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新書 | 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原理、方法和圖譜

0
分享至



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原理、方法和圖譜

編著者: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 編

定價:128.00元

ISBN:978-7-5013-8564-5

裝幀開本:平裝16開

出版時間:2025年6月

內 容 簡 介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自 1985 年成立以來,在珍貴文獻搶救工作方面成果斐然,為文獻的長期保存保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本書聚焦于縮微膠片質量檢測,通過剖析檢測流程、原理及操作技巧,結合典型質量案例進行問題解析,管控和指導縮微膠片生產的各個環節,以提高縮微膠片質量。

全書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基礎和框架,介紹了相關概念、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基礎以及檢測框架。第二部分聚焦縮微原底片質量檢測要求,從質量檢測準備到解像力、標板、密度、外觀、著錄、內容檢測,再到補片和其他工作,詳細闡述了標準化質量檢測流程的 8 個步驟。第三部分為縮微拷貝片質量檢測要求。第四部分為縮微膠片質量圖譜,列舉了縮微膠片生產各環節的案例,通過問題圖譜、解析、標準操作回顧等,形象化展示生產難點和易出問題環節,起到宣傳警示作用。

本書案例均來源于縮微中心成員館近 40 年的業務實踐,是總結業務經驗、提升縮微品質量、培養業務新人的寶貴材料。本書可作為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標準化操作指南,供相關機構參考使用,也期望通過本書能規范和指導縮微膠片質檢工作。

編 輯 薦 語

專業權威:縮微膠片質檢的工作指南

本書由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原底片(母片)質檢團隊打造,匯聚了多位資深縮微工作者的豐富實踐經驗與智慧結晶。全書內容緊密圍繞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實際需求展開,詳細介紹了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基礎知識、檢測框架、原底片與拷貝片的質量檢測要求,以及各類質量問題的圖譜解析。無論是對于剛接觸縮微膠片質檢工作的新人,還是有一定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本書都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豐富翔實:案例圖譜助力縮微質檢實踐

本書的一大亮點是收錄了大量縮微膠片生產過程中的真實案例,這些案例覆蓋了膠片前整理、拍攝、沖洗、補片與包裝等各個環節。通過問題圖譜的直觀呈現、問題解析的深入剖析,以及標準操作的回顧與解釋,讀者可以清晰了解各個生產環節的難點和易出問題點,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提前規避風險,規范操作流程。

內 頁 賞 析





去歲仲夏,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以下簡稱“縮微中心”)的王磊主任對我說,在縮微中心成立40周年之際,縮微中心想出版一本關于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教材類書籍,書籍內容主要是關于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流程、原理、操作步驟等,還會列舉一些經典的膠片質量檢測案例進行解析,書名待定。王磊主任還說,這事已經交給樊向偉主抓,縮微中心相關崗位的同志都要參加,而跟我說這事,就是想聘我當技術顧問。我聽了很高興,倒不是因為承他們抬愛,讓我當什么顧問(我常常覺得,縮微中心的同志常年從事縮微復制工作,論經驗要比我豐富得多,我應該向他們求教才是),實在是因為出這樣一本書是一件大好事。好在何處?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或者說有三好。

一好是當前國內縮微界確實需要這樣一本新的縮微攝影技術專業工具書。

首先,國內現有的一些關于縮微技術的專業書籍,很大程度上顯得有些落伍了。例如,在國內縮微界影響很大的《縮微攝影技術等級標準培訓教材》出版于1997年4月,至今已有整整28年。這期間,縮微技術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盡管我本人就是這本書的編委之一,但我本人自用的那本《縮微攝影技術等級標準培訓教材》里,很多頁面上已經密密麻麻地添加了很多紅色標注,尤其是關于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技術內容的標注。眾所周知,標準是質量的依據,而國家標準每五年都要經歷一次復審,仍然適用的予以確認繼續有效,部分內容不適用的則予以修訂,完全或基本不適用的則予以廢止。所以,當王磊主任說起出書一事并聘我做顧問時,我當即履行顧問的職責,提出應突出標準化這條主線。后來這個建議確實被接受了——書中以列表的形式,給出了相關的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化文件,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國際標準化文件,在相關章節內參考和引用的標準文件也以腳注的方式列出,方便讀者對照使用。

