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越南被本國企業質疑:可能惹惱中國,值得嗎?)
文 觀察者網 熊超然
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將對越南輸美產品征收20%關稅,低于其最初威脅的46%。不過,美越兩國均未提供具體細節和協議最終版本,河內方面也尚未確認新的關稅稅率,僅稱雙方已達成“公平、均衡的互惠貿易協定框架”。
7月14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出,由于這份所謂的“美越貿易協議”缺乏細節內容,這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困惑和不確定性。此前,美媒還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爆料稱,越南很可能被“擺了一道”,特朗普突然單方面將關稅稅率提高到20%,令越南方面措手不及。
特朗普被指突然單方面將關稅稅率提高到20%,令越南方面措手不及(資料圖)
“越南與特朗普提前達成貿易協議,這值得嗎?”許多企業紛紛質疑河內方面,究竟是通過迅速行動鎖定了更有利的關稅條款?還是放棄了太多利益?
報道提到,在特朗普宣布的協議中,美方還附加了一項條款——任何被視為“通過越南轉運的商品”都將被征收40%的關稅。雖然所謂“轉運”未被明確定義,但該條款引發了企業界的擔憂,他們擔心使用中國制造的原材料將受到懲罰,而這些原材料對越南的供應鏈至關重要。
對于向阿迪達斯、卡爾文·克萊恩(Calvin Klein)和哥倫比亞等服裝品牌提供代工服務的越南紡織大廠Thanh Cong Garment而言,能避開特朗普最嚴苛的關稅本應是重大利好消息,但該公司董事長陳如松(Tran Nhu Tung)表示,20%的稅率與越南服裝制造商目前繳納的15%至17%的進口關稅相比并不算高,但“轉運條款”可能會帶來巨大挑戰。
“對于那些使用中國材料、但在越南制造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的關稅是多少?20%、30%還是35%?”陳如松擔憂地說道:“我們需要等待。”
此前,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已經明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換取所謂關稅減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一家越南工廠內,工人正在熨燙衣服(圖/美媒)
對陳如松的企業而言,在客戶趕在7月9日關稅緩征期截止日前集中出貨后,來自美國客戶的第三季度訂單量已驟減15%至20%。越南服裝制造業從棉紗到拉鏈、松緊帶等原材料,高達70%都需從中國進口,這使得該行業很難避開轉運貿易的牽連。
“越南服裝公司的大部分服裝材料都從中國進口,”陳如松說:“因此,除了中國,很難找到其他材料供應商?!?/p>
越南是美國服裝、鞋類、電子產品和其他產品的最大供應國之一,近年來已成為制造業大國,吸引了蘋果、耐克和三星等公司。如今,許多公司都在努力弄清楚這項新貿易協議的真正實施機制——越南究竟是通過迅速行動獲得了有利條件,還是反而作繭自縛了。
咨詢公司MAC Advisory的客戶包括眾多跨國企業和越南政府,其創始人里奇·麥克萊倫(Rich McClellan)認為,越南對于貿易關稅戰的解決方案已經明朗化,這讓人松了一口氣,但所謂的協議中仍然存在諸多變數,其中“轉運條款”是協議中最模糊、最具潛在風險的部分。
《金融時報》指出,作為全球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越南的出口額占GDP比重近90%,其三分之一的出口產品銷往美國,關稅上調將直接威脅其經濟增長。近年來,越南對美貿易順差激增,2024年達到1230億美元,規模僅次于中國和墨西哥,位居全球第三。此外,越南制造業大量投資來自中國,去年中國投資占比接近新批項目的三分之一。
專家表示,特朗普政府對“轉運”的定義可能涵蓋一系列行為,從簡單地將中國商品重新包裝并貼上“越南制造”標簽,到在越南制造的商品中使用中國原材料。
報道稱,考慮到特朗普政府試圖孤立中國,商界擔憂美方可能擴大“轉運條款”適用范圍,這對越南將造成重創——該國眾多企業依賴中國原材料和零部件,若強行要求“去中國化”,恐難實現。
一名常駐河內的美國商人直言:“這根本不現實,因為這沒有考慮到全球供應鏈的運作方式。這不僅對越南不可能,對所有國家都不可能?!?/p>
此外,另一個重大未知數是越南的關稅稅率將如何與鄰國形成對比,這一差異對越南保持其制造業中心的競爭優勢至關重要。特朗普政府已設定8月1日的新截止期限,要求各國與美國達成協議。
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和越南達成的“分層關稅協議”,他在社交媒體發文稱,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被征收20%的關稅,而任何被視為“通過越南轉運的商品”都將被征收40%的關稅。
彭博社稱,此舉將打擊那些含有中國或其他國家零部件、經越南轉運或僅經過簡單組裝便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這種做法效仿了美國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現有貿易協定中的相關條款。
當天晚些時候,越通社報道稱,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與特朗普就越美關系及兩國關稅談判等問題通電話。特朗普強調,美國將繼續與越南合作解決影響雙邊貿易的問題。蘇林建議美方盡快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并取消美對越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
不過,事后有人發現,“事情并不簡單”。根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7月10日的報道,越南很可能被“擺了一道”。四名消息人士透露,實際上在特朗普宣布消息前,越南談判團隊一直認為,雙方商定的關稅稅率其實在11%上下,不料最后關頭,特朗普突然單方面提高到20%,令越南方面措手不及。
事實上,路透社早前也注意到,越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雖對雙方就貿易框架聯合聲明達成共識表示祝賀,但并未確認具體的關稅水平。而特朗普所說的20%的關稅將適用于哪些產品,是否部分產品的總稅率會更高還是更低,目前也尚不可知。
盡管目前協議的細節尚不明朗,尤其是所謂“轉運”的定義與執行標準,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媒當地時間7月3日均指出,這一條款顯然是將矛頭直指中國。經濟學家與區域分析師認為,美越貿易協議的相關條款凸顯了特朗普政府在亞洲的核心目標之一:遏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將中國“擠出”供應鏈。
越南河內的服裝店(資料圖)
報道認為,這種將正常經貿問題政治化、惡意排擠中國的做法,給與中國邊境相鄰、產業鏈深度融合的越南帶來了巨大挑戰。河內國家經濟大學的經濟系主任Pham The Anh補充說,這還會“惹惱”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他稱,越南在談判中一直保持謹慎,但現在“處境艱難”。
非政府組織“國際危機組織”(ICG)的亞洲項目副主任Huong Le Thu難掩擔憂道,“越南正在走鋼絲(a very thin line)……任何機制都很容易激怒中國?!敝蟹揭讯啻尉娣Q,如果自身利益受到威脅,將會產生后果。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貿易休戰’目前可能會持續下去,但中國對其他地方正在發生的事情越來越警惕:美國試圖努力達成可能將中國企業從全球供應鏈中孤立出來的交易。”
彭博社曾發文指出,美國官員目前正同亞洲和歐洲的主要貿易伙伴深入談判,以推動達成新的協議,而其中將包括針對中國的限制內容,或確保對方承諾跟隨美國在貿易領域一同對抗中國。
美國與越南達成的貿易協定是否針對中國?是否會對中國產生影響?這是否會損害中國出口商的利益?中方將如何回應?
7月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在回復相關問題時指出,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一直堅決反對。中方注意到相關情況,正在開展評估。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但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中方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