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永遠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但是,這兩天的深圳
有一個好方法
你可以關空調試試
沒錯
經歷了前幾天的大雨
這兩天深圳天氣又開始放晴了
剛剛降下去的氣溫
又開始飆升了
截至今日16時
深圳地面氣象站最高氣溫36.3℃
12時6分出現在福田區通新嶺站
有3.8%站點(10站)
最高氣溫在35℃或以上
△截至16時全市最高氣溫圖
熱熱熱
又成了大家共同的感受
就在大家喊熱的同時
今天
海面上又有一個新臺風生成了
今年第5號臺風“百合”生成
最新路徑公布
據@廣東天氣消息——
今年第5號臺風“百合”(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Nari;名字來源:韓國;名稱意義:百合花)于7月13日02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
05時其中心位于日本東京偏南方大約111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緯25.9度、東經142.2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8百帕,7級風圈半徑為110~280公里。
預計,“百合”將以每小時25~3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將有所加強,逐漸向日本東部一帶沿??拷?/strong>
這個臺風會影響我們嗎?
劃重點
未來“百合”對我國無影響
好啦
臺風就看到這里
明天就是周一了
新的一周深圳天氣如何?
會不會下雨?
據@深圳天氣消息——
副高加強西伸控制深圳,未來幾天深圳天氣持續炎熱,大家可以趁此機會好好晾曬一下,但注意午后易觸發熱(雷)雨,留意天氣形勢及時收回。出行注意防暑降溫,多補水。
深圳天氣具體預報
預計周一到周五我市多云天氣,部分時間有(雷)陣雨,氣溫上升,天氣炎熱;
周六到周日海上熱帶系統活躍,我市天氣不穩定,降雨增多。
廣東一男子高溫中暑進ICU!
身體有這些信號別硬扛
最近的廣東進入“強熱”模式,
氣溫眼看著就要直逼40度,
“熱死了”成為大家的口頭禪。
而事實上,嚴重的中暑
的確可能讓人面臨生命危險
7月5日,在工地干活的黃先生(化名)收工后便開始覺得惡心、頭暈,偶爾腿肚子抽筋,但想著“干活哪有不累的”,便沒有放在心上。
7月6日,黃先生照樣出工,上午10點左右,黃先生的情況愈發嚴重:渾身不受控地抽筋、痙攣,全身無力、惡心、頭痛,黃先生自述“人都要抽筋痛暈過去”,工友趕緊將他送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黃埔院區急診科。
接診的黃埔院區急診科潘誠醫師在體查時,發現測不出患者的血壓,結合他在高溫環境下的工作史和癥狀,初步判斷可能是中暑引起的“熱痙攣”,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其腎功能損傷、橫紋肌溶解。急診科快速予以大量補液、降溫、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搶救,所幸救治及時脫離了生命危險,后續轉入重癥醫學科觀察治療。
“患者幸好送醫及時,如果進一步發展為熱射病,可能會造成多器官的衰竭,”潘誠醫生介紹。
一到夏天
“熱射病”這一名詞就霸屏熱搜榜
引發廣大網友討論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究竟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刷屏
死亡率高達80%
通俗地理解,熱射病就是最危險、最嚴重的中暑,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肌肉組織、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問題,極易引發多器官衰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但千萬別因為中暑2字就小看它
熱射病是極重的中暑
致死率高達80%
如出現頭暈、惡心、接近40℃的體溫
要立刻送醫救治
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除了最危險、最嚴重的
熱射病之外
大家也千萬別把中暑當小事
關于中暑
這些你一定要了解
01
中暑有什么表現?
當長時間處于高溫下,人體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導致體溫調節障礙,汗腺功能衰竭,人就會中暑。
- 輕癥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
- 重癥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可以表現為這3種類型的混合型。嚴重的話,可以導致死亡。
- 其中“熱射病”是重癥中暑的一種,對人的生命危害最大,死亡率超過50%,其典型癥狀是體溫超過40℃。如此高的體溫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腦細胞大量死亡。
大腦在全身器官中產熱量最大,熱量消耗占全身的1/3。同時,腦細胞也非常嬌嫩,承受不起40℃的高溫。一些經過搶救幸存下來的熱射病患者,有的長期處于植物人狀態。
02
如何預防中暑?
出門做好防曬散熱,盡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動。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涂抹防曬霜。
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等的織物,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天氣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而且,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天氣炎熱,多吃生菜、黃瓜、西紅柿等蔬菜,以及含水量較高的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新鮮水果。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喝水。別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升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
要預防熱射病
首先要預防中暑
最重要的一點:多喝水
“抱冬瓜睡覺”突然走紅
醫生緊急提醒
最近
網上流行起“抱著冬瓜睡覺”
據說可以有效防暑降溫
保質期長,還不貴
買了不吃虧,買了不上當
無論男女老少
還是貓貓狗狗
都可以擁有一只屬于自己的冬瓜
但也有很多人有疑問
外面熱成這樣
一只冬瓜真能管用?
真!能!
其實,抱冬瓜睡覺這種方法在古代就已出現。曾有《夏夜抱瓜眠》一詩為證,其清涼助眠的效果結合了物理屬性和中醫理論。
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類似“天然水枕”。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收體表熱量。
不僅如此,從中醫理論上看,冬瓜皮作為一種中藥材水煎內服,還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與作用等。
- 哪些人可以用冬瓜助眠?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中醫康復科主任楊祖福接受采訪時表示,一般推薦不便開空調、風扇的老人、幼兒、孕婦可以嘗試。
但對脾胃虛寒、陽虛體質人群來說,冬瓜的物理降溫可能加重腹痛、腹瀉;體弱畏寒的老人、兒童可以用薄棉布包裹間接接觸,或放枕邊局部降溫。
而且,冬瓜升溫后,可以浸冷水擦干,還能重復使用。
- 用冬瓜助眠需要注意什么?
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不小心會刺傷皮膚,因此使用前需要洗凈冬瓜表面的白毛,保留冬瓜外皮。
睡覺時,采用抱著或摟著的方式,著重為四肢降溫,避免腹部直接接觸。
這些你都記住了嗎?
覺得有用的話
趕緊轉發告訴更多的人吧
深圳大件事(nandusz)、N視頻報道
來源:@深圳天氣、@廣東天氣、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重慶日報、錢江視頻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