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干杏的酸甜、薰衣草的芬芳、牛羊肉的鮮美……這些讓人垂涎的“疆味”好物,曾因物流壁壘、銷路受限難以走出天山。如今,江蘇援疆架起跨越山海的橋梁,讓來自新疆伊犁的好物不僅香飄全國,更遠銷海內外。
鎮江援疆資金補郵費,現場試吃下單可包郵到家
7月初,現代快報記者跟隨江蘇采訪團來到“潤疆情”農特產品集中采購倉。優質大米、鮮美牛羊肉、干果一一陳列在展示柜上,一旁還有試吃裝的牛肉干、牛奶等。雖然是試運營,也吸引了不少旅客前來選購,現場試吃、馬上下單、包郵到家,這些疆味好物將裝車、跨越山海來到東南沿海城市。現場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斤裝的優質有機大米,快遞的郵費就將近70元,但如果在集中采購倉購買,援疆資金補貼后,可以全國包郵到家。
正在試運營的“潤疆情”是江蘇鎮江對口援建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的重點品牌項目,占地近500平方米,有四師供銷社的優質農產品,也有新疆褐牛制品、黑蜂蜂蜜等本地特色產品,還有江蘇鎮江的名優產品。
近年來,江蘇援伊·鎮江工作組堅持支援與合作結合,還通過鎮江前置倉,在保證輸出農產品價格穩定、品質如一的基礎上,給予運費補貼,有效解決產品出疆的物流難題。
荒坡披霞光,南通援疆讓薰衣草遠銷國內外
北緯43°,新疆伊寧縣喀什鎮,這里有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薰衣草種植園。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跟隨江蘇采訪團走進天山花海基地,一輛輛貼著“南通援疆 情暖杏疆”的觀光游覽車停在景區門口。
曾幾何時,這里6萬畝荒地只有一棵小榆樹,如今,荒坡披上七彩霞光,芬芳馥郁的香氣彌漫天山腳下。因其年均日照2800小時,晝夜溫差顯著,弱堿性土壤與純凈水資源等優勢為作物生長提供優越條件,形成“紫色花海—綠色糧田—金色果園”的立體景觀。
在景區內,現代快報記者看到當地開發的精油皂、香薰等衍生品,現場還可以調香,定制個人專屬味道;此外,果品深加工擁有1萬噸氣調保鮮庫、果干生產線,推出“夏天的果園”系列新梅干、杏脯等,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糧食加工采用物理壓榨黃豆油、玉米粉等高附加值產品,年加工能力超5萬噸……游客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源頭產品,忍不住多帶幾樣回家,來回搬運讓大家犯了難,在結賬區,工作人員讓大家掃碼“疆選”的二維碼,這是景區打造的線上電商平臺,游客加購好,一件發回家,平臺還通過直播帶貨、跨境電商拓展國內外市場。
江蘇援伊·南通工作組實施“旅游興疆”戰略,不斷提升天山花海知名度和影響力。園區以特色作物種植為基礎、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提升、以文化旅游為導向,已形成集特色種植、農事體驗、精深加工、農技研發、三產研學、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三產融合示范先導區。
在江南零距離體驗原汁原味的美味伊犁
伊犁州,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獨特的水土光熱條件孕育了眾多優質農產品。為了讓江蘇消費者全方位、零距離體驗伊犁州特色農產品,江蘇援伊助力江蘇的13個設區市設立伊犁農特產品專賣店61家,連續兩年舉辦伊犁特色年貨節生活節,組織電商助農創業大賽暨農產品銷售對接會,2023年以來累計線上線下銷售農特產品超8億元。
近年來,在江蘇援疆工作機制引領下,伊犁州農業農村局大力實施伊犁州優質農產品市場推廣項目,通過組織各類農產品企業到江蘇參加展會、設立伊犁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對到江蘇參展企業給予參展補貼等方式,逐年提高江蘇市民對伊犁農產品的認可度,打開江蘇市場,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原汁原味的伊犁風情。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蔡夢瑩 李子璇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