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江西興國縣烈日灼人。紅十六軍原軍長孔荷寵以“探望戰友”為由,從紅軍補充訓練三師騙得通行證和一匹快馬,疾馳向國軍第36軍駐地。
當他在敵營亮明身份時,懷揣的“投誠大禮”——一張精細標注中央蘇區黨政軍機關駐地的分布圖,即將引發一場血腥風暴。
幾天后,南昌街頭萬人圍觀:蔣介石與這名叛將并坐于豪華轎車內巡游全城,宣告“紅軍瓦解先聲”的到來。
孔荷寵的起點閃耀著革命者的光芒。1896年生于湖南平江貧苦農家,14歲輟學謀生,19歲投身湘軍。
1926年革命浪潮席卷平江時,他加入農協并入黨,任農民自衛軍隊長。馬日事變后白色恐怖彌漫,他卻在平江拉起游擊隊,成為“血色暴風眼中的星火”。
1928年他率隊參加彭德懷領導的平江起義,次年整合多縣游擊隊成立鄂贛獨立團并任團長。因其作戰勇猛、擴軍迅速,1931年當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與彭德懷、賀龍等并列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1932年更獲中革軍委授予二等紅星獎章,同年升任湘鄂贛蘇維埃政府副主席,成為蘇區核心領導人之一。
權力的攀升催化了孔荷寵的蛻變。1932年北山戰斗中,他聽信讒言處決后衛排官兵,導致紅十六軍軍心渙散,士兵大批逃亡。
朱德在蘇維埃二次代表大會上痛批其盲動主義錯誤,撤銷其軍長及湘鄂贛軍區總指揮職務,命其入紅軍大學“改造思想”。
批評如同火星落入油桶。他非但不反省,反而怨恨組織“不公”,私下對親信抱怨:“革命前途渺茫,不如另尋生路。”
1934年2月雖恢復職務,但叛意已決。借巡視興國補充師之機,他與副官秘密繪制瑞金沙洲壩的黨政軍機關分布圖,標注毛主席等領導人住所、軍械庫、電臺位置——這張薄紙,即將成為投向紅軍的致命匕首。
孔荷寵投敵后,蔣介石如獲至寶。那張分布圖使國民黨空軍得以精準轟炸瑞金中央機關,紅軍被迫提前長征;他供述的湘鄂贛邊區布防情報,更讓國民黨制訂出針對性“圍剿”計劃。
為最大化利用其宣傳價值,蔣介石導演了“同乘轎車巡游南昌”的鬧劇,報紙頭條宣稱:“紅軍瓦解先聲已現!”。
其叛變引發災難性多米諾效應:
任內10個月“招撫”紅軍官兵9480人,收繳步槍500余支;
龔楚、陳洪時等十余名高級將領相繼叛變;
方志敏就義前,國民黨以孔荷寵“月薪500大洋”利誘,卻遭厲聲痛斥:“真正的共產黨人,只愛主義,不愛爵位金錢!”。
在國民黨陣營,孔荷寵官至中將師長,組建便衣隊襲擾紅軍游擊隊。但叛徒身份始終是原罪。
1943年他因私設兵工廠、販賣私鹽、克扣新兵糧餉被楊森告發。薛岳將其逮捕,昔日的“招撫專員”淪為階下囚,判處三年徒刑。
1945年出獄后,他化名“曾憲治”流亡云南,在沾益縣與寡婦醫生葉自華結婚,開診所謀生。
賭癮暴露蹤跡:1955年初,他在牌局輸光后暴怒咆哮,暴露鄉音和過往經歷,被群眾舉報。平江公安局順藤摸瓜,于2月將其逮捕。
1956年8月13日,腎癌晚期的孔荷寵病逝于北京公安醫院,終結了從革命者到叛徒的悲劇循環。
歷史評價孔荷寵,常冠以“第一叛徒”的污名。他并非職位最高的叛將(張國燾、龔楚權位更重),卻是最早引發大規模叛變浪潮的關鍵裂痕。
更具諷刺的是,他叛投的陣營最終也拋棄了他——因貪腐入獄的結局,揭露了投機者終究無處安身的宿命。
方志敏在獄中拒絕勸降時,曾以孔荷寵為反面鏡鑒:“我們革命者,可頭斷血流,不可茍且偷生!”
這對同期革命者的迥異終點——一個鐫刻于烈士豐碑,一個湮滅于歷史塵?!∷埔话蚜砍?,丈量著信仰與背叛的天塹。
當紅旗漫卷新天地時,叛徒的“實用主義生存術”終被釘在恥辱柱上,唯純粹信念方能穿越生死,照亮來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