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每年休賽期都少不了大新聞,但今年的雄鹿,屬實有點讓人看不懂,他們一通操作下來,不僅沒被說服要“重建或者“擺爛,反而讓人覺得,這隊到底是不是在給東部攪局添堵,尤其是最近科爾·安東尼被灰熊買斷,澄清期一過就要加盟雄鹿,這波操作,多少有點讓火箭球迷都得點個贊,更別說原本以為能穩坐東部前二的尼克斯和凱爾特人了。
先看科爾·安東尼這事,灰熊其實早就有騰薪資空間的打算,這哥們在魔術打替補時還行,去了雄鹿,出場時間不多,數據也一般,季后賽直接掉線,命中率低到讓人心疼,按理說,這種“角色球員被裁員沒啥好說的,畢竟利拉德、比爾這種級別的都能被擺上貨架,安東尼這種就更正常,但問題的關鍵是,他被買斷后,第一時間就被曝出來要去雄鹿,這隊到底圖個啥,難道真缺個“場均9分的后衛嗎,還是說雄鹿高層看重的是他的突破和組織?
其實懂球的都明白,雄鹿現在缺的不是一個能得分的板凳控衛,而是如何在失去大洛和利拉德之后,把陣容縫合到不降反升,這就看管理層的操作功底了,你說巧不巧,雄鹿偏偏就靠著一堆“白菜價合同把核心輪換全都續了:波蒂斯3年4400萬,普林斯2年710萬,特倫特2年750萬,小波特2年1100萬,這幾個人的表現真心不差,工資卻壓得死死的,放眼全聯盟,這操作也就火箭能對噴兩句了,但火箭花的錢可沒這么省。
咱們回顧下雄鹿休賽期的每一步,波蒂斯是典型的攻防兼備,常規賽13.9分8.4板2.1助,三項命中率都在線,季后賽還能頂住壓力,年薪還不夠1500萬,現在自由市場上能找到幾個這樣的藍領?普林斯上賽季80場常規賽,攻防都能打,三分命中率43%,這種頂級3D,居然只簽了2年710萬,31歲正值當打之年,拿這錢去簽個新秀都懸,特倫特更夸張,26歲,場均11分,還是能防能投的側翼,這種人要是放到自由市場,隨便拉個報價都不止這個數。
再加上小凱文·波特,防守、組織、沖擊力都在線,2年1100萬,簡直白菜價,雄鹿這波操作,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你說他們不爭冠吧,陣容深度和性價比又實打實地提升了,你說他們要重建吧,這幫人全是能打硬仗的主力輪換,難怪火箭球迷都說,雄鹿這波操作,放在休賽期就是最成功的球隊之一。
不過問題也不是沒有,雄鹿雖然補強了陣容深度,但失去大洛和利拉德,內線和一號位的火力肯定會受影響,特納和米西奇只能說是合格補丁,真遇到季后賽級別的對抗,還得看字母哥和米德爾頓能不能頂住,畢竟對手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步行者、凱爾特人這類球隊,雖然說休賽期也有損失,但底子厚,年輕球員多,真要打起來,雄鹿也未必能占到便宜,問題來了,這么多高性價比合同,真的能撐起雄鹿的冠軍夢嗎?
還有個點不得不提,雄鹿這波操作讓東部格局又多了變數,原本大家都覺得尼克斯、凱爾特人能在東部通吃,唐斯、哈特這些新援也都讓尼克斯壓力大減,但現在雄鹿這陣容一擺出來,別說穩進前四,真要保持健康,誰敢說他們不能黑馬突圍,尤其是科爾·安東尼這種剛被裁的后衛,真要狀態回暖,絕對能填補替補席的短板。
當然了,球迷的擔心也不是多余,雄鹿能不能把這些“性價比之王用明白,還得看主帥怎么調度,畢竟上賽季季后賽的教訓還在眼前,角色球員不是不會掉鏈子,關鍵時候還得靠核心球員穩場面,可話說回來,這年頭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合適的人,能把錢花得明白,才是真本事。
總結一下,雄鹿這個休賽期用極低的成本把陣容拼起來,看似沒啥大牌操作,實則每一步都在為新賽季埋雷,東部格局又開始亂了,尼克斯、凱爾特人以為壓力小了點,結果雄鹿又突然冒頭,唐斯們要想輕松過關,估計得多帶幾瓶速效救心丸了,最后還得感嘆一句,NBA這聯盟,真是沒有絕對的贏家,只有會算賬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