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武漢音樂學院202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訓項目“中國民族器樂表演人才培訓”舉行開班儀式。
武漢音樂學院校長、項目負責人高雁教授在致辭中向參加項目培訓的青年演奏家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她表示,武漢音樂學院始終視民族音樂傳承創新為己任,立足深厚的中國民族器樂學科積淀,著力培養了一批根植傳統文化沃土、情系人民群眾生活、德藝兼備的民族器樂表演人才。她向學員提出三點期許:“守正”,以敬畏之心潛心研習傳統,傳承民族音樂的精神脈絡;“求新”,以開放思維與時代對話,開辟更為廣闊的藝術天地;“力行”,以實踐為尺度丈量理想,將所學之道化為舞臺的精彩演繹,化作講臺的薪火相傳,實現知行合一的藝術理想。
項目匯聚了40余名全國高等音樂院校和頂尖藝術院團的精英師資,中國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黃虎教授和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彭吉象教授表示,他們對武漢音樂學院在荊楚音樂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國民族器樂藝術傳承與創新等方面的重要貢獻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項目學員珍惜學習機會,努力成長為傳統經典的優秀詮釋者、新時代民族音樂發展的有力推動者,用努力奏響新時代民族音樂華章。
武漢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李端陽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學校歷來重視中國器樂演奏學科專業建設和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在中國民族器樂演奏人才培養和音樂精品創作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和特色。他期待此次項目辦成一個“政治品格高、成果品質高、形象品位高”的項目,希望學員緊緊圍繞“德藝并進、通專融合的中國民族器樂優秀表演人才”的培養目標,珍惜機會、遵守紀律,潛心研修,高標要求,展現出新時代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共同奉獻出更精彩的、人民群眾歡迎的中國器樂文藝節目。
據悉,“中國民族器樂表演人才培訓”項目2025年獲批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訓項目立項,由武漢音樂學院校長高雁教授擔任負責人,中國器樂系具體實施和承辦。項目以“新時代中國民族器樂優秀表演人才培養”為主題,以“培養堅持人民為中心,有責任、有擔當,兼具創造性、復合型,德藝并進、通專融合的中國民族器樂優秀表演人才”為目標,結合“新時代中國民族器樂優秀表演人才之需,新時代中國民族器樂優秀傳承人才之需,向世界展示中國民族器樂文化優秀傳播人才之需”,依托學校中部核心區位優勢、文化資源優勢、師資團隊優勢、實踐創新優勢,構建思政引領、理論深化、表演精研、通識拓展與創新實踐“五位一體”課程體系,培養新時代中國民族器樂各專業方向優秀表演人才。(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陳瑩)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