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是國際防治沙塵暴日。南非科學家賈斯珀·奈特表示,南非的沿海和山地頻繁遭遇極端天氣侵襲,南非雖有災害管理框架,但是災害治理經驗相對欠缺。他呼吁南非政府學習借鑒中國的防災治災經驗。
當地時間2025年3月6日,南非約翰內斯堡,強降雨導致多處樹木被連根拔起和倒下
考古學與氣候變化及環境研究專家、南非金山大學教授 賈斯珀·奈特:在南非,雖然有災害與風險管理政策,但基層缺乏知識、專業能力和市政部門間的協同,致使洪水、干旱和強風暴對人群與環境影響巨大。因此,我們需要一套協調方案把各領域的科學知識結合起來,為政策討論提供支撐。一種有效治理風沙的手段是通過種植植物、建設防護林來降低風速,固定地表,減少沙塵與風暴天氣。在中國的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周邊等地,此舉已取得積極成效。既保護了基礎設施,又守護了農業。南非可以借鑒這些成功經驗,提升半干旱地區土地對氣候變化的韌性。
(央視新聞)
編輯/倪家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