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名字,陌生的情緒,這場美國大滿貫女單半決賽剛一落幕,朱雨玲4:2淘汰伊藤美誠,許多老球迷的心情大概比比賽比分還復雜,說是久違的場面也好,說是意難平的劇情也罷,這場勝利讓人有點“既高興又繃著,你說巧不巧,朱雨玲過去在伊藤美誠身上吃過的虧,這回全都還回去了,但她的角色早就變了,國乒內部的心態也和幾年前完全是兩碼事
先說朱雨玲和伊藤美誠的“前緣,彼時國乒一姐,世界排名第一,2018瑞典、2019奧地利,兩場硬仗都是被伊藤美誠零封或者碾壓,外戰不穩的標簽貼得死死的,再加上后來被長崎美岫補了一刀,連敗給日本隊員,那會兒誰還敢說朱雨玲是國乒鐵板釘釘的核心,東京奧運周期,教練組的信心搖擺,球迷心里也沒底,事實就是這樣,競技體育誰都不慣著你,狀態不好就得往后站
問題來了,朱雨玲那一波低谷,除了技戰術被研究透,心理防線崩了也是實打實的,誰能想到巔峰期的世界第一,能因為連續外戰失利,慢慢被國乒邊緣化,最后連奧運名單都沒混到,別說球迷難受,她自己心氣兒都散了,后來直接退役,身體和心理狀況都不行了,醫院、治療、調養,人生一夜轉彎,誰看都覺得可惜
但故事沒完,朱雨玲退役后被中國澳門引進,這事當時還在球迷圈里小炸了一下,說是“人才流動,其實就是各取所需,澳門看中她的實力和影響力,她也需要個重新上場的機會,換個身份再拼一把,不管承不承認,這一招多少有點破釜沉舟的味道,那些年國乒內部競爭白熱化,孫穎莎、陳夢、劉詩雯這些新生代全都崛起得太快,朱雨玲的舊傷舊病,再也追不上時代的步伐
說回這場半決賽,朱雨玲面對伊藤美誠,場面其實一點不輕松,比分拉鋸,僵持局面下,反倒是朱雨玲更像那個心理素質過硬的人了,關鍵分上敢出手,敢搏殺,這和她當年被質疑“關鍵球掉鏈子的形象,簡直判若兩人,球迷感嘆之余,也只能說競技體育就是這么現實,昨天的“軟肋,今天也可能變身“殺招,伊藤美誠的技術沒啥大變化,但朱雨玲這幾年沉淀下來的東西,明顯更牢靠了
值得一說的是,朱雨玲現在身份變了,澳門隊員,跟國乒直接利益其實沒那么綁死了,這種情況下,她贏伊藤美誠,球迷當然拍手叫好,畢竟“外戰贏日本自帶流量buff,但你要說國乒教練組心里就沒點別的味道,那肯定是假話,畢竟朱雨玲要是沒被棄用,沒經歷那幾年低谷,今天站在決賽場上的選手名字會不會不一樣,這種“如果,沒人說得清,但多多少少是個遺憾
再說到國乒現在的局面,這幾年新老更替,確實做得挺快,孫穎莎、陳夢們沖得猛,成績也撐得住面子,但這種“老將被邊緣,外戰翻身的橋段,反過來讓人反思到底什么才叫“用人,教練組看重的是當下的穩定和抗壓能力,但誰能保證心理難題就一定不能克服,誰又能保證一時的低谷就不是厚積薄發的鋪墊,朱雨玲的這場勝利,多少帶點“被證明的意味,當然也有點“被錯過的嘆息
不得不說,競技體育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絕對的宿命,能站上決賽場的都不是簡單角色,但像朱雨玲這樣,跌落又爬起,換個身份還能拼到頂尖的,真不多見,這對所有還在賽場上掙扎的球員來說,都是個信號——別急著自我否定,也別迷信眼下的主流標準,有時候,換個角度就是新生
當然了,這場勝利之后,朱雨玲還要和陳熠爭冠軍,國乒球迷該支持誰,網上已經吵開了,有說“朱雨玲是自己人,也有說“陳熠才是真正的中國隊,爭歸爭,情緒都是真的,畢竟誰都想看到自己熟悉的名字站在最高領獎臺上,不管是以什么身份
回頭看,朱雨玲一路走來,確實跌宕起伏,曾經的“國乒希望變成了“被遺忘的舊將,現在又以全新身份打回巔峰,這種人生起落,誰看了都得感慨一句“競技體育就是這么殘酷,也這么精彩,球迷心里有高興,有不舍,也有點無奈,或許這才是體育最大的魅力——永遠不給你劇本,永遠意外不斷
最后,誰拿冠軍都值得祝福,但朱雨玲這一場,贏的不只是比分,更是自己的人生,國乒該點贊,但也難免心里五味雜陳,畢竟有些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有些故事,錯過了就永遠補不回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