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趙祖樂
近日,成都市新都區2025年“香愿有你·暑期托管”服務正式啟動,涵蓋全區30余個暑期托管點位、上千個托位,為中小學生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素質拓展、心理關愛等一系列豐富優質的暑期托管服務,讓孩子假期有好去處,讓家長放心。
全域覆蓋 公益托管化解“看護難”
“我和丈夫在新都打拼多年,每年暑假都是我們最頭疼的時候。家里沒老人,我倆都要上班,實在沒時間和精力照看。現在社區辦起了暑托班,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家住成都市新都區新都街道的劉女士說。
為了讓孩子們度過安全、充實、快樂的暑假,新都區整合資源,通過“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編織了一張覆蓋全區9個鎮(街道)的公益托管網絡。在多方協作下,服務深入基層,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托管服務。
大豐街道暑托班點位,大學生志愿者與學生合影。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在區級層面,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與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總工會、團區委形成合力,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青年之家、職工之家等場地資源,打造標準化托管示范點,變“分散資源””為“服務拳頭”。
在鎮(街道)層面,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統籌制定方案、調配資金和志愿者資源,規范服務標準;各鎮(街道)結合本地實際,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文化站資源,實現托管服務全域覆蓋。在村(社區)層面,區委社會工作部依托新都區志愿者聯合會為村(社區)導入志愿者支持、提供指導,村(社區)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等自有陣地,將托管服務精準送到居民家門口,打造個性化“公益托管班”。
目前,新都區已布局37個托管服務點位,開設120余個班次,惠及上千戶家庭,形成了“區級統籌示范、鎮(街道)全面落地、村(社區)個性服務”的多元協同服務模式。
“多部門攥指成拳,才能讓公益托管真正提質擴面。”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暑期托管服務,突破了單一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限,從區級資源聚合到鎮(街道)精準落地,再到村(社區)個性服務,各具特色的花式托管,有“新意”更有心意,讓孩子們快樂“暑”不盡。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滿意的暑期選擇,更探索出一條“部門聯動、縱向拓展、全域覆蓋、公益運營”的公共服務創新路徑。
課程豐富 “成長型”托管不負所“托”
書香傳家,新繁街道綜合文化服務站里親子共讀《費氏家訓》,感悟世代相傳的家風智慧;刀筆生花,三河街道花園社區的孩子們專注雕刻木版年畫,觸摸非遺技藝的文化脈搏;鼓點飛揚,大豐街道“社區第一站”里躍動著非洲手鼓的歡快節奏……這些生動場景,是新都區推動公益暑托服務從“看護型”向“成長型”轉變的縮影。
暑期托管課業輔導。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據了解,新都區創新打造“1+N”課程體系。其中,“1”指定制化課業輔導,由學科教師針對不同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解決學習疑難;“N”則包含愛國主義教育、品德培育、智力啟發、體能鍛煉、審美熏陶、勞動實踐五大類特色課程。各點位充分結合在地文化優勢和社區資源,融入非遺、書法、繪畫、國學、中醫、職業體驗、體育健身等多元化內容。
為幫助學生放松身心、拓寬視野,部分點位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法治實踐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等社會教育資源,推出“行走的課堂”模式,充分發揮“陣地育人、環境育人、實踐育人”作用,更好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真正做到不負所“托”。
志愿聚力 專業服務溫暖相伴
走進新都街道泰興文化站,綿陽師范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志愿者賓仕文正在為孩子們講授心理輔導課程。“我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提交了托管點位的需求,沒想到平臺精準匹配到了符合條件的專業志愿者。”這樣高效精準的對接,得益于托管班建立的“點單式”志愿服務機制。?
暑假托管班開展盤子作畫特色課程。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供圖
這一機制以需求為導向,充分鏈接志愿服務資源,“線上線下”并進,實現供需高效對接,助力解決村(社區)托管資金、專業力量有限的問題。由鎮(街道)、村(社區)根據轄區內暑期托管的實際需求“點單”,區委社會工作部接到需求后主動“接單”,并協同團區委、新都區志愿服務聯合會共同推進“配單”工作。早在暑托班開班前一個月,籌備工作就已經啟動,廣泛招募了上百名志愿者,通過報名競崗、審核定崗、因需配崗的方式,精選出60余名符合條件的志愿者骨干,有力充實了暑期托管人力保障。
經驗豐富的退休教師、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熱心的社區骨干、身懷特長的專業人士——來自各行各業的他們,因一份關愛兒童、服務社區的熱忱匯聚一堂。再根據各托管點的課程特色和孩子們的不同年齡興趣,與志愿者的專業特長細致匹配:擅長講故事的退休教師走進紅色教育課堂,有工程背景的志愿者帶領科技探索活動,書畫、舞蹈特長的志愿者則點亮藝術天地。
為確保服務專業規范,開班前,志愿者們接受了涵蓋安全管理、兒童心理、應急處理、溝通技巧等內容的系統崗前培訓,推動托管服務從“能托管”向“托得好”,讓“有心”的奉獻更添“有力”的支撐。
“很榮幸參與這次暑期托管志愿服務。這不僅能讓孩子快樂、家長安心,也是我深入社會、服務基層的寶貴實踐機會。希望能用所學知識陪伴孩子們度過充實快樂的暑假。”志愿者、四川農業大學學生羅棵說。
如今,60余名經過專業培訓的志愿者已深入城鄉各托管點位,用熱情與專業為孩子們提供個性化、高質量的暑期成長陪伴。這份安心與幸福,是新時代基層治理答卷的動人注腳。新都區“香愿有你·暑期托管”以全域公益網絡解家庭之憂,多元課程點亮假期,專業志愿傳遞溫情,讓成長關愛深入香城新都的“千家萬戶”。
未來,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將持續深耕“香愿有你·暑期托管”服務品牌,優化模式、提升質效,讓暑托從“解民憂”變為“暖民心”的長效工程,讓孩子綻放笑臉,讓每個家庭感受香城暖心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