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島內普遍民眾來說,還是講個“和為貴”,綠靠意識形態要罷免藍營民代,卻拿不出實質證據,而且越來越透露出他們就是為了一己之私,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越來越多人開始對“大罷免”產生抗拒。
不得不說當年藍營執政時,衍生了不少問題,尤其深入基層不夠,給人中一種高高在上的精英式的傲慢,這才讓綠營逮到了機會,而且當年的綠營人敢打敢拼,以所謂清廉、保鄉土為名捕獲了大批鐵桿支持者,甚至很多中間選民也誤認為,相比藍營似乎他們更愛臺灣。
也由此讓蔡英文獲得了空前支持度,更是給藍營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韓國瑜一個晴天霹靂,直接讓對方消沉了好幾年。但對綠營而言,到蔡英文那也算是天花板了,然后形勢就急轉直下,到了賴清德這里,也只能靠著藍白分裂最終以少數支持僥幸當選。
由此后續藍綠之間的競爭,綠營要把藍刻畫成“賣臺”,藍則要把綠塑造成“無能”。藍綠斗了幾十年,越發讓島內烏煙瘴氣,越來越多人開始厭煩,于是藍綠各自基本盤都在萎縮,中間選民反而在不斷壯大。都說島內人似乎特別熱衷島內的政治,但到了今天早已大不如前,越來越多民眾看清這些政黨斗了半天,最終無非也就是為了拿到島內的執政權。
而目前這種氛圍對于藍營反罷免極為不利,即便臺北市長蔣萬安堪稱藍營最拼的一位,但他還是承認自家民代王鴻薇十分危險,一方面她的選區偏綠,另一方面藍營支持者投票熱情始終不如綠營高。
由此對藍營而言,如何讓中間選民站出來,這一次主動選擇站在藍營一邊,就成了他們反制罷免的關鍵,同樣也成了綠營罷免戰最大的變數。
綠營一度覺得,依靠執政權以及強大側翼媒體的宣傳,即便在爭取中間選民這一塊,他們也不輸藍營,由此才會輕敵,才會有賴清德“團結十講”的難堪,此時他們才意識到島內變天了,但也越發激發了他們把大罷免進行到底的決心,否則后續選舉他們恐怕會一敗涂地。
于是我們看到吳思瑤等人紛紛走上街頭,也學著藍營的樣子,和藍營唱對臺戲,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民眾的冷漠甚至嘲諷。
吳思瑤要給民眾送扇子,還不忘勸人家出來投罷免票,結果壓根沒人理,場面頗為尷尬。然而更讓她難堪的是,一位阿婆竟然問她,是要罷免吳思瑤嗎?“吳大姐”臉頓時就綠了,但還是不忘打哈哈對付過去,權當就是阿婆糊涂了,搞錯了,重來。對此島內輿論就分析道,阿婆不可能是真糊涂了,顯然就是在嘲諷吳思瑤,給了其一顆軟釘子。
如果說吳思瑤遭遇冷遇,算是她這1年來的自作孽,頻頻造謠給綠營護航讓她敗光了人品。那想要在花蓮大干一場,寄望通過罷免傅崐萁建立戰功的綠營秘書長林右昌,遭遇同樣命運,恐怕就成了綠營的整體寫照了。
隨著形勢的變化,林右昌也不得不承認,目前罷免傅崐萁的形勢并不樂觀,頂多算是五五開,為此綠營越發不敢掉以輕心。作為罷免傅崐萁的主要推手,林右昌也不能只喊喊口號,為此也不得不走到街頭拉票,結果多數民眾并不買賬,頂多算是勉強應付一下,還有公開喊出“反罷免”,作為綠營高層,同樣遭遇如此尷尬,綠營其他人恐怕也漸漸喪失了,出門宣傳罷免的勇氣。
說白了綠營這一次立不住了,只能依靠基本盤了,而藍營看似很被動,因反制罷免被消耗,但也是他們爭取島內民意的一次絕佳機會,甚至可以算作是明年縣市長改選的一次大熱身。一旦反制罷免成功,那么就能證明,藍營占據了比綠營更多民眾的支持,這是鐵打的數據,遠勝任何一家權威的民調,這也將為藍、綠未來的競爭形勢定下了基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