其次,本書突出了膠片質量圖譜,強化了它的實踐指導意義,這是以前相關書籍所沒有的。以往的各類教材、研究論文中對縮微膠片質量檢測雖有諸多研究,但從膠片質量圖譜角度入手還屬首次。俗話說得好:一畫抵千言。縮微中心作為國內公共圖書館文獻縮微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有義務、有必要,當然也有資源,從圖譜入手,為全國的縮微工作者,首先是公共圖書館的縮微工作者,提供標準一致、生動形象的縮微膠片質量檢測方法和操作流程,從整體上系統提高縮微膠片的入藏質量。本書通過大量的案例圖譜,將縮微膠片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準確地展現出來,讓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膠片質量問題,并據此迅速找到解決方法。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寫作方式,為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工作提供了極具實用價值的指南,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行業老手,還是剛剛入行的新人,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二好是讓年輕人挑大梁。這里必須給縮微中心點個贊。為什么?現在社會上有一個很不好的風氣,就是一些領導同志對于編書這事,往往見榮譽就上,他們占據了主編的位子,卻把實際的工作擔子放在年輕人的肩上。可喜的是,縮微中心沒有沾染這種惡習,把主編的擔子直接放在了年輕有為的樊向偉肩上。事實證明,樊向偉同志沒有辜負縮微中心的希望,他帶領寫作班子,很好地完成了全書的編寫工作。

三好是編寫班子采取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團隊形式,讓縮微中心相關工作崗位上的同志都參加到寫作班子。坦率地說,隨著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縮微技術已經經歷多次沖擊,縮微攝影工作隊伍面臨著逐漸緊縮的局面。從大的方面說,普通的照相膠片已經基本消失,普通人對于膠片攝影基本沒有了感性認識;從小的方面說,在數字影像技術的沖擊下,縮微攝影隊伍中的一些同志也難免逐漸失去了自信,像縮微中心這樣有縮微攝影專業隊伍的,在國內已屬鳳毛麟角。我曾在不同場合呼吁:要保住縮微中心這樣一支強有力的縮微技術隊伍,確保國內縮微技術能夠順利地傳承下去。對于一本書而言,編寫人員可多可少,多也好,少也好,一般無可厚非。換個角度說,多有多的好處,少有少的好處。但我個人認為,這次18人組成編寫委員會的做法非常好。為什么?因為它不僅有利于編寫工作本身,更有利于縮微中心這個團隊的建設。縮微中心各個崗位的同志都積累了相當多的實踐經驗,由他們將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到書稿中(他們之中的一些人也曾以論文的形式總結過自己工作的經驗),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和鼓舞,這既有利于保證書稿的質量,也有利于縮微中心這個團隊的建設。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縮微技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讓電子文檔的存儲與傳播變得極為便捷,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縮微行業造成了沖擊。但我們也應看到,縮微膠片作為一種具有高穩定性和耐久性的信息載體,在信息保存的安全性和長期性方面,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縮微影像的直觀性——僅僅利用簡單的光學放大裝置就能看到原件的全貌——是任何數字技術所不具備的。盡管數字影像技術的地位得到不斷的提高與肯定,但數字影像的潛在問題卻從未消失。這里我可以舉兩個親身經歷過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于數字影像真實性的例子。2019年4月在中國文獻影像技術協會與全國文獻影像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會議上,兩會代表有一個合影。當時的兩會秘書將合影照片通過電子郵箱發給我,順便說了一句:“這個合影是要存檔的。”我看了照片,突然發現合影中的第三排左數第六人脖子右側赫然長著一雙眼睛!太恐怖了!于是我趕忙把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兩會秘書。對方查看了自己發送的合影影像,確認了這一奇怪現象,于是立刻與攝影方進行了聯系。攝影方將這個照片重新發送了一次,多出的這雙眼睛就沒有了。聯想到網上多次看到過的關于電子照片上莫名其妙出現“鬼影”的傳聞,可想而知,這種潛在的危險絕非個例。

第二個例子是關于數字文件完整性的例子。全國文獻影像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一分會在2023年實施一個國家標準項目(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文獻管理 數字保存 模擬記錄成銀-明膠型縮微品》的制定,項目編號20230671-Z-469)時,發現全國文獻影像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提供的ISO/TC 171的ISO/TR 18160:2014的文件文本,竟然整整缺了一頁!而秘書處的答復是:國家圖書館存檔的文本就是沒有這一頁!項目組不得不從另外的渠道搞來了完整的文本,這樣才得以完成了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起草任務。

類似的例子還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之所以說這些,無非就是希望縮微攝影工作者能堅定信心,不要因技術的飛速發展而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信心。

展望未來,縮微技術將在數字化浪潮中找準定位,發揮更大的作用。隨著人們對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縮微技術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同時,縮微技術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結合,也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對縮微膠片質量的自動化、智能化檢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借助大數據分析,能夠對縮微品的保存環境進行優化,延長其使用壽命。

縮微事業是一項偉大而神圣的事業,它承載著人類的歷史與文化,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本書,不僅是對縮微膠片質量檢測領域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對縮微事業的一次深情告白。我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對我國縮微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為我國縮微技術的進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此,我向本書編寫團隊表示衷心的祝賀,也向所有為縮微事業默默奉獻的同行們致以崇高的敬意。讓我們攜手共進,為縮微事業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斗!

