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大錘,誰也躲不過。
不管你是敵對國家,還是盟友,該收還是得收,畢竟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7月12日,特朗普宣布要對歐盟征收30%關稅,他給了一個“寬限期”,8月1日前還可以談。
談妥了,就按談妥的協議執行;談不妥,30%照征不誤,消息一出,歐盟內部憤怒與恐慌交織。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后表態,措辭強硬卻又留有余地。
歐盟領導人的講話總結起來就是:“美國這樣做不對,會損害雙方消費者利益,也會沖擊跨大西洋供應鏈,對你我都沒好處,堅決反對?!?/p>
但同時又提出愿意盡一切可能與美國達成協議,畢竟真打貿易戰,只能是兩敗俱傷,歐盟也不想走到那一步。
圖為特朗普
那么,接下來如果坐下來談,歐盟有什么問題?或者能不能讓特朗普讓步?
現在看歐盟有其優勢,第一就是一個大市場。
作為整體,歐盟市場與美國旗鼓相當,美國不會輕言放棄這塊蛋糕,這是歐盟最大的底氣。
但是,體量大不等于能量大,歐盟面臨諸多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歐盟內部不團結。
歐盟并非單一國家,而是各成員國讓渡部分主權后結成的聯盟。
這個聯盟,順境時你好我好,面對外敵時,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時,各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就像傳統的西歐國家來說,價值觀各方面和美國更接近,有自己不同的考慮。
德國惦記汽車,法國惦記紅酒和奢侈品,愛爾蘭惦記醫藥投資,成員國利益分散,談到后來,歐盟各個成員國很難擰成一股繩。
如果僅僅是利益,還可以談一談,都讓步,但是還有一些國家,部分在價值觀方面是更接近美國,而不是更接近歐盟國家。
匈牙利、意大利就是典型,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和特朗普的關系非常好。
在特朗普舉行總統就職典禮之際,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便已到場。眼下,歐盟與美國關系緊張,梅洛尼暗自盤算:自己正好可以扮演“中間人”。
因為特朗普肯聽她的話,對其他歐盟領導人卻不屑一顧—,這正是歐盟當下的困境之一。
第三個難題在于,歐盟在關鍵領域仍不得不依賴美國,底氣不足。
國防方面,歐洲國家根本承受不起特朗普“撤離歐洲”的后果;若美國真撒手不管,歐洲單獨面對俄羅斯,信心明顯不足。
數字服務乃至更廣泛的互聯網領域同樣如此,歐盟缺乏優勢,只能仰仗美國。
一旦美國卡脖子,歐盟便陷入困境。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歐盟的軟肋就在于此。
接下來要看的是:歐盟如何先在內部形成統一方案,再與特朗普談判;又該用何種手段迫使美國讓步,這才是關鍵。
特朗普的邏輯直白粗暴:“你有牌嗎?有牌就跟我打。我出對尖,你要能甩對二把我干掉,我服你;沒牌,就乖乖聽我的?!?/p>
而歐盟多年習慣于多邊主義,習慣協商解決分歧,雙方在思維模式上南轅北轍。
矛盾雖大,終究還得談;談成什么樣,等8月1日“大憲”出臺,再看最終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