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市燕湖小學報告廳內,單簧管的悠揚、長笛的清亮與薩克斯的渾厚交織成曲,舞臺上,三十余名鄉村少年手持樂器,在指揮棒的起落間默契配合,帶來一場精彩的管樂團期末匯報演出。場下,二年級的孩子們作為小觀眾跟隨音樂拍手、舞動,音符如溪流般淌過報告廳每個角落。
作為常州市溧陽市新區的一所窗口學校,燕湖小學將管弦樂特色課程引入學校,把高雅藝術搬到了鄉村孩子的指尖,讓管弦樂的旋律在泥土芬芳中生根發芽。
破土:學校社團的藝術啟蒙
每周二下午,燕湖小學報告廳變身為音樂的小宇宙,學校管樂社團的孩子們在此進行排練。這里沒有頂級樂團的豪華配置,卻有著最珍貴的成長軌跡。
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健康心靈,打造高品質社團,2023年2月,學校引入管弦樂課程,成立了“燕歌遠行”交響管樂團。
成立之初,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樂團通過校園廣播、海報等形式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招募,吸引了眾多熱愛音樂的學生前來報名。
面對水平參差不齊的新成員,指導老師們精心設計了分層訓練計劃。從最基礎的樂理知識,到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每一步都穩扎穩打。
第二學期,樂團進入了快速成長階段。不僅增加了排練的頻率和時長,而且引入了更具挑戰性的曲目。從莫扎特的經典作品到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拓寬了演奏的風格范圍。
為了提高演奏水平,樂團積極參加校外的大師班和音樂講座。在與專業音樂家的交流中,成員們收獲頗豐,不僅在演奏技巧上得到了提升,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表達也更加深入。目前,樂團成員已達到70多人。
生長:音樂滋養下的生命蛻變
在無數次的排練與演出中,團員們不斷成長。音樂,正悄然重塑著這些鄉村少年的氣質與格局。
“以前覺得高雅藝術離我們很遠,現在它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蔽迥昙壍陌鬃吭朗菢穲F的薩克斯手,也是樂團的第一批學員,至今已學習兩年。每天完成作業后,他都會自覺練習一小時。
“我覺得自己肺活量很大,比較適合吹薩克斯?!眱赡杲佑|下來,白卓岳越來越喜歡這項樂器,“聽著這個旋律我就感覺很放松,每周的社團課是我最期待的課程?!?/p>
四年級學生陳澤萱在樂團學習單簧管有一年有余了。她說,音樂不僅帶給了她快樂,也帶來了成就感?!懊看卧谂_上演出的時候,我都覺得非常驕傲和自豪。平時在家的時候,我也會給爸媽吹上一曲?!?/p>
酷愛音樂的王雅文在樂團中擔任長笛手。她告訴記者,當初,聽說學校有管樂團,她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跟著老師學習了一年多的時間,她已經會吹不少首曲子了。每次回家一寫完作業,她也會自主進行練習,“吹長笛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非常放松?!?/p>
綻放:藝術種子長成文化大樹
2024年,在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這支充滿朝氣的年輕樂團在首次比賽中就榮獲溧陽市小學器樂組一等獎。
如今,“燕歌遠行”管樂團已成為學校最閃亮的文化符號。樂團多次在學校各種活動中亮相,受到廣泛好評。家長們驚喜地發現,孩子不僅學會了樂器,更懂得了堅持與協作——這些軟實力,正是素質教育最需要的養分。
燕湖小學副校長馬洪生表示,學校引入管弦樂課程,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技能上的提升,更陶冶了孩子們的審美情趣,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還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支持。“在孩子們的學習之余,他們有時間、有精力都可以吹、拉、彈、唱、跳,真是一幅非常美妙的素質教育畫面?!?/p>
當管樂的旋律回蕩在校園里,燕湖小學用實踐證明:美在浸潤、育在鑄魂。管樂課程,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更在全面發展教育的畫卷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里奏出的每個音符,都在訴說著一個關于成長與突破的動人故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