李銘

2025年4月于北京

前 言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自1985年成立以來,先后帶領25家成員館、19家資料館有組織、有計劃地使用縮微攝影技術開展珍貴文獻搶救工作,為我國文獻的長期保存保護做出了突出貢獻。截至2024年底,已經累計完成19.98余萬種,共計8425余萬拍各類文獻的縮微拍攝。國內公共圖書館的縮微工作經過近40年的發展,其技術已基本成熟。目前,縮微中心已實施70余項國家標準和近40項行業規范,對縮微工作的高效高質發展起到規范保障作用。

縮微膠片最重要的使命是文獻信息的異質備份和長期保存,因此對縮微膠片質量的控制至關重要。縮微膠片的質量不僅關系到縮微膠片的拷貝復制、讀者服務,更重要的是關乎文獻的長期保存和傳承,因此通過各種策略和方法提高縮微膠片的質量是縮微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書致力于剖析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流程、原理及操作技巧,并結合典型質量案例進行問題解析,旨在管控和指導縮微膠片生產的各個環節,并以真實案例警示各類縮微技術人員,最終達到提高縮微膠片質量的目的。本書中涉及的縮微膠片包括縮微原底片(第一代縮微膠片,俗稱母片)、拷底片和拷貝片。在介紹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基礎后,以縮微原底片的質量檢測為重點進行質量檢測框架和檢測內容的詳述。同時,簡要介紹拷底拷貝片的質量檢測。最后,通過解析縮微膠片生產過程中的各類質量問題,探究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基本原理、標準化質量檢測流程和要求,借助生動的問題膠片實例規范縮微膠片生產的各個環節。

為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本書的章節設置和全書結構,提高閱讀和使用效率,現將本書各章主要編寫人員、內容和特點等作如下介紹。

本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基礎和框架,涵蓋第1章至第3章,具體內容和分工如下:

——第1章為概述,主要對縮微攝影技術的相關概念進行介紹,并對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意義和相關標準規范進行詳述,由樊向偉和常慧慧執筆編寫。

——第2章為縮微膠片質量檢測基礎,涵蓋縮微膠片質量的影響因素、質量檢測設備、質量檢測方法和質量檢測注意事項,由張莉和單子睿執筆編寫。

——第3章為縮微膠片質量檢測框架,主要涵蓋膠片質量檢測原則、質量檢測項目選擇、質量檢測流程(四繞八檢法)以及縮微膠片質量等級的劃分,由房明和田家豪執筆編寫。

第二部分為縮微原底片質量檢測要求,涵蓋第4章至第12章。其中,第5章到第12章與標準化質量檢測流程的8個步驟一一對應,具體內容和分工如下:

——第4章為質量檢測準備,主要內容涵蓋設備準備、單據和膠片準備,由史鵬超執筆編寫。

——第5章為解像力檢測,主要內容涵蓋解像力的特征、質量因數法、解像力標準要求和檢測步驟,由史鵬超執筆編寫。

——第6章為標板檢測,主要內容涵蓋標板的類型、順序及縮率,由馬紅旭執筆編寫。

——第7章為密度檢測,主要內容涵蓋密度要求和檢測方法,由黃征執筆編寫。

——第8章為外觀檢測,涉及膠片上各類非文獻內容的質量因素,包括水漬、藥漬、污痕、指紋印痕、劃傷、曝光、異物等,由肖波執筆編寫。

——第9章為著錄檢測,主要檢測摘錄信息的準確性。以書刊類文獻為主要論述文獻,輔以說明其他文獻類型(如古籍、報紙、數轉模等),摘錄信息包括書名、責任者、出版機構、出版地、出版年、版本、附注項、細目等,由程積安、陶欣和安曉奇執筆編寫。

——第10章為內容檢測,主要為再次核對正文信息和著錄信息的一致性。這時需要膠片正文(原文獻)、整理清單、題名標板、著錄標板(系統數據),這4處信息的一致,達到四位一體的效果,并根據點書情況逐頁檢測膠片內容的清晰度和完整度,避免虛拍、漏拍、重拍等,由宋歌和李嘉仁執筆編寫。

