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菲律賓為什么敢在中國敏感的南海問題上“反復橫跳”,且愈發肆無忌憚,菲防長特奧多羅日前的言論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
他篤定:美國總統不管是不是特朗普,中國都幾乎不可能打我們。
菲律賓防長為什么如此自信地下如此結論?對于菲律賓來說,真正能“打疼”他們的點又是什么?
自5月份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在參議院敗選后,又馬不停蹄來南海找上了中國的麻煩。
當月菲律賓就策劃了一起強闖鐵線礁的行動,還使出“撞船”的老一招對抗阻攔。
對此我方也不慣著,菲律賓的公務船最后被“水炮執法”,讓菲政府丟盡了面子。
不過這件事說到底只是起點,時隔半年后“撞船”再度發生,代表的是菲律賓不再只是執行公務一樣對華挑釁,而是準備升級行動。
事實如同預料的一樣,只不過菲政府的加碼動作比想象中還要更快。
上個月菲律賓政府如法炮制,考慮和美國軍事演習之后,將第二臺中程導彈部署在菲律賓,而且美軍還準備給菲律賓提供新的“復仇女神”反艦導彈。
這款新導彈是洛馬公司研發的單兵“標槍”升級版本,能以垂直發射方式升空,配合精準制導彈頭摧毀視距外的目標,打擊距離高達1萬米。
菲律賓得到該武器后,揚言可以進行一切“反登陸作戰”。
說起來中導這回事,要知道去年因為部署了第一臺“堤豐”導彈系統,菲律賓就遭到中俄雙方施壓抗議。
馬科斯還有膽量在國內部署第二臺,也是真的很“勇”。
中國國防部用了“反噬自身、自毀家園”8個字來警告菲律賓如此做的后果,話說得很重。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的姐姐伊梅在之前也勸說,
菲政府不要試圖用導彈和中國“對著干”,他們比導彈的話和中國沒有可比性,最后只能讓菲律賓成為“新目標”。
但現在來看馬科斯完全無視了這一警告。
前幾天日本媒體又曝光了一件大事:菲律賓和日本已經私下談判好了,日本政府打算將6艘二手“阿武隈”級護衛艦賣給菲律賓。
當地時間2025年2月23日,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到訪菲律賓圣費爾南多的空軍基地。圖源:視覺中國
阿武隈級護衛艦(@環球時報)
此舉將極大程度強化菲律賓的海上實力。這6艘軍艦單艘噸位高達2900噸,是日本上世紀使用的主力,到現在已經服役30多年了。
雖然“阿武隈”艦的年齡很大,武器裝備也都過時了,
但到了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內,怎么說都還是總噸位超過1.7萬噸的龐然巨物,也是名副其實的“麻煩制造者”。
結合小馬科斯在南海日益猖獗的行動,日本的軍售計劃怎么看都像是給中國“找不痛快”。
說到底日本也不是缺這幾艘廢舊軍艦的報廢錢,也并非不知道中菲之間在南海的敏感關系,卻執意來攪局,說明他們對臺海和南海的野心也從沒有消失過。
不過這樣做給菲律賓帶來很大的風險:
菲律賓甚至沒有正式的海軍部隊,也根本沒有供養起一支艦隊的實力,他們如此小的經濟體量,建立“海軍艦隊”可能自找麻煩。
甚至給自己帶來災難性后果,畢竟想當南海“玩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又是部署導彈,又是大量購買軍艦,菲律賓真的就不怕他們強行“上桌”引火燒身嗎?
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在接受采訪時,就亮明了他們的心思。
他表示無論美國下屆總統是不是特朗普,中國都不太可能在南海動武,因為說到底“中國打不打由他們自己說了算”。
但特奧多羅也表示,不知道中國有什么計劃,但他強調美國總統到底是誰,影響不了局勢。
特奧多羅的言論后半段并不假,
想特朗普從去年剛勝選開始,美國民主黨就抓緊時間散播謠言,表示特朗普的“軟弱”給了中國改變南海、臺海局勢的機會;
實際上這種說法都存在一個明顯的謬誤——將美國的“威力”想的太大了。
他們就認為拜登在的時候,幾句“干涉臺海”的面子話真的有用,中國會因為美國誰來當總統,而改變在亞洲的戰略布局。
所以特奧多羅看得很清楚:
中國的每一步棋都是基于自身利益按部就班推進的,和美國到底是誰執政真沒有太大關系,打與不打都由中國自己決定。
但菲律賓仗著這個想法,一個勁擴充武力、將國內武裝成為一個“反華中心”就有問題了,這至少會讓他們陷入沖突的概率大幅增加。
比如2023年,美國防長奧斯汀要求菲律賓新增4個軍事基地,其中還設在菲島北段靠近中國臺灣的一側,擺明了要當美國的“前哨站”。
到了特殊時期,這些軍事基地到底如何使用,就不是由菲律賓政府說了算了。
那么美國利用這些基地進行敵對行動,菲律賓又有什么自信覺得他們能被“排除在外”呢?
再加上這些年美國在菲律賓國內大幅度增設中程導彈,采購日本、法國的海軍艦艇,擺明了要當一個“威脅”存在,每一步都往泥潭走的更深。
中國方面的告誡,提到菲律賓“自毀家園”已經說明一切了,
到了必要的時候,菲律賓的局勢很可能自己都控制不住,這就是“玩火者必自焚”的道理。
所以菲律賓防長如果真的想做到遠離戰爭,不是“下賭注”,而是軍事上盡可能遠離美國才是正確的選擇。
再者來說,菲律賓在中期選舉失利之后仍然向美國靠攏。
小馬科斯執政的最后兩年多,還是準備借著特朗普這個“靠山”繼續推行舊政策,說白了還是經濟上不夠“疼”。
中國過去兩年在很多經濟領域已經和菲律賓脫鉤斷鏈,中方援助菲律賓的工程也已經人去樓空,菲律賓的蔬菜水果橡膠也很難再賣到中國。
與此同時制造業五大行業產量全面下滑,上個月菲律賓已經將2025年GDP增長目標下調了1.5%左右。
但這些還不夠,只要馬科斯政府仍然“自信”下去,等待他們的還會有更多難受之處。
參考資料:
《菲律賓制造業繼續萎縮 五大行業產量全面下滑》中國新聞網
《菲律賓下調2025年GDP增長目標》中國新聞網
《馬科斯立場“軟化”:不介意與中國恢復和睦,兩國有“共同基因”》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