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美國政壇的“宮斗劇”又上演了一出新劇情。特朗普一邊高調裁掉國務院1350人,揮刀改革“肥冗”的外交體系;另一邊,他的國務卿魯比奧卻在馬來西亞與中國外長王毅見面,態度罕見緩和,甚至提出中美“聯手”的可能性。
看似矛盾的兩場戲,實則都繞不開一個關鍵詞:中國。
7月上旬,美國國務院突然宣布大規模裁員,解雇了1107名公務員和246名外交官,總計1353人,占國務院職員總數的7.5%左右。
表面上看,這是特朗普政府早前提出的“精簡政府”計劃的延續,背后則是馬斯克時期留下的“離職補償”制度開始發力。這個計劃看上去很有“效率革命”的味道,實際操作卻是外交系統最先動刀。這讓許多美國政界人士炸鍋了。
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公開批評稱,這一做法簡直是“荒謬之極”,認為這等于主動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外交能力,尤其是在中國持續擴展影響、俄烏沖突、中東不穩的大背景下,美國不該在外交上“斷臂自保”。
確實,目前的全球格局早已不是“美國獨大”的單極時代,面對金磚國家集體崛起和中東地緣政治重組,美國偏偏這個時候削弱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代表和話語權,怎么看都有點“自己給自己拆臺”的味道。
與國務院裁員同步發生的,是魯比奧和中國外長王毅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正式會晤。
值得一提的是,魯比奧在過去一直是中國外交的“老對頭”之一,長期在涉港、涉臺、涉疆問題上對中國指指點點,甚至被中國列入“不受歡迎人物”名單。這次他不僅主動出現在王毅面前,還罕見提到“合作”和“溝通機制”這些正面詞匯,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中方也沒有客套,王毅外長在會談中明確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用理性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二是制定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對華政策,三是秉持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則處理中美關系。
很明顯,中方這次態度很直接,而魯比奧方面也表示中美應重啟建設性對話、推動務實合作。用一句話總結:過去高調反華的魯比奧,如今在外交前線也要學著務實。
那為什么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件卻頻頻牽出“中美關系”這個關鍵詞?答案很簡單——美國真的焦慮了。
表面上看,美國國務院的裁員屬于“機構瘦身”,但實際是“戰略焦慮”的外化表現。如今的美國面臨三重壓力:
財政壓力:通脹高企、債務上限頻觸,政府連養老金都要精打細算,自然會將裁員視為最直接的“減負”方式。
地緣風險失控:俄烏沖突打了兩年沒結果,中東因以巴沖突陷入死局,美國在這些熱點地區的控制力不斷下滑。
中國持續崛起:外交、經濟、科技、軍事四大方向,中國不斷推進國際布局,逐步從“被動應對”變為“主動塑造”局勢。
這三重壓力下,國務院被“手術”,實際上說明美國在調整自己的全球戰略支點,把有限資源優先投向對手強勁、局勢敏感的方向。而這第一個優先對象,毫無疑問就是中國。
所以說,裁掉1350人,并不是為了“省點小錢”,而是給外交系統重新排兵布陣,讓人力、資源集中對抗中國這個最大的“戰略對手”。
再來看魯比奧這場突如其來的“溫和外交”。
別忘了,魯比奧曾是美國政壇的“反華急先鋒”,如今卻一反常態地釋放“中美合作”信號,這不僅是中美外交局勢緩和的信號,更是魯比奧自身政治地位開始動搖的表現。
目前,隨著特朗普團隊對國務院“動刀”,外交政策的主導權從魯比奧手里慢慢滑向了中東事務特使威特科夫等人手中,魯比奧需要一個“再登舞臺”的理由,而與中國對話,無疑是最具戲劇性的“轉場方式”。
用更直白的話說:這是魯比奧在用“中美合作”的橄欖枝,給自己找一個重新參與大國博弈的機會。
但問題在于,中方并沒有對他的“聯手邀請”作出正面回應,因為中國早就明白一個道理:美國的表態,經常只有三分靠譜。
就在魯比奧和王毅握手的同時,美國在西太平洋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軍演——“部隊重返太平洋”。
300架戰機、數千士兵在關島集結,演習區域直指臺海、南海等中美“高風險摩擦點”。這不是“常規練兵”,而是一場帶著強烈對華震懾意味的演習。
同時,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喊話,要對“與中國走太近”的國家征收額外10%關稅,并向韓國施壓,要求“聯手遏華”作為貿易讓步條件。
這些動作背后的邏輯再清晰不過了:嘴上說合作,行動上還是處處設防,甚至提前演練“沖突預案”。
面對美國的軍演和貿易威脅,中國的回應一如既往理性、堅定。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堅持公平競爭、平等協商,不怕摩擦,但絕不接受脅迫。人民日報也發文強調:“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更關鍵的是,中國正在用事實說話:海軍艦艇數量已全球第一;殲-20五代戰機快速列裝;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不斷擴容;東盟、“一帶一路”伙伴紛紛靠攏……
與其說中國是在被動應對美方挑釁,不如說它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秩序的游戲規則”。
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一個高度緊張但也暗藏機會的“臨界點”。美國焦慮中國的崛起,這是事實;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也是事實。但真正的挑戰在于:雙方如何在競爭中維持理性、在博弈中保留對話空間。
我們不該對所謂“中美聯手”抱有過高幻想,也不能被暫時的摩擦所嚇倒。中美關系的本質,就是一場長期而復雜的戰略平衡游戲。
對于中國來說,與美國打交道的經驗已經很豐富。要保持戰略定力,不能被所謂的“聯手”迷惑,更不能低估美國在其他戰線上的牽制力。
這場裁員風波,只是美國自我調整的一部分,真正的較量,還在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