,應 當受批評。應當說,羅炳輝軍長的批評,還是給我留了情面 。
不知不覺間,我思想認識上了一個高度。當時, 紅軍許多干部到保安中央紅軍大學去學習,提高政治 思想水平,我原紅五師的譚友林政委也去了那里。我 沒有機會去學習,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政策水平的。 類似的事情,都是這樣由想不通到想得通了。上級總 是比我們看得高、想得遠。從此,我在執行上級指示 時,再也不打折扣了,想不通也堅決執行,事后再慢 慢地去理解。
紅二方面軍到達陜北后,團以上部分領導干部合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