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吉隆坡的午后,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手握在了一起。這場持續(xù)近一小時的會談,傳遞出中方對中美關系的核心訴求:美方需以客觀、理性、務實態(tài)度看待中國,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政策。然而就在這場外交對話前十天,太平洋彼岸上演了一場令人瞠目的貿易鬧劇,為“美國信譽”這個詞打上了巨大的問號。
特朗普(資料圖)
時間倒回至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與越南達成“歷史性協議”,宣稱將對越南輸美商品征收20%關稅。這數字看似比最初威脅的46%溫和許多,瞬間成為國際頭條。但鮮為人知的是,參與談判的知情者描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場景:就在特朗普按下發(fā)送鍵前,越南談判團隊始終以為雙方敲定的稅率是11%左右。這近一倍的稅率跳升,像變魔術般在最后時刻突然降臨。
四名了解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越南官員放下電話時指節(jié)可能已經發(fā)涼。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典型的“特朗普式突襲”——明明已進行數周的專業(yè)談判,卻在領導人通話環(huán)節(jié)被單方面改寫劇本。河內政府甚至來不及在聲明中提及具體稅率,只模糊祝賀雙方達成“公平、平衡、互惠”的貿易框架。而那份據說提到美國將“大幅削減”關稅的聯合聲明草案,至今仍鎖在抽屜里不見天日。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在此顯露無疑。7月8日他在白宮直言不諱:“我們沒法與200個國家逐一會面”。這種對傳統貿易談判的不耐煩,直接催生了對菲律賓的同樣劇本——20%關稅最后通牒將在8月1日生效,且沒有越南享有的原產地規(guī)則讓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沉默與越南方面的冷處理形成詭異呼應,雙方至今未公布任何正式協議文本,讓這場“達成的協議”顯得像海市蜃樓。
河內的服裝廠里,縫紉機仍在轉動,但焦慮已爬上管理者的眉梢。根據美國國際貿易署的數據,美越貿易額在二十年間實現了令人眩暈的增長:從2002年雙邊貿易協定簽署時的29億美元,躍升至2022年的1390億美元。越南如今高居美國第六大進口來源國,數百萬就業(yè)崗位系于這條貿易紐帶。前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馬西亞爾點出關鍵:“越南對美國的信任是30年積累的資產,這次事件讓中國在影響力競爭中意外得分?!?/p>
越南(資料圖)
這場關稅變臉風波引發(fā)的震蕩遠超貿易本身。當各國談判代表看到越南的遭遇,一個幽靈問題開始盤旋:專業(yè)外交官談成的條款,是否隨時可能被一條推文推翻?前美國助理貿易代表哈里·布羅德曼的警告振聾發(fā)聵:“總統的舉動直接摧毀了談判人員的可信度。下次別國代表會質疑:我們?yōu)楹我速M時間?”
此刻回望吉隆坡的會談桌,王毅強調的“客觀、理性、務實”六字箴言顯得格外有分量。當特朗普用突襲式關稅重寫貿易規(guī)則時,魯比奧聽到的是中方對穩(wěn)定性的呼喚。美越貿易的1390億美元紐帶不會一夜斷裂,但信任裂縫需要誠意彌合。畢竟國際貿易不是撲克游戲,當“虛張聲勢”成為常態(tài),最終輸光的將是所有人的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