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到目前為止,是非成敗、誰輸誰贏已經有了明顯的跡象了,王毅外長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會面,將這種國際趨勢與走向引到高潮,特朗普現今如履薄冰,坐在家中連收3個壞消息。
綜合澎湃新聞、環球時報、觀察者網、鳳凰網消息,7月11日王毅外長在馬來西亞會見了美國外交一把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的會面引發全世界媒體的關注。
特朗普摘帽打招呼
第一,這是中美博弈的正面交鋒,誰輸誰贏一看便知;第二,魯比奧被中方拉黑的特殊身份,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興趣;第三,美國正在對全世界其他國家加稅,中方的意見尤為重要。
從此次中美外長受歡迎的程度以及,雙方會晤中、會晤后的表現來看,中美貿易一戰的成果已經初步顯現了。
魯比奧和王毅會晤
魯比奧作為美國國務卿外交事務的一把手,來到馬來西亞被人問及最多的不是美國與各國之間的外交關系,而是美國對各國的關稅問題,這就讓魯比奧十分尷尬,他只能不停的告訴記者,關于這些事情自己不知情,要求他們向自己主管貿易事務的同事詢問。
除了被記者追著問,特朗普的關稅以外,各國領導人或外長在與其會晤時也是向他表達了對美國加征關稅的不滿,并希望它能夠將各國的意見反饋給美國總統特朗普。
而王毅外長來到馬來西亞與各國領導人或外長在與其會晤時都是傳達兩國友好關系,并一致譴責美國濫施關稅的單邊霸凌主義行徑。
王毅外長與魯比奧的會面結束后,魯比奧在對外發表涉華言論時都顯得更加小心翼翼了。與此同時特朗普也收到了三個不好的消息。
魯比奧下飛機
第一個壞消息,面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與中國態度的堅決、能力的強大,世界各國開始走到中國身邊,擁抱中國機遇,就連美國的親密盟友也不例外。
東盟各國與中方的會晤取得圓滿成功,王毅外長描述為氣氛融洽,這表明美國多年來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正在削減。
東南亞各國,實際上長期以來對中美兩國都保持著戰略平衡,既與美國合作也與中國建立自貿區,但是此次會議上東南亞各國明顯對中方更加熱情,甚至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兩國外長都親口向中方保證,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不會以犧牲第三方利益為代價。
第二個壞消息,長期被美國視為能夠在亞太地區平衡中國影響力的印度,開始與中國走到一起。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將于近期訪華并參加上合組織外長會議。
南海區域地圖
這表明中印之間的關系正在得到快速緩和,知情人士透露稱,雙方已經擬定了一份“清單”,稀土出口限制、恢復中印直飛航班成為最可能取得突破的議題。
印度與中國關系的緩和,使美國的印太戰略陷入停擺,甚至可能作廢,因為目前印度正在與美國開展談判,如果談判無法取得成果,那么美印關系必將破裂,而中印關系回暖也是對這一事件的明顯跡象。
第三個壞消息,日澳開始脫離美國的掌控。美國國防部近來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要求他們明確在美國和中國因臺海問題發生戰爭時將扮演何種角色。
而對此,日本和澳大利亞拒絕作出承諾,稱不討論“假設性”問題。這意味著中美之間若“必有一戰”的話,美國的盟友可能都不會參與,而是“坐山觀虎斗”,到最后誰贏他們幫誰。
印度外長參加會議
這對特朗普和美國來說,是一個極為不安全的信號,意味著中國的實力已經強大到他們無法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了。
就例如,如果美國說要轟炸伊朗他的盟友肯定想都不會想,那是因為伊朗與美國沒有可比性,但是如果美國說要和中國開戰,那么他的盟友們就得考慮考慮了,畢竟在75年前他們和中國交過手,那時候的中國都打敗了他們,更何況現在的中國?
所以綜上所述,現在全世界的趨勢是維護并且升級與中國之間的關系,然后與美國開展周旋,也不得不說特朗普的執政手段“非常了得”,上任半年不到,盟友們已經開始與美國漸行漸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