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福建省泰寧縣杉城鎮南會村熊家棟自然村的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專心致志地進行墻面混凝土澆筑作業。
圖為南會村。熊明歡攝
該項目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工程,采用“微改造+精提升”的模式逐步推進。項目負責人黃鳳龍介紹:“自4月開工以來,我們已完成路面‘白改黑’、路緣石鋪設等工作,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廢棄倉庫的改造,預計9月中旬將全部完工。”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并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南會村的變化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村子毗鄰國家5A級景區大金湖,是城區通往景區的必經之路,距離縣城僅5.5公里,距浦武高速出口也僅12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在農業方面,南會村以水稻、油茶、竹木種植為主,同時輔以小規模蔬菜種植和水產養殖,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文旅方面,南會村已有60余家農家民宿,130多戶村民從事農家樂經營,逐漸形成了特色產業示范帶。
作為全縣“四大特色文化村”之一的“鷺文化”村,南會村生態環境優美,每年吸引上萬只白鷺棲息,形成獨特的“濕地白鷺園”景觀。村子巧妙地將白鷺元素融入其中,建成鷺鳥景觀臺和雕塑,并推出“鷺茗宴”,使“鷺文化”成為南會村的獨特標識。
此外,烏石上自然村的畬族村寨還保留了龍燈、傳統建筑等文化遺產,為村子增添深厚的人文底蘊。憑借這些優勢,南會村先后榮獲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首批“國家森林鄉村”等榮譽稱號,2024年更是入選福建省高級版“綠盈鄉村”。
如今,“生態農業+文旅康養”的雙輪驅動模式已成為南會村發展的強大動力。村子建成了1050畝的特色農業示范區,并與60余家民宿、150余家農家樂建立了深度合作,開放了西瓜、甜瓜采摘園供游客體驗,形成了完整的“農旅消費閉環”。2023年,村子助農銷售農產品超過50萬元;2024年,旅游收入更是突破3000萬元,帶動村民人均增收35%。
此外,作為全縣最大的庫區移民村,南會村還通過系統性規劃激發了新的發展動能。依托省級移民后扶示范區項目,村子推進了環大金湖生態步道帶、道路改造等工程,進一步打響了“濕地白鷺園”的品牌。同時,創新打造了“鷺嬉南會”主題產業帶,融合了民宿、餐飲、農產品電商等多種業態,并通過“黨建+公司+村民入股”等模式,確保移民能夠長期受益。
2024年,南會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從人居環境的精細改造到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從生態優勢的詩意轉化到文化底蘊的活態傳承,南會村正以“內外兼修”的姿態,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