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國民黨軍依靠美援武器組建了大量美械部隊,其中確立的美械軍番號總計有13個。
其中出自駐印軍系統的有新1軍、新6軍;出自遠征軍系統的有第2軍、第8軍、第53軍、第54軍、第71軍;另外則揀選主力調配美械,計有第5軍、第13軍、第18軍、第73軍、第74軍、第94軍。
到解放戰爭開始后,其中的一些美械軍改為整編師,還有的則保持了軍的番號,其部署狀況大致為:
A:東北方面,新1軍、新6軍、第13軍(后劃歸華北)、第53軍(曾在華北作戰)、第71軍;
B:中原、華東方面,第2軍/整編第9師、第5軍/整編第5師、第8軍/整編第8師、第18軍/整編第11師、第54軍/整編第54師(后調東北)、第73軍/整編第73師、第74軍/整編第74師;
C:華北方面,第94軍。
很顯然,當時用在華北方向的美械部隊是不多的,這邊的中央軍主要是胡宗南系的第3軍、第16軍,另外還有侯鏡如的第92軍,以及后來調來的粵軍系第62軍,還有青年軍系部隊。
除了中央軍外,就是傅作義系部隊了。
在這種情況下,常駐在華北的美械第94軍的地位就比較突出。
畢竟其余的美械部隊,第53軍只是短暫地在華北方面使用,而第13軍則遠在熱河,實際上也顧及不到華北的其他區域。
更何況這個第94軍還接收了美軍遺留的大批武器彈藥,使得其裝備水平較普通美械軍更為充實。
但鮮為人知的是,華北的很多國民黨軍還承擔著向東北方向提供支援的任務,第94軍常駐天津,自然也不能例外。
這個軍是陳誠的“土木系”部隊,論軍內地位,次于第18軍、第54軍,大致可居于第三號的位置。
其所轄的第5師、第43師、第121師原本均為雜系部隊,但在“土木系”的消化下,也都逐漸中央軍化;在抗戰末期換裝美械后,這個軍顯然比普通的中央軍要強很多。
在著名的影視劇《潛伏》中,第94軍的名號就出現了好幾次,估計看過的朋友還會有印象。
因為向東北方面提供支援的緣故,該軍第5師早在1946年時就曾出關作戰。
到1947年,在東北我軍夏季、秋季攻勢的壓力下,國民黨軍被迫從華北抽調6個師馳援東北,其中就包括了第94軍第43師。
相較于一年半前第5師只是在東北短暫作戰,這次第43師來東北后,就沒那么好來好走了。
在秋季攻勢第三階段的金鳳山、代官堡之戰中,侯鏡如所率的第21師大部以及第43師一部被殲。
此戰后第21師回到華北整補,而第43師則未能歸還建制,隨后跟第195師合編到陳林達的新5軍建制內。
新5軍是一個抽組合成的部隊,其第43師來自第94軍,第195師則來自第52軍,另有暫編第54師為東北保安部隊升格。
因為暫編師沒什么戰斗力,所以新5軍的主要戰力就是第43師和第195師。
但這個軍剛編成不久,就趕上了東北我軍的冬季攻勢。
在冬季攻勢作戰中,新5軍被我軍包圍在公主屯地區,經激戰后該軍被全殲,出自第94軍的第43師就這樣覆滅在了東北。
有意思的是,第94軍舍不得這個番號,事后又重建了第43師,然后再到平津戰役時覆滅,也算是后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