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的這場中國—東盟外長會,火藥味藏在了微笑合影背后。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砸向東南亞七國之際,中國與東盟十國卻在會議桌上完成三大重磅動作:自貿區升級落地、五年行動計劃出爐、南海行為準則鎖定2026年大限。王毅外長一句“強烈愿望”背后,是東盟國家集體用行動回應美國貿易霸凌的現實選擇。
南海博弈暗流洶涌,王毅當場給域外國家劃下紅線:“南海不是大國角斗場!”更直指某些國家“唯恐南海不亂”的老戲碼早被看穿。他提出重塑南海敘事——從“對抗”轉向“和平合作”。中國更放出大招:愿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反手將了美國一軍(美國拖延該議定書簽署近30年)。
01 關稅大棒下的結盟,中國東盟亮出三大殺招
當特朗普政府向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掄起最高40%關稅的大棒,吉隆坡會場內卻傳出自貿區升級的捷報。中國與東盟國家確認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劍指10月領導人會議簽署實施。這不僅將打造亞太最高水平自貿網絡,更用行動宣告:美國關稅圍墻擋不住區域經濟一體化洪流。
澳外長黃英賢
王毅的四點建議句句直擊美國軟肋:
- 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
- 支持東盟中心地位;
- 拒絕集團對抗引入亞洲;
- 構建南海合作新敘事。
最狠一招藏在五年行動計劃——40多個領域合作目標白紙黑字,從數字經濟到清潔能源,從打擊跨國犯罪到人文交流。當美國還在用關稅施壓越南接受不平等條款時,中國與東盟的產業鏈融合已按下加速鍵。
02 南海新敘事啟動,域外國家被“請出”牌桌
王毅在會場敏銳察覺溫差:地區國家談南海越發平和,域外勢力卻仍在煽風點火。他當場質問:“航行自由本就不是問題,為何總有人制造事端?”更揭露某些國家“當馬前卒終成犧牲品”的宿命。
“南海行為準則”三讀完成,2026年達成的死線已劃定。中國與東盟決心將準則打造成具備實質內容的國際法工具,把南海主導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針對所謂南海仲裁案,王毅連發六問直戳法律漏洞:“這就是政治操弄,該掃進歷史垃圾堆!”
軍事專家注意到,中方主動提議拓展海洋環保、航行安全、海上執法合作,這招“以建設性議程化解安全焦慮”,讓域外干預勢力失去著力點。
03 中美外長交鋒幕后,達爾文港暗戰正酣
王毅與魯比奧的會談看似平靜,卻暗藏機鋒。雙方約定“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更要把元首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關鍵詞是“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這被視為給可能重啟的特朗普訪華鋪路。
戲劇性一幕發生在中澳暗線。就在王毅與澳外長黃英賢強調“妥善管控分歧”時,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卻被爆準備訪華逼中企放棄達爾文港99年租約!這個2015年中國嵐橋集團通過公開競標獲得的項目,十年間已從虧損爛攤子變成盈利金疙瘩。澳政府現在想強奪,打的什么算盤?
三重動機浮出水面:
- 美國多次施壓稱港口威脅美軍安全;
- 澳大利亞需向“奧庫斯聯盟”表忠心;
- 阿爾巴尼斯要討好國內右翼勢力。
但現實很骨感——若澳方強行毀約需賠天價違約金。于是上演荒唐戲碼:澳政府一邊對華示好談合作,一邊暗中逼迫企業“自愿”放棄資產。中國大使肖千早已亮明底線:商業合同必須尊重,營商環境豈容破壞?
達爾文港的吊詭處境,恰似亞太棋局的縮影:中企用真金白銀將虧損港口變成聚寶盆,澳政府卻因“美國主子”的眼色坐立不安。當王毅在吉隆坡宣告“當馬前卒終成犧牲品”,堪培拉的政客們可曾想過——強奪港口賠上中澳關系,換來的美國贊許能值幾澳元?
歷史總是押著相似的韻腳:十年前美國阻撓中企投資舊金山港口,十年后白宮陰影再次籠罩達爾文港。當東盟國家集體向東看時,澳大利亞卻還在“毀約索賠”的困局里打轉。這盤大棋,誰才是真正的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