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徐向前是開國元勛中資歷深厚的老革命家。從他手下共走出了800名將軍,個個都功績甚偉。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貢獻顯著的人,在1955年授銜時,卻主動推辭元帥軍銜。
不過,最后在中央的堅持下,他還是接受了這份至高無上的榮耀。
然而,當時還有一個人,他的革命資歷甚至比徐帥還要老,他手下也走出了不少開國將領,滿打滿算共有兩位大將,15位上將。
但可惜的是,他最后卻只被授予了中將,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曲折的從軍路
此人就是倪志亮。
他是開國將軍中唯一的北京人,也是資歷最老的中將。他在1900年出生,家境不錯,父母供他讀了四年私塾,之后他又考上了高小。
當時正值新學興起,倪志亮有幸接受了新式教育,革命思想逐漸在他心中萌芽。
但隨著時局動蕩,他家境敗落,只好輟學回家,到一家雜貨鋪當學徒。
生活的巨大落差讓他深刻體會到了舊社會的黑暗,從此他便萌生了參加革命,改變命運的想法。
等長大一點后,他便跑到了皖系軍隊當兵,開始鉆研軍事知識。由于作戰(zhàn)勇敢,頭腦聰明,他很快就被提升為了班長和排長。
但彼時舊軍隊的風氣依舊腐朽不堪,倪志亮便開始以自己的方式秘密進行革命活動,幫助受壓迫的士兵要軍餉,討伐愛打罵人的教官。
然而,他這種行為卻惹怒了當局者,并開始受到打壓。最終,倪志亮忍無可忍,憤而離隊。
不過他依舊沒有放棄革命的理想,之后他便又跑到陜軍第一混成旅炮兵營當了一名文書,繼續(xù)宣傳進步思想。
彼時正值國共開啟第一次合作,他也因此結識了很多革命人士,并開始對我黨思想產生好感。
后來在他們的影響下,他又離開陜軍,只身來到廣東,考上了黃埔軍校第四期,從此開始接受系統(tǒng)的軍事教育。
然而,他的革命事業(yè)剛“冒了個頭”,老蔣卻忽然發(fā)動政變,大革命正式宣告失敗。
而倪志亮也因為在一次秘密行動中遭到了敵人的逮捕。但不管遭受了怎樣的折磨,他始終沒有改變內心的革命信念。
所幸,不久后廣州起義就打響了,他也被起義部隊營救了出來。此后,他便正式參加到了紅軍中。
之后,在中央的安排下,他開始協(xié)助徐帥到處征戰(zhàn),兩人一起創(chuàng)建了鄂豫皖、川陜根據地。
而倪志亮也因為戰(zhàn)功突出,職位也一步步晉升為了師長、軍長和方面軍參謀長等職。
當時在軍中,就有徐帥、陳昌浩、倪志亮三大“巨頭”一說??梢娝敃r的影響力。
像是陳賡、王樹聲兩員大將,以及許世友、王宏坤、陳再道等15名上將,都曾受過他的指揮。
到了抗戰(zhàn)時期,他又開始擔任129師參謀長,繼續(xù)與劉伯承、徐向前等元帥并肩作戰(zhàn)。
那么他既然有著這樣的資歷,為何最終的銜位卻并不高呢?
其實這還是與他后期的工作經歷有關。
由于當時我軍高級干部和人才稀缺,于是在抗戰(zhàn)中途,中央便將他調回了延安黨校,讓他學習和工作。
等到了解放時期,他便又繼續(xù)奔波在教育領域,先是在東北軍政大學分校擔任副校長,之后又到華中軍政大學擔任副校長。
兩個關鍵的時期,他便一直留在后方工作,為部隊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的軍事人才。但也因此,他失去了建立軍功的機會。這也是他后來僅授中將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過他對國家的貢獻并未止步于此,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可以說是在建國之后開始的。
重要的使命
1950年初,在新中國成立僅半年的時間里,便有十多個國家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毛主席與周總理商量后,決定挑選十多位優(yōu)秀的老干部到這些國家中擔任大使,倪志亮也因此被選中。
考慮到他資歷老,威望高,中央便決定任命他為駐朝大使。
這個國家與我國是友好鄰邦,在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只有派倪志亮這樣的老紅軍過去才能彰顯我方的重視。
不過當時倪志亮已經五十歲,常年的戰(zhàn)斗經歷早已讓他的身體極度虛弱。
但他依舊沒有喊苦喊累,接到命令后便第一時間投入到了外交培訓工作中。
即使是在休養(yǎng)時,他也會一刻不歇地閱讀朝鮮資料,學習當地的文化習俗。
然而,就在這時,朝鮮戰(zhàn)爭便爆發(fā)了。在這種情況下,倪志亮不顧形勢危急,也不顧身體安危,還是義無反顧地進入了朝鮮。
他一邊執(zhí)行著外交工作,一邊密切地關注著朝鮮局勢,一有情況便向中央匯報。
在一開始,朝鮮軍隊取得了節(jié)節(jié)勝利,占領了半島將近百分之九十的領地。
然而,倪志亮卻并未如朝方一樣高興,反而經過戰(zhàn)場動態(tài)分析出了美軍即將實行仁川登陸的意圖。
他將自己的發(fā)現報告給了中央,沒想到竟然與主席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們當即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朝方。但因為戰(zhàn)局變化太快,對方始終沒有引起注意。
結果,美軍還是實現了登陸,戰(zhàn)局瞬間扭轉,朝軍開始步步后退。到最后,戰(zhàn)火還是蔓延到了鴨綠江邊……
情況緊急,金日成急忙召見了倪志亮,希望他能將消息傳遞給毛主席,并希望我軍能派兵援助。
倪志亮自然也清楚,若是朝軍戰(zhàn)敗,不僅關乎鄰國百姓的生存問題,還會關系到我國邊境的安危。
于是他急忙將戰(zhàn)情和求援信息一次次上報給了中央。
巨大的貢獻
彼時領導們也在為派不派援兵而考慮,我國自然是無條件幫助一切友好國家。
但彼時我國剛剛成立,國內百廢待興,面對的敵人又是美軍,若是出兵很可能會大損元氣。
就在這時,領導們收到了倪志亮一封封言辭懇切的電報,上面字字句句都是對國家未來的擔憂。
最終,在他的勸說下,毛主席一錘定音:入朝參戰(zhàn)!
戰(zhàn)斗打響后,倪志亮繼續(xù)擔任著中蘇朝之間的協(xié)調力量。在三國的空軍共同協(xié)作時,也是他帶領駐朝大使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從開戰(zhàn)到簽訂停戰(zhàn)協(xié)議,倪志亮一直在后方忙碌著、協(xié)調著。因為過重的工作負擔,也讓他的肺氣腫和哮喘病越來越嚴重,以至于最后很難再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周總理多次讓他回國休養(yǎng),但他卻堅持要等到停戰(zhàn)那一刻。
就這樣,直到1954年,倪志亮才拖著病體回到國內。
在他臨走時,金日成以及朝方一眾將領都感到非常惋惜。為了感念他對中朝兩國所做的貢獻,朝方特意授予了他本國最高勛章——一級國旗勛章。
回國之后并養(yǎng)好身體后,倪志亮便被任命為解放軍后勤學院教育長,繼續(xù)奮斗在了教育一線上。
但可惜的是,因為身體不好,倪將軍僅在1965年便去世了,享年65歲。
讓我們向這位無私的革命將領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