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的風平浪靜,是無數英雄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有這樣一位老兵,他從放牛娃成長為戰場上的無畏戰士,再到屯墾戍邊的建設者,每一步都寫滿了傳奇與堅韌,他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離休干部郭有忠。
抗戰老兵郭有忠。
14歲放牛娃的逆襲:我要參軍打鬼子!?
“那時候家里窮得叮當響,給地主放牛還闖了禍,要不是新四軍,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郭有忠回憶起往事,眼神中滿是感慨。1925年,他出生在河南鄭州的貧苦家庭,1歲喪父,爺爺又因給地下黨送情報被國民黨抓走,無奈之下,母親帶著他和姐姐回到湖北荊州。
少年時期,郭有忠靠給地主放牛為生。直到有一天,放牛時兩頭牛打架,一頭牛意外死亡,地主逼他賠償。走投無路時,一支新四軍便衣隊出現了。“指導員知道我家的情況后,不僅幫我賠了錢,還問我愿不愿意參軍。”郭有忠激動地說,“我當時就想,跟著他們肯定能打鬼子,改變命運!”就這樣,14歲的郭有忠加入了新四軍,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人生。?
化裝偵察小能手:糞坑里躲了一整夜!?
加入新四軍后,郭有忠被編入第五師15旅44團偵察連。因為年紀小、機靈,還說著一口地道的方言,他成了偵察任務的“主力軍”。“我經常扮成算命瞎子,牽著隊長去打探情報,敵人根本想不到我是偵察兵!”郭有忠笑著分享他的“偽裝經驗”。?
偵察任務危險重重,有一次去仙桃日偽據點偵察,他們前兩次都沒查出重要情報,第三次卻被敵軍發現了。“當時嚇得心都快跳出來了,但也顧不上害怕,和戰友們躲進糞坑,大氣都不敢出。”郭有忠說,“漢奸拿著手電在旁邊照來照去,我們硬是蹲了一整夜,現在想想都覺得驚險!”為了不被俘虜,郭有忠和戰友們連襯衣扣子里都藏著毒藥,隨時準備犧牲,這份勇氣和決心,讓人肅然起敬!
戰火紛飛中的生死時刻: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戰士?
抗戰勝利后,郭有忠又投身到解放戰爭中。在棗陽雙溝鎮的戰斗中,激烈的交火持續了三天三夜,部隊最終不得不撤退。“我和大部隊走散了,為了不被敵人發現,我躺在溝里,用死人的尸體把自己蓋住。”郭有忠平靜地講述著這段生死經歷,“直到天黑,敵人走了,我才敢爬出來,第二天又拼命去找部隊。”?
1946年中原突圍時,郭有忠隨部隊過湘江,敵軍采取東西夾擊、擊其半渡的戰術,天上飛機轟炸,地上追兵緊逼,船只還不夠。“好多女同志為了不拖累部隊,直接跳進了湘江……”郭有忠說到這里,聲音哽咽,“我們團負責掩護大部隊強渡,傷亡過半,一營的戰友全部犧牲了,我的腳也被炮彈炸斷了。”即便身負重傷,郭有忠傷好后依然獨自奔赴延安,重返戰場,在解放大西北的戰斗中立下赫赫戰功!
脫下軍裝,在荒漠上建起 “新家園”?
1949年,郭有忠隨王震將軍挺進新疆,開啟了屯墾戍邊的新征程。“從內地到新疆,我們徒步走了快一個月,戈壁灘上連口水都難喝到。”郭有忠回憶道,“但大家都憋著一股勁,一定要把新疆建設好!”?
在庫爾勒,他們白手起家,開荒時糧食不夠,就只喝開水充饑,手上磨得滿是血泡,鋤頭把都被染紅了。此后,郭有忠先后參與烏魯木齊七一棉紡廠、葦湖梁發電廠等工程建設,還在磚灰廠(現卡子灣水泥廠)帶領隊伍將生產規模擴大6倍。1966年,他還帶領施工隊伍參與了阿克蘇機場的建設工程。“每天天不亮就開工,晚上摸黑才收工,看著一個個工程建起來,再累都值得!”郭有忠臉上洋溢著自豪。
抗戰老兵郭有忠修建阿克蘇機場紀念章。
從放牛娃到抗戰英雄,再到屯墾戍邊的開拓者,郭有忠用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忠誠與奉獻。他的故事,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田徐繁 李鶴玲)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