——第11章為補片,主要介紹補片原則和接片操作,由王東芹執筆編寫。

——第12章為其他工作,主要介紹護片條填寫、標簽打印和粘貼等成品包裝工作,以及根據產量表模板統計產量,由王東芹執筆編寫。

第三部分為縮微拷貝片質量檢測要求,包括第13章。拷貝片的檢測項目與原底片相比較少,主要包括解像力、密度和外觀等,由寧波和李光耀執筆編寫。

第四部分為縮微膠片質量圖譜,涵蓋第14章至第18章,主要列舉縮微膠片生產過程中(膠片前整理、拍攝、沖洗、補片和包裝、拷底拷貝等環節)的各類案例,通過問題圖譜、問題解析、標準操作回顧及解釋膠片生產的各個難點或易出問題環節,為操作人員作出形象化展示,從而起到宣傳警示作用,在助力規范膠片生產操作的同時,提高膠片整體質量。本部分圖像由樊向偉負責采集,房明、田家豪協助,第14章至第17章中縮微原底片質量圖譜的問題解析由樊向偉負責編寫,第18章中縮微拷底拷貝片質量圖譜的問題解析由李光耀負責編寫。

全書由樊向偉搭建編寫框架,提出并構建“四繞八檢法”標準質檢流程,以及負責全書的統稿修改。

本書案例均來源于近40年來縮微中心各成員館在業務實踐中出現過的具體問題。這些問題經過積累、梳理和總結已成為總結業務經驗、提升膠片拍攝質量、培養業務新人極為寶貴一手材料。在此,謹向40年來始終堅持開展文獻縮微業務、自覺擔負起珍貴文獻異質保護責任的圖書館致以崇高敬意;同時,向戰斗在縮微業務第一線的縮微工作者致以深深感謝。

本書可作為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標準化操作指南,書中提供的縮微膠片生產相關案例,也可供各生產環節參考。同時,各類相關機構在檢測各類文獻膠片質量時,也可參照本書的方法和標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編寫過程中十分注重對文獻縮微標準化文件及業務規范的引用,在1.3節詳細列出了縮微膠片質檢過程中經常參考的標準化文件和業務規范,全文中首次引用時,會以腳注形式列出其標準引用格式,希望各位讀者多關注標準規范的原文,有條件的可直接閱讀標準規范原件。

本書是縮微中心原底片(母片)質檢團隊多年質檢經驗的總結,并由縮微中心多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同志共同編寫。本書不僅具有較高的實際操作價值,而且體系完整、邏輯清晰,有助于各級從事文獻縮微工作的公共圖書館或其他機構系統掌握縮微膠片質檢知識。同時,期望本書能夠規范和指導這些機構開展縮微膠片質檢工作。本書內容繁多,且限于編委會的編寫水平,難免有所疏漏,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樊向偉

2024年11月于國家圖書館

后 記

本書是縮微中心原底片質檢團隊聯合相關膠片制作技術骨干編寫的縮微膠片質檢培訓教材,也是縮微中心推出的首個包含膠片質檢原理、方法和圖譜的質檢教程,是對老一輩縮微人質檢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同時也凝聚了年輕一代縮微人對縮微工作的思考。在本書付梓之時,首先,我代表本書的編寫團隊向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及諸位編輯致以誠摯的謝意。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編輯出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的中央級出版社,使眾多珍本文獻得以保存和傳承,為學界提供了大量優秀典籍,是為利國利民的偉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秉承專業的出版精神,不僅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來,還在出版行業確立了牢固的地位。本書此次能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實乃幸事。

其次,要感謝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給予支持的諸位縮微技術專家以及年輕一代的縮微人。正因為縮微技術專家40多年的積累和沉淀,才讓國內的縮微事業薪火相傳;正因為充滿朝氣的青年縮微人的加入,才讓縮微事業后繼有人。此外,還要特別感謝本書的技術顧問李銘老師。李老師一生致力于國內縮微事業的發展,筆耕不輟,粗略統計其發表各類論文、標準等150余篇。在耄耋之年依然活躍在縮微事業前線,對最新縮微發展動態了如指掌。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李銘老師精益求精,從標點符號斟酌到遣詞用語考究、從基礎理論把控到前沿技術標準探索,無一不散發出對縮微事業的熱忱和激情,其實事求是、不斷鉆研的學風,坦蕩如砥、率真隨性的品格,興趣廣泛、追求高雅的生活態度,都是我們青年縮微人學習的榜樣。另外,也要感謝全國20余家縮微中心成員館,與成員館縮微工作人員的溝通交流不斷打破我對縮微工作認識的局限,激勵我深入思考縮微工作的各個層面。

