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欽在美國的大滿貫男單決賽上,干凈利落地以4比0戰勝了日本選手張本智和。
這不僅是他第三次拿到大滿貫男單冠軍,
更讓他對張本智和的連勝記錄擴大到了八場,顯示出他強大的實力。
這場大勝,也被看作是王楚欽對前輩張繼科之前一些批評的有力回擊。
張繼科此前對王楚欽的批評焦點
張繼科過去沒少公開點評王楚欽。他主要說了三點:
腳步不穩:張繼科覺得王楚欽腳下不穩,意思是腳步移動不夠靈活,這會影響他在單打比賽中的發揮,甚至說過“男孩步伐不行,很難拿最高榮譽”這樣的話。
打球習慣偏科:他認為王楚欽太依賴反手了,正手功夫不夠強。張繼科明確說過,“反手厲害但正手不行,當不了最頂尖的選手”,還拿自己舉例,說“關鍵時候,我更相信自己的正手”。
大賽壓力下表現:在巴黎奧運會上,王楚欽作為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在單打項目上早早出局,只打到32強。當時張繼科就有點諷刺地說:“世界第一是32強嗎?”意思是指王楚欽的名氣和實際大賽成績不太匹配。
王楚欽本次決賽如何“打臉”
這次決賽,王楚欽的表現可以說直接回答了張繼科的擔憂:
腳步靈活又穩當:面對張本智和兇狠的進攻,王楚欽好幾次都快速移動腳步,側身用正手打出好球。特別是第三局,王楚欽一度1比6大比分落后,但他就是靠精準的跑動,一分分追回來,最后12比10拿下這關鍵一局。這證明他過去被說的“腳步問題”,現在反而成了他的制勝法寶。
正手反手都厲害:整場比賽,王楚欽用正手得了很多分,打得很準。同時,他的反手也很有威力,好幾次直接得分,尤其是在第四局的關鍵時刻,一個反手直線球直接鎖定了勝局。張繼科擔心的正手不行,在比賽里完全被打破了。
扛得住壓力:這次比賽一路都不輕松。四分之一決賽對達科,王楚欽在7比10落后的情況下連追5分贏了下來。半決賽對勒布倫,更是打滿了七局才艱難取勝。最后決賽又干脆地贏了張本智和。這三場壓力巨大的比賽,他都頂住了,而且都贏了,說明他現在在大賽里非常能扛事,心態很成熟。
張繼科態度的微妙轉變
王楚欽贏球后,張繼科的態度似乎也有點變化:
從挑毛病到肯定成績:今年早些時候在多哈的世乒賽,王楚欽奪冠后,張繼科就改口說這個冠軍值得高興。甚至在這之前,他還給王楚欽出主意,建議他“多打雨果的正手位”,結果這個辦法還真管用了。
但有些看法沒變:不過,張繼科雖然肯定了王楚欽拿冠軍,但好像還是覺得他腳步方面有不足。可這次王楚欽在場上靈活跑動的表現,恰恰是對這種說法最好的回答。
張繼科和張本智和的交手
這里提一下張繼科和張本智和過去的比賽:
2018年中國公開賽,當時才14歲的張本智和4比0贏了張繼科。
那時張繼科有腰傷,跑動受影響,小張本靠著速度快、進攻猛占了上風。
2018年日本公開賽,張本智和又贏了,這次是4比3翻盤張繼科奪冠,
才15歲就成了那項比賽最年輕的男單冠軍。
更厲害的是,他在同一比賽里連續打敗了馬龍和張繼科兩位大滿貫得主。
結尾:勝利是最好的答案
王楚欽這次一局未丟、完全壓制對手的冠軍,就是最響亮的回應。
張繼科曾經指出的腳步不行和正手弱,現在恰恰成了王楚欽統治比賽的核心武器。
張繼科評價球員的那一套老標準,在面對王楚欽這種新一代球員的新打法時,好像有點不夠用了。
王楚欽用這場精彩的勝利告訴大家:
新的時代,最頂尖球員該是什么樣子,是由他自己來定義的。
當我們看到年輕一代用自己的實力打破質疑、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時,
除了送上掌聲,是不是更應該思考:如何給予他們更多的信任和成長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