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滿貫男雙半決賽,王楚欽和梁靖崑的出局,直接把剛上任兩個月的王勵勤推到了風口浪尖,場邊的鏡頭一遍遍掃過國乒主席那張幾乎沒有表情的臉,誰都能看出來,這場失利對他來說不只是輸了一場球那么簡單——說白了,新官上任還沒捂熱凳子,主力雙打就掉鏈子,擱誰身上都得犯難,而且人還得裝得若無其事,多少有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意味。
說回比賽本身,楚欽和靖崑這對組合其實不算多新鮮,但他們倆一年里真正聯手打高強度國際賽事的次數,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反觀對手大小庫倫那可是多年老搭檔,配合默契得像雙胞胎,比賽節奏一上來就完全壓制國乒,三局干脆利落直接送走,場面上我們能看出楚欽壓力拉滿,打完自責地扇自己耳光,這種情緒在高水平運動員身上其實很常見,尤其國乒隊內氛圍歷來要求極高,輸了球不光是技術問題,背后那股心理負擔才是更難扛的包袱。
現場鏡頭切到比賽復盤時,領導們把楚欽圍在中間,王勵勤、王皓都在低聲分析,場面一度有點像“領導批評會,但其實據熟悉國乒的都知道,這種場外復盤基本是常態,未必真是賽后興師問罪,更多是第一時間總結問題,防止隊員陷入情緒崩潰,總得有人出來兜底,哪怕只是給個臺階下,可這場面一被網上瘋傳,立刻引發各種對噴,有人指責領導冷漠,有人力挺楚欽太拼了受委屈,這也算是國乒飯圈文化的又一次集體爆發。
其實這兩年國乒男雙一直是所謂“短板,上屆世乒賽結果也并不理想,大家伙嘴上說支持,心里其實都清楚,想復制馬龍/許昕那種超強穩定組合難度極高,王楚欽雖然在男單一直被看作“天花板級,但雙打畢竟不是單打能量疊加,配合和賽場狀態、心理承受力缺一不可,這場比賽楚欽明顯有點背了,外界壓力和自我期待雙重夾擊下,連輸三局確實可惜,但也并不算冷門,關鍵是這場失利之后,輿論場里那種陰陽怪氣的聲音又開始冒頭,一邊倒地黑他“商業活動太多“心思不在球場上,甚至把之前世乒賽球拍損壞的舊事再翻出來各種帶節奏,說白了,這屆網友有的真是比裁判還懂球。
問題來了,贏球的時候全網點贊、輸了就各種找借口,這種反轉在國乒身上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上回東京奧運會樊振東一戰成名之后,風評也是一夜之間兩極分化,飯圈文化在國乒早就不是新鮮事,劉國梁當年也多次公開喊話抵制飯圈極端行為,但現實是,運動員的私生活、商業活動、場上表現已經被徹底綁定,贏球是“民族英雄,輸了就是“背鍋俠,這種輿論環境,對年紀輕輕的主力隊員來說,說輕松那是自欺欺人。
回頭看王楚欽這兩年,壓力肉眼可見地在增大,尤其是上次混雙拍子事件后,網上各種陰謀論直接拉滿,說什么“自己人弄壞球拍“輸了就甩鍋裝備,問題是賽場上球拍損壞本來就有概率,國際大賽流程也都有檢查,裁判也不是吃素的,這種帶節奏的說法聽著都離譜,但架不住有人信啊,等到這次大滿貫再失利,黑粉和陰陽怪軍團又來了,甚至開始拿他和樊振東、馬龍各種對比,這種節奏你說運動員能不心累么。
值得一提的是,女雙這邊莎莎和曼昱的表現倒是一如既往的穩,三局拿下對手像呼吸一樣簡單,背后是她們數年如一日的訓練積累,這種穩定性才是真正的底氣,反觀男雙這邊,組合不固定、磨合時間短早就是老毛病,想短期爆發出奇跡本身就不現實,只能說這回楚欽和靖崑的出局把問題徹底攤開了,誰都知道不是一場比賽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飯圈文化的副作用這回又被無限放大,之前樊振東被機場跟拍、酒店房號被曝光的事還歷歷在目,這次王楚欽輸了球,網上依然有人不依不饒,真有點“贏了是你該的,輸了就等著挨噴的架勢,運動員本身就承載了太多非競技層面的壓力,外界這種“飯圈化圍觀和對噴,只會讓一線主力更難專注于球場本身,長此以往,誰也扛不住。
說到底,國乒不是不會輸球,只是每次輸了都要被無限上綱上線,飯圈文化、輿論反轉、領導壓力、隊員情緒,這一套下來,王勵勤剛上任兩個月就趕上“多重暴擊,換誰都得頭大,運動員也好,教練也罷,大家其實都在一個輿論漩渦里擺爛,外界看熱鬧,圈內人看門道,真要解決問題,還是得回歸競技本身、減少無謂干擾,別讓年輕隊員背上不屬于他們的包袱。
結尾還是那句話,誰都希望國乒長盛不衰,但競技體育本就沒有常勝將軍,輸了就反思、贏了就點贊,這才是正常球迷該有的姿態,至于飯圈和輿論的拉扯,什么時候能降降溫,或許才是真正考驗中國體育自信和包容度的時刻,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