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你以為歐洲怕的是現在的俄羅斯?錯了,歐洲怕的,是俄羅斯身后那一整部歷史地圖。
打開地圖看看,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從烏拉爾山到太平洋,那一片紅色,是俄羅斯400年用鐵騎、火槍、寒冬和血汗,把1700萬平方公里硬生生拼下來的“戰利品”。
恐懼,從來不是空穴來風,歐洲的“恐俄癥”,不是因為俄羅斯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因為它曾經做過太多。
伊凡雷帝:令歐洲恐懼的第一個俄國人
1500年左右的莫斯科公國,說白了,連個地級市都算不上,面積不過1500平方公里,差不多也就是今天北京的一個市轄區那么大,人口200萬,還被蒙古金帳汗國壓著,連喘氣都得打報告。
可偏偏,就是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被逼出了狼性。他們沒有土地,就去搶,沒有出海口,就去打,沒有邊界,就自己畫。
更要命的是,他們還學會了蒙古那一套,中央集權、鐵血專制、家天下,你以為俄羅斯是歐洲國家?不,它是“披著歐洲外衣的東方帝國”。
當時的歐洲,正在搞啟蒙、談民主、爭宗教自由,可同一時間的莫斯科,正在干一件事:把所有貴族的頭一個個搬下來,只留下“沙皇萬歲”。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為“全俄羅斯沙皇”,從這一刻開始,俄羅斯不再是個小公國,它成了帝國的胚胎。
伊凡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1552年滅喀山,1556年滅阿斯特拉罕,1581年遠征西伯利亞,一口氣把伏爾加河流域全吞了。
他是怎么打的?靠的是“特轄軍”,一群穿黑袍、騎黑馬、手拿大斧的“皇帝私兵”。你敢反對?明天你的人頭就在城門口曬太陽。
伊凡的統治,成就了俄羅斯第一波擴張,直接把領土從“北京城大”拉到了近百萬平方公里,硬生生吃下比自己大幾十倍的土地,可這還沒完。
1581年,伊凡一怒之下親手杖斃了自己唯一的兒子,一個國家,連繼承人都能殺,那你說它對外怎么可能溫和?
有人說,如果沒有彼得,俄國就是個大號蒙古國。
1682年,彼得大帝上臺,開局一把火,把舊貴族的胡子剃了個干凈,他要學歐洲?不,他要“吞掉歐洲”。
1703年,他在波羅的海邊的沼澤地上,強征數十萬農奴,硬生生造出了圣彼得堡,一個“歐洲門面”,也是對西方的宣戰。
“你們不讓我進歐洲?那我就在你家門口扎個營?!保S后,他打瑞典,奪波羅的海,打土耳其,搶黑海港口,打波斯,占里海沿岸。一番操作猛如虎,俄羅斯的版圖直接翻了幾倍。
這時候的歐洲,開始不安了,一個沒落草原國家,正在用鐵錘砸開歐洲的大門。
領土再次擴大
葉卡捷琳娜,是徹頭徹尾的“土地狂魔”。
她上臺的第一件事,是聯手普魯士和奧地利,把波蘭三次瓜分,生生從地圖上抹掉,俄土戰爭一打就是幾十年,黑海變成了俄國人的后花園。
到18世紀末,俄羅斯的領土已經超過2200萬平方公里,成了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歐洲那時候已經有點崩潰了,你怎么打都打不完,怎么退都退不盡,這個龐然大物,不進則已,一進就不肯退。
1812年,拿破侖帶著60萬大軍進攻俄羅斯,他以為俄羅斯是個紙老虎,結果被燒得只剩下2萬人灰溜溜逃回法國。
俄羅斯沒有贏在戰術,但它贏在了“凍死你”,后來俄軍一路反攻,打到巴黎,歐洲徹底傻眼了,從來只有我們打別人,什么時候別人能打到我們首都了?
拿破侖說過一句話:“把俄國地圖攤開看看,那是一部侵略編年史?!?/strong>
1848年,匈牙利革命爆發,沙俄出兵鎮壓;波蘭鬧獨立,沙皇下令屠城。歐洲革命者最怕什么?不是自己國王,而是“俄國大兵”。
亞歷山大一世說得明白:“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陸軍和海軍?!?,這句話聽起來霸氣,其實是實話。
當別人在談“立憲制”“民族國家”“自由市場”,俄羅斯只談一個字:打。
蘇聯的成立,把歐洲嚇出一身冷汗,你以為打完二戰大家就和平了?不,蘇聯直接把東歐變成了自己的“緩沖帶”。
捷克布拉格之春?坦克軋過去,匈牙利革命?炮彈轟下去,阿富汗戰爭?十年死了百萬,那也是它擴張的一步棋。
蘇聯的邏輯很簡單,你越靠近我,我就越要向前頂。這不是妄想癥,這是歷史形成的神經反射。
21世紀的今天,恐懼仍在繼續
蘇聯雖亡,俄羅斯未死,2008年格魯吉亞,2014年克里米亞,2022年烏克蘭……
每一次出兵,都是一次“歷史本能”的爆發,每一次軍事行動,都是對“邊界不安全”的回應。
你弱,我推進,你強,我更要提前擴安全區,這就是俄羅斯“戰略基因”的底色。歐洲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它們只是一直在賭,賭什么?賭俄羅斯不會再動刀。
可現實一次次打臉。
現在再來說說為什么歐洲患上了恐俄癥?從來不是出于仇恨,就是因為太了解俄羅斯了,
它知道,這個國家一旦動了擴張的念頭,哪怕你是鄰國、前盟友、甚至親戚,它都能把你吞下肚子。
400年,1700萬平方公里,是歐洲每一個清晨醒來都不能忘的安全焦慮,你可以跟它做生意,可以和它簽協議,但你永遠不能忽視它骨子里那句從伊凡雷帝傳下來的信條:“沒有邊界的帝國,才是安全的帝國?!?/p>
而這,正是歐洲永遠無法安心的原因。
信息來源:
[1]陶杰.西方為何仍不接納俄羅斯?[J].南風窗,2008(21):54-56.
DOI:10.19351/j.cnki.44-1019/g2.2008.21.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