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華先生的葬禮在7月11日上午進行,現場看似來了很多人,但重量級的嘉賓并不多!
要知道,楊少華可是中國第六代相聲演員,在圈內有著極高的輩分和威望,比郭德綱還要高出兩輩,他自創的蔫哏藝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按理來說,這樣的老藝術家離世,而且是喜喪,同行們應該積極到場參加葬禮,現實卻是:目前相聲圈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沒有來,比如郭德綱,比如姜昆,比如曲協主席馮鞏!
在某些網友心中,楊少華把自己這輩子都獻給了相聲這門藝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作為曲協主席,馮鞏應該現身,更何況二人合拍過不少短視頻,一口一個老爺子,叫的那叫親切
當網友們希望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時,他們就會選擇抱怨、嘲諷,在馮鞏的短視頻賬號評論區,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留言內容:
馮老師,我看網上到處都說,楊少華老師去世您去了,到底去了沒有?
今天出殯了,沒有感情也有交情吧,您肯定送花圈了
以前對馮鞏老師印象挺好的,這次楊爺爺去世馮鞏沒去,多少覺得差點意思,欠妥
從網友的留言可以看出,他們非常希望馮鞏能夠送楊少華最后一程,如果不去的話,也應該送上花圈,如果這都做不到,那人品就太差了!
問題來了,馮鞏應該參加楊少華的葬禮嗎?不去就是錯?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件事,民間的紅白喜事,都是由東道主發起的邀約,具體落實到楊少華葬禮,如果楊家人向馮鞏發出了邀請,后者如果不去的話,多少有些說不過去,但如果前者沒有發出邀請,后者去不去都可以
其次,馮鞏雖然與楊少華合作過幾次,但二人并沒有親屬關系,也算不上朋友,且楊少華說的是傳統相聲,馮鞏學的是新相聲,各自發展的方向也不一樣
最后,有些情感的表達是不需要通過物質來體現的
不參加葬禮,不送花圈,并不代表馮鞏沒有關心楊少華去世一事,他極有可能私下和楊議取得了聯系
且家里有老人的小伙伴都知道,人上了歲數之后,愿意參加喜事,喝杯喜酒討個喜,但不愿意參加白事
現實中的馮鞏也是六十七八歲的中老年人了,參加白事,只會讓自己徒增煩惱,悲傷的氛圍,還有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在某些地區,有70歲不上墳的習俗,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有的選的話,馮鞏一定選擇不去!
所以,參不參加楊少華的葬禮,和馮鞏先生的人品好壞沒有必然聯系,逼捐的,我們見過,逼婚的,我們也見過,但強迫他人參加葬禮的,屬實第一次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