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起
江海中小學生正式迎來了暑假
暑期安全問題值得關注
????
夏日炎炎,酷暑難耐
游泳、戲水
成了許多大小朋友消暑的首選
然而,清涼背后暗藏危機
不少人選擇到
野外河湖、水庫、溪流等地“野泳”
殊不知危險重重!
暑期
是兒童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發期
家長和孩子們務必提高警惕!
01
野外水域“四宗罪”
很多溺水悲劇
發生在看似平靜的
江河、水庫、水塘、溪流等野外水域
它們暗藏“殺機”:
水況復雜
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漩渦、水草等,易發生意外。
水質不穩
野外水域的水未經消毒,水質差、細菌多,與皮膚黏膜或傷口接觸,易導致病毒、寄生蟲入侵。
水溫不定
水面與水下溫差大,肌肉受冷水刺激易抽筋,進而增加嗆水甚至溺亡風險。
人員稀少
野外水域通常人員稀少,一旦發生意外,難以及時求救或被救,隱患極大。
02
溺水自救“四步法”
屏住呼吸,雙手在前
頭向后仰,用嘴呼吸
雙手貼近水面,伸到頭頂上方
下頜上仰,膝關節微屈
↑世界游泳冠軍楊麗娜示范正確自救法
此外
注意周圍
是否有能幫助漂浮的物品
可將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東西
抱在身前
有助于漂浮,等待救援
03
溺水施救“4字訣”
發現有人溺水
千萬不要盲目下水救人
可在岸上通過“叫叫伸拋”法施救
“叫”:大聲呼救,尋求他人幫助;
“叫”:撥打110、119、120等急救電話;
“伸”: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將樹枝、木棍、竹竿等遞給落水者;
“拋”:將泡沫塊、救生圈、密封塑料瓶等漂浮物拋給溺水者,等待救援。
如果具備下水救援條件
救援者應從背后接近溺水者
再托起他的身體
讓頭露出水面,側游上岸
未成年人
對溺水風險識別和判斷力有限
家長及其他監護人有責任
對孩子進行監護
并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讓他們認識到溺水的危險性
以下7個要點,家長們要牢記:
1.不讓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
2.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具;
3.讓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抽筋;
4.水中不喂孩子吃東西,以防被嗆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嬉鬧,防止嗆水;
6.不讓孩子到陌生、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7.不準未成年人擅自下水施救。
安全無小事,防溺記心間!
讓我們共同為孩子們
筑起一道堅固的防溺水安全屏障
遠離野外危險水域
平安快樂過暑假
來源:江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人民網 封面圖由AI生成
關注【江海高新發布】
讀懂高新 關注江海
新聞資訊 一手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