本書的縮微膠片質量檢測框架是本人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質檢流程的實際要點提煉而成的,涵蓋了膠片質檢過程中的關鍵質量要素,并融入了本人8年來對膠片質檢的所思所想,體現了本人對質檢崗位和縮微事業的深度思考。有幸以縮微新人的身份組織編寫本書,除了要感謝編寫委員會同事的鼎力支持外,還要重點感謝縮微文獻部的王磊主任,王主任將編寫重任交與我,是對我的絕對信任。自組織編寫以來,我兢兢業業,不敢松懈,查閱標準,補充缺失,旁征博引,規范操作。此次編寫工作雖然任務繁重,但也深深改變了我對縮微工作的態度,重塑了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縮微工作看似枯燥無味,但如果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和樂趣,并重新看待這份工作,那這項工作也就有了新的意境。

在本書編寫之前,已有較多的論文、著作對縮微膠片質檢進行了全方位的闡述,對比看來這些研究大同小異,甚至有重復研究之嫌。當然本書的內容很大一部分也是脫胎于前人研究,但本書將枯燥的縮微質檢國家和國際標準以及業務規范同實際的質檢流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圖文并茂,是其他研究所不具備的。大量的案例膠片結合問題解析,全方位地把膠片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囊括其中,很多經典問題值得大家細細琢磨,并研究如何改進。期待本書的出版對縮微工作、縮微膠片質量的提升有所裨益。

孔子曰:窺其門,不入其中,安知其奧藏之所在乎?本書雖建立了縮微膠片質檢的總體框架,并明晰了質檢的原理,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仍需要質檢人員根據自身經驗進行綜合判斷,切不可照本宣科。在檢測膠片的過程中,質檢人員應時刻牢記最原始和最樸素的原則:文獻必須能夠原貌保存至未來。任何違背此項原則的缺陷都必須做出恰當的處理,只有這樣,質檢技能才能不斷提高,質檢直覺才會越發靈敏,漏網缺陷膠片才會越來越少。如此,才能深刻理解膠片質檢工作的內涵,無愧于500年后的讀者。

本文提出的縮微膠片質量檢測框架,經歷了從最初的“八步質檢法”到本書最新的“四繞八檢法”的轉變,這一轉變是一個質的飛躍,使標準質檢流程更具體、更全面。當然,“四繞八檢法”概念的提出也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DeepSeek的潤色和提煉,使縮微膠片質量檢測的內涵更加豐富和成熟。這也啟示我們,在人工智能時代,縮微技術應不斷與新技術結合,創造出屬于縮微事業的新局面。

下一步,縮微中心將借本書出版之機,建立縮微膠片在線案例庫。屆時將動態更新各類膠片案例,同時也會依據縮微膠片質檢流程框架,拍攝規范操作流程供廣大縮微同人參考學習。在這里期待縮微膠片在線案例庫和縮微質檢操作課程早日落地,造福業界。

未來,隨著縮微工作的發展,勢必會有更多其他規格或文獻類型的縮微膠片等著質檢人員去檢驗。屆時也期望未來的縮微膠片質檢人員不忘初心,秉持對文獻負責、對膠片負責、更對未來讀者負責的態度檢驗膠片,在傳承文明的同時,服務更廣大的讀者用戶。

樊向偉

2024年11月于國家圖書館

目 錄


■ 文章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圖書館學編輯室

供稿 | 張亞娜 編輯 | 鄧旭欣

監制 | 張頎

審核 | 弘文

點擊"閱讀原文",到國圖出版社官方微店購買;或聯系發行部:010-8800314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incentive-icons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
2197文章數 73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镇安县| 金乡县| 保靖县| 澄迈县| 康马县| 巨鹿县| 高雄县| 阳新县| 扶绥县| 秦皇岛市| 丹凤县| 衡山县| 巴马| 太仆寺旗| 肇州县| 上饶市| 葵青区| 平泉县| 句容市| 林口县| 昭平县| 虎林市| 剑川县| 绍兴市| 文山县| 永泰县| 沙河市| 游戏| 舒城县| 湘阴县| 镇宁| 邵阳市| 万州区| 武汉市| 红原县| 牡丹江市| 乃东县| 太保市| 